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西
郭廣宇? ?武漢市中醫醫院治未病科中醫師,世界中醫藥聯合會滯動針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協會科普協會理事。擅長應用各類中醫技術及方藥治療兒童精神發育遲滯、小兒腹瀉、肥胖癥、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風后遺癥、月經不調、失眠、腰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肩關節周圍炎、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變態反應性鼻炎、痤瘡、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抑郁性神經癥等疾病。
“養生”,這個曾經“老”生常談的話題,如今儼然成為全民現象。越來越多的中年人參與其中,立志成為一個“養生達人”。各大媒體社交平臺、社區活動中心、公園甚至健身房里,隨處可見他們養生、鍛煉的身影。人們說起養生理論都停不下來,各種養生方式層出不窮。猛鍛煉、狂走路,勤灌水、狠排毒……都成了常見的養生選擇。殊不知,某些被封為“真理”的養生常識,其實可能是在“養病”。
古人云:“善養生者,上養神智,中養形態,下養筋骨。”武漢市中醫醫院治未病科中醫師郭廣宇解釋,養生不是簡單的體育鍛煉,也不是吃一頓營養餐、打一套太極拳。養生是以調陰陽、和氣血、保精神為原則,運用調神、導引吐納、四時調攝、食養、藥養、節欲、服氣辟谷等多種方法,以期達到保養、調養、頤養生命,實現人類健康、長壽的目的。
中醫養生是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長、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增強體質、預防疾病,保持生命健康和活力,從而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
郭廣宇醫師表示,說起養生,很多人會以為一定要吃名貴補品才能達到目的。其實不然,中醫養生講究順應四時,如果能根據四季和晝夜的變化,順時調整我們的起居飲食,養生的目的便已達到一半。
吃補藥要辨清體質,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有的人本身就存在“三高”問題,平時吃得太油膩,如果再進食滋補品,就會雪上加霜,加重病情,所以并不需要“補”。
還有的人脾胃比較虛弱,消化和吸收能力不強,過量服用保健品會給肝臟、腎臟帶來負擔,甚至可能越補越病。
許多人認為,吃素可以調節血脂。其實,與肉食相比,素食提供的熱量較少,人在吃不飽的情況下,就會大量攝入主食,導致碳水化合物攝入過量。過量的碳水化合物會變成甘油三酯,同樣升高血脂。
此外,有的人覺得吃素口味太淡,會多加油鹽等調料,增加油脂、鹽分的攝入。長期不吃肉,還可能造成蛋白質攝入不足,營養不均衡,代謝紊亂,引發骨質疏松等一系列疾病。
“排毒”是養生時經常會見到的字眼,很多人總覺得自己身體里沉積了許多毒素,只有先把毒素排出來才能真正做到養生。而在他們眼里,身體里的毒素便是濕氣。
在中醫治未病門診中,常常會遇到一些患者覺得自己身體的不適癥狀是由“濕氣重”引起的,認為濕邪可引起身體沉重、疼痛,造成脾胃不佳、食欲下降,引發腰背病或關節痛,大部分人在就醫前都按照坊間流傳的辦法,喝紅豆薏苡仁水來祛濕,卻有不少人喝上火了。
郭廣宇醫師解釋,“毒”在中醫里是人體陰陽失衡,心肝脾肺腎等器官會帶有各種毒素。而在現代醫學中,一切可以干預正常生理活動,并破壞機體功能的物質,都可以稱為“毒”,不僅如此,飲食不當、壓力過大、作息錯亂造成的內分泌失調、便秘等,也是一種“毒”。
現代人各種病癥原因復雜,不僅僅與濕有關,一味祛濕更是要不得。事實上,正常人不需要特意“排毒”。人體有自我調節功能的系統,可以自行抵抗不利于身體健康的一些細菌和毒素,而身體正常的代謝功能,能及時排掉身體里的代謝廢物,達到排毒效果。
