肖凱成 喻楊
摘 要:當前,配電網建設與管理是電力行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從配電網建設與維護的發展趨勢看,其逐漸朝著大容量、高性能方向發展,配電網結構更為復雜,檢修難度加大,因此在配電網管理和維護中著手在線檢修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在線狀態檢修技術以配電網設備和結構為監測中心,感知、判斷實時狀態與故障,支持配電設備參數異常的檢測與分析,有力地推動了電力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配電網;檢修;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TU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064(2022)04--03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2.04.058
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電力系統發展提出的要求也逐漸嚴格,這對于我國電力行業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方面,相關企業的發展規模在不斷擴大;另一方面,電力的供電可靠性也要不斷加強。在完整的電力系統中,配電設備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配電設備更是重中之重,已成為現代社會中電力企業輸送電力的主要途徑。但是,結合行業發展現狀分析,10 kV配電設備在運行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1 影響配電設備運行的因素
1.1 外力因素
配電設備結構比較復雜,大多是露天設置,往往要跨越線路設施或建筑物、天然植物等。此外,配電設備長期暴露在自然環境中,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線路老化,導致其內部絕緣容量逐漸下降,對運行造成隱患。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市化建設的任務逐漸普及。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提倡拆除舊建筑。在此期間,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原有線路和斷層的破壞。
1.2 自然因素
配電線路分布廣泛,從城市到郊區,再到農村地區。此外,許多配電設備也將放置在相對開放的地方。惡劣天氣到來時將直接影響配電設備,使其絕緣容量逐漸降低,并在長期的風雨中埋下巨大的潛在泄漏隱患。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真正發生泄漏事故,不僅會影響線路的運行,還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影響。
2 配電網檢修策略要點
2.1 分類
近年來,在電網企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企業關注層次更加多元化,既要關注初始投資成本,又要結合全生命周期構建各種成本控制體系,以成本和效益為基本目標,保持運營管理的有效性。目前,配電網狀態檢修主要分為以下兩類:第一,停電檢修,分為A類、B類和C類;第二,無停電維護,分為D級和E級。
2.2 維護策略
在配電網的維護中,不僅要注重維護水平,還要充分權衡具體的維護時間,評估其對維護成本的影響,確保差異化維護策略應用和處理的基本水平,避免設備運行不可靠的問題,并通過相應的分析方法和優化處理策略,保持其綜合效益。
此外,維修方法的選擇和處理應結合整數離散優化分析方法完成。0代表選擇率維護,1代表維護,2代表更換。在整合優化空間的同時,為服務器內相同分布的設備壽命分布處理效果的優化提供保障,并通過推導分析維修時間間隔,評估模型的可靠性趨勢。
3 故障原因分析
3.1 短路故障
短路的一般原因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故障發生在短時間內,通常是在開關閉合時;其次,它導致了永久性的失敗??偟谋憩F是它未能成功切換。
10 kV線路的電路保護一般分為兩段或三段,即電流通過瞬間迅速分離,或在一定時間內斷開,或電流通過保護等。這些情況之間的區別主要取決于電路的保護。如果電流是通過快速斷開電流產生的,則可以判斷故障的位置通常是由兩條或三條線路的短路引起的,故障的位置通常是在干線或變電站附近。瞬時斷開引起的保護措施瞬時電流較大,一般可達到最大限值[1]。
因此,一旦出現此類問題,對線路的影響極其嚴重,尤其是對線路上的電子元件或設備。常見的故障原因是雷擊。如果故障是由電流通過引起的保護措施引起的,在大多數情況下,某些非金屬位置存在短路。如果線路始終接地,則應使用斷路器及時測試線路的每一端,以最終找到線路的故障位置。如果是短期接地故障,線路上的每個位置都可能有問題[2]。
通??梢钥吹降膯栴}是:線路上的金屬短路、導線跳線斷開引起的電弧、光隔離引起的線路斷開,以及一些自然災害引起的線路問題。
3.2 接地故障
遇到暴雨、雷雨、大風等嚴重自然災害時,往往會出現短路、接地等問題,如大風導致樹倒、斷桿等。
當春天來臨,第一場雨落下時,問題往往會在這段時間發生。在一些粉塵污染嚴重的線路上,絕緣物質和雜質過多,造成損壞。
3.3 故障原因
線路上金屬引起的問題包括:遇到暴雨、雷雨、大風等嚴重自然災害時,經常會出現短路、接地等問題,如大風導致樹木倒下、電線桿斷開等;線路問題、斷線、短路和強風引起的接地問題導致的故障。
導線跳線斷開引起的電弧最終導致短路問題:線路因使用時間長而出現損壞;由于線路上的金屬部分接觸不良引發短路火災,最終導致線路斷開。
跌落式熔斷器和隔離開關產生的電弧引起的短路問題包括:跌落式熔斷器故障會導致保險絲管或電弧損壞,導致線路短路;對于長期使用的保險絲和開關造成的損壞電弧,最終將顯示短路問題[3]。
小動物引起的短路故障包括:從熔斷器到變壓器的高壓線一般為裸導線,變壓器的接線和防雷裝置不加絕緣裝置;高壓配電室鼠害防治不到位,母線保護措施不夠;高壓線分線盒存在一定漏洞;電箱進出口無孔洞處理。
線路在短時間內的接地問題包括:導線與漂浮物和樹木碰撞,導致單次接地;絕緣子表面會產生污染物。在雨天潮濕的環境中,此時會發生閃絡,雨天過后這些問題就會消失。
線路上的永久性問題包括:外部物質造成的損壞;線路上的開關和隔離器因長期使用導致老化;線路防雷引起的爆炸一般多發生在雷暴季節;雷雨季節也會造成線路導線故障;由于復雜的沖擊導致電路的絕緣位置出現故障,此類問題通常發生在沿海地區。
4 配電網檢修策略的實施
4.1 掌握配電網系統建設初始狀態
在引入在線狀態檢修技術前,應先探明配電網系統建設的最初狀態,通過檢修前后的對比,才能更好地發現問題,以初始狀態參數的獲取與分析指導配電網系統的完整建構。
在配電網規劃設計、招標訂貨及施工建設等初始項目中,要求運維人員認真分析配電網初始運行情況,加強審核把關,掌握配電網的結構功能特性,明確其運行維護的技術要點。前期工作的準備到位,可使配電網在線狀態檢修技術的開展有扎實的基礎[4]。
4.2 建立優化模型
如果是分析配電網設備故障率,要利用等劣化率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要保證各個檢修時間盡量在間隔區間完成工序。在檢修計劃被安排后,兩次檢修之間的時間間隔要避免重復,匹配微積分思維調整相應的模型。在建立函數圖形時,要結合無窮小量的計算,然后消除,建立一個統計分析的計算單元。
結合實際檢修過程和要求,完善檢修行為。確定檢修等級后,要保證檢修行為間隔的倍數作為實際的檢修周期間隔內容,保證離散性較小,將檢修間隔的長度控制在允許參數要求連續變化范圍內,為檢修間隔不相等問題的解決提供保障。
配電網檢修中,制定有效的檢修計劃非常關鍵。匹配最小檢修間隔時間,然后結合其具體參數在規劃年限內完成檢修工作,確保能符合設備狀態檢修的基本需求。例如,如果是將不檢修的行為設置為最低等級檢修行為,則在C級以下的檢修內容也要結合分析方法進行行為周期的校對,根據設備運行狀態分析運行參數,綜合考量檢修周期內各個檢修行為的故障率變化,保證綜合管控效果[5]。
4.3 做好狀態檢修工作
工作人員要根據10 kV配電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態以及產生的運行問題、維護問題或檢修問題,制定相應的檢修方案,保證方案科學合理,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同時,工作人員要根據工作經驗及案例,為10 kV配電設備制定緊急維護預案。在檢修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和障礙,要做好全面的準備工作,盡量將風險或問題控制在有限范圍內。
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新型技術、新型設備開始出現在配電設備的運行維護等工作中。例如傳感器就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設備。在10 kV配電設備狀態檢修工作中,工作人員可通過傳感器實時檢測線路及相應設備的運行情況,如果發現其存在問題,傳感器可自動將數據及其他參數傳輸到工作人員客戶端,由工作人員及時處理,將問題扼殺在搖籃中。如果10 kV配電設備處于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工作人員可將狀態檢修轉化為帶電檢修,提高檢修效率。
4.4 使用有效的在線檢測技術