因此,在健康的情況下,人體根本無須借助任何外界手段進行“排毒”,當身體出現不適癥狀時,應及時尋求專業醫師幫助。
郭廣宇醫師提醒,養生保健的第一步應該從養成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開始,不同人群也有自己獨特的養生方法。
·久坐、久對屏幕的人群
有部分經常久坐、久對屏幕的人出現頸肩腰腿痛后,習慣通過按摩緩解癥狀,但是單純的按摩只能解一時之痛,只有糾正掉不良姿勢,才能起改善、預防頸腰椎病的作用。
【緩解方法】
1.避免長時間、同一姿勢久坐,15分鐘左右應站起來活動一下肌肉、關節,調整新的姿勢。
2.頸肩酸痛時,最好選擇正規醫療機構來進行按摩,以免因手法不準確而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3.工作之余,可以堅持做一些拉筋的運動,如易筋經、八段錦等。
·用眼過度的人群
信息化時代,人們做什么都離不開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極易用眼過度,特別是到了晚上,不少人有關了燈躺在床上刷會兒手機再睡覺的習慣,其實這樣是最傷眼睛的做法,容易造成視力下降,眼壓升高,青光眼、視網膜脫落等嚴重后果。
【緩解方法】
1.看手機、電腦時,盡量把屏幕調成“護眼”模式,一次性看的時間以15分鐘為度,如果感覺眼累了,就隨時停下來。7AC1AB1D-3870-4FB0-AD66-5DB8E519BB96
2.晚上刷手機時,最好調整手機屏幕對比度,使亮度和色澤盡量柔和;最好能開一盞低亮度的照明燈,縮小屏幕和背景環境亮度的差距,可對眼睛起一定的保護作用。
3.閑暇時間,可以多做一下眼保健操。
4.夜間最好不要熬夜,如因工作等原因熬夜,可以喝杯熱牛奶,以低脂奶為宜,肥胖人群可以喝脫脂奶,從中醫的角度來講,熬夜最傷陰,而牛奶養陰;白天可以適當喝一些菊花茶,以杭白菊為佳,清肝火,如果覺得眼睛干澀,可以加點桑葉(脾胃虛寒人群不適宜)。
·經常吹空調的人群
長時間吹空調容易誘發:偏頭痛、局部肌肉緊張不適、過敏性鼻炎、感冒、陽氣日漸虛弱、面癱等癥狀。
【緩解方法】
1.盡量調整坐位,避開空調口直吹,調整合適溫度。
2.避免開過低的溫度,以及過強的風力。
3.在辦公室常備保暖披風或外套,及時增減衣物。
4.不要輕易進出溫差較大的不同房間,以免身體不適。
·體態不佳的人群
1.體瘦:排除遺傳因素外,多考慮為消化吸收問題。
這類人往往會在手掌的第一掌指關節(掌面)上看到大小不一的隆起,并伴隨有一定的消化功能異常的癥狀表現,如腹脹、打嗝、食少、便溏等。
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前往醫院,采用中醫“挑四縫”療法進行治療,治療后患者消化功能能得到明顯改善。
2.含胸駝背:臨床上多考慮頸前的胸鎖乳突肌及胸小肌的緊張導致。
遇到這種情況,應先咨詢專業醫師意見,平時可以借助辦公桌,背向桌子,反手向下撐住桌的邊緣,朝床的反向把身體繃直,同時把頭極力后抑,盡力牽拉頸前肌、肩前肌,堅持這樣做可以有效防止駝背的發生。
3. 大小臀、高低肩:注意避免蹺二郎腿。
4. 骨盆前傾:注意避免穿高跟鞋。
1.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否則很容易導致膽囊炎。
2.女性避免用過緊的帶鐵絲的文胸,這樣容易造成胸部氣血不暢,很容易導致乳腺疾病。
3.男性,特別是準備結婚生子的男性,盡量避免煙酒,避免長時間洗桑拿、泡溫泉,以免影響精子質量。
4.良好的情緒,可使人更加健康。
5.盡量不要熬夜。充足的睡眠可以讓身體得到極大的修復,長年熬夜很傷身,如年輕人早早出現了雙鬢白發,大多是熬夜晚睡導致的。
6.飲食應以自然食物為主,減少各種飲料的攝入,多吃應季果蔬。
(編輯? ? 周逸寧)7AC1AB1D-3870-4FB0-AD66-5DB8E519BB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