在不同檢修場景應使用不同的檢修技術,檢修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在線檢修技術,必要時可以靈活組合使用多種在線檢測技術。例如,利用紅外線熱像儀探測物體表面輻射情況時,相關人員需基于輻射接收情況繪制輻射能量密度分布圖,觀察密度分布情況,了解物體的紅外熱具體分布趨勢,推測特定位置的溫度,輔助故障識別,探明缺油風險、受潮風險等,以故障的精準判斷指導檢修作業。
使用微氣象在線監測,可以準確獲知配電網系統局部區域設備運行情況,獲得設備運行中對應的風速、溫度、濕度等參數,方便檢修維護人員制定可靠的防護舉措應對惡劣天氣,減少配電網事故發生。使用桿塔傾斜在線監測,可以及時監測塌陷區桿塔的傾斜情況,定期分析其傾斜度,判斷其傾斜等級,及時發出安全警告,并通過在線監測系統將結果反饋給檢修人員,幫助檢修人員制定完善的修復加固方案,真正做到配電網運行管理中的防患于未然[6]。
使用在線檢測技術時應明確技術應用限制,合理規避使用風險。如非接觸紅外線診斷有一定的使用局限,基于環境對技術運用的波動影響,使用該檢測技術時應關注不同設備散熱、傳熱條件下測得的發熱點相對環境溫度溫升的誤差,避免誤導熱缺陷的判斷。
檢測人員應充分認識到該檢測技術還局限于設備表面溫度的獲取,設備內部的過熱點分析還較為困難,利用紅外診斷技術分析紅外圖譜定性時,要綜合考慮這些特殊情況并合理規避不良影響。在線檢測技術的創新研發與深入應用,可為配電網配電設備檢修提供技術支持,輸出真實的數據信息,作為運維管理的依據[7]。
4.5 整合日常運維工序
除了從技術層面提高狀態檢修技術方案的合理性和規范性,還要匹配相應的運維管理流程。
科學規劃配網建設的具體內容,實現運行環境的優化發展,調整網絡結構模式明確其負載率參數、線路配變重載內容等,提高可靠性。
維持運維管控效率,制定年度狀態運維檢修規劃,保證作業指導意見切實可行,維持運行狀態檢修維護工作的綜合水平,提高設備的綜合應用效率。
科學管理配網的對應內容,不僅要對信息資料進行科學分類,而且要充分重視資源的合理性利用,堅持運行管理的標準性。同時,要全面提高人員的基本素質,借助崗位激勵機制,確保檢修維護人員充分應用狀態檢修機制,保證檢修工序和效果最優化。
4.6 合理搭配檢修方式
檢修10 kV配電設備時,要更新技術檢測方式,例如,重組原有的維修模式。一方面,將信息傳輸技術與數據監控技術相結合,保證變電站二次設備運行數據的有效采集。另一方面,將相關數據傳輸到配電網管理中心,合理配備設備維護方案,確保變電站二次設備的維護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減少因停電造成的不利影響。
同時,要加強維修人員技術水平的培養。變電站二次設備維護工作必將朝著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各種先進技術需要不斷融合。
為保證狀態檢修結果的準確性,各種檢修設備需要配套使用。技術人員對新設備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維修工作的質量,因此電力企業應以培養二次設備維修復合型人才為目標,為配電維修方案的順利實施提供人才保障。
5 結語
在線狀態檢修技術有諸多應用優勢,其推廣與應用是必然趨勢,在配電網的設備管理、電力運維管控中引入在線狀態檢測技術勢在必行。
在線狀態檢修技術作為一種相對先進的綜合性檢修技術,對應著檢修維護的新模式。做好技術推廣,將促進設備檢修維護的高質與高效,推動供配電企業實現集約化、規范化、自動化發展,更好地提高配電網運行水平。
通過系統研究配電網在線狀態檢修技術的應用優勢、技術要點和操作流程,推動在線狀態檢修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使其在配電網運維管理中真正發揮價值。
參考文獻
[1] 蘇濤,梁凱,李強,等.高壓開關設備運行狀態在線監測裝置的設計與實現[J].微處理機,2021(3):53-56.
[2] 崔查秀.分布式光伏接入配電網繼電保護的解決方案[J].光源與照明,2021(2):130-131.
[3] 李愛平,江霖.基于物聯網的低壓臺區多功能監測裝置設計及應用[J].電工技術,2021(12):72-74.
[4] 李巖,滕云,冷歐陽,等.數據驅動的輸電線路在線監測裝置可靠性評估[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8(15):4410-4419.
[5] 劉燕.智能電網下充電站優化運營模型及決策支持系統研究[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21.
[6] 孔凡春.基于多源檢測信息的配電網開關柜狀態評估方法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21.
[7] 孫仕舒.智能配電網技術在配電網規劃中的具體應用[J].工程技術研究,2019(2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