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


關鍵詞:晚期淋巴瘤;心理干預;生存質量
【中圖分類號】 ?R733.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6--01
前言:惡性淋巴瘤是一種死亡率較高的疾病,近年來受到人們生活,飲食方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惡性淋巴瘤發病較高,且這種癌癥發現的晚期率較高,在現有的醫療水平之下很難治愈,因此通過合理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滿足患者在生理,心理等層面不同的需求。基于此文章結合我院2018年~2021年收治的128例晚期淋巴瘤患者,采取心理干預的方法進行護理。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2021年收治的128例晚期淋巴瘤患者,按照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4人。觀察組男性29例,女性35例,年齡34-79歲,平均年齡(63.54±3.42)歲,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36例,年齡34-78歲,平均年齡(62.95±3.98)歲,兩組患者在年齡上、性別比例上,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為患者創造良好的環境基礎改善并室內的日常環境,提醒患者注意口腔清潔,同時為晚期淋巴瘤患者進行翻身,扣背等,叮囑患者合理用藥,做好基礎的心理安慰,創造良好的護理環境。
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之上采取心理干預的護理方法:
首先為患者創造更加溫馨的病房環境,有條件的患者可配備單獨的病房和衛生間,空調等等,注意病房內的溫度和濕度調節,注意光線的柔和,同時引導患者盡可能的消除陌生感,隔絕期患者通常難以接受晚期淋巴瘤的事實,因此患者需要積極的與護理人員進行溝通,護理人員也需要提前與患者進行溝通,使患者能夠了解病情和疾病護理的最終結局,提高患者對于護理的配合依從性,加強與患者之間的平等看待,傾聽患者的心需求,充分給予患者的想法,關懷和理解。一部分晚期淋巴瘤患者進入了憤怒期,他們通常會怨天尤人,護理人員需要通過詳細的了解,分析患者此時的心理特點,避免粗暴簡單的回應患者的期待,給予患者更加細致的,人性化的心理安排。對于患者發脾氣,切不可簡單粗暴的回應,而是要引導患者注意到自己在未來人生道路當中的安排,面對通過護理也無法改變結局的情況,同時需要對患者進行特殊的引導,幫助患者建立起正確的心理認知,使患者能夠增強對疾病的認識。對于進入到沮喪期的患者,要鼓勵患者明白絕望情緒對于疾病的護理并不會產生任何積極的價值,護理人員需要多聽患者訴說,鼓勵患者積極的發泄自己的負面情緒,同時還要保障患者能夠有充足的私人空間,叮囑患者注意個人的健康,避免出現不安全的自殺傾向。對于接受期的患者,需要詳細考慮患者的家人安排及自己的后事,這一時期不必刻意與患者進行交流,只需要及時完成患者交代的事情,并鼓勵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陪伴。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需要做好疼痛護理和生活護理,盡可能的延長患者的生命,緩解患者面臨的嚴重疼痛。
2.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恢復情況顯著好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之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
觀察組患者FPS評分、SF-36評分情況顯著好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
3.討論
對臨終患者提供心理護理也需要從生理、社會等多方面開展干預,這需要護理人員在尊重患者生命的基礎之上,盡可能的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環境,同時也需要叮囑患者與家屬之間進行密切的溝通,使家屬身心健康,確保患者能夠在相對舒適的狀態之下走完人生的旅程。整個心理護理的干預需要秉持著以人為本的立場和態度,為惡性淋巴瘤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持患者進入到晚期階段之后,病情惡化迅速,有創護理的侵入也會影響患者的疼痛感知,同時患者也會逐漸意識到疾病已經無法治愈,因此更多的患者的訴求會轉移到控制和緩解疼痛上面來,惡性淋巴瘤晚期患者往往會面臨著較為嚴重的疼痛,患者不僅要遭受著巨大的心理創傷,也會遭受巨大的生理創傷,因此情緒的變化較為明顯。在這種情況之下,護理人員需要盡可能的應用更多的鎮痛藥物緩解患者的疼痛,以改善患者的臨終結局,大部分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階段需要了解自己的未來生命走向,因此護理人員需要通過心理干預的方法充分保障患者的知情權,同時與患者本人和家屬進行詳細的溝通,結合患者的個性,年齡,需求,應用合適舒緩的語言告訴患者事情,同時對于一些焦慮,沮喪,困惑的患者還需要安慰,鼓勵,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使患者能夠更加積極穩定的來接受護理。晚期淋巴瘤的患者由于已經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對于外部的溫情會更加的渴望,對于已有的親情也會更加的留戀,大部分患者都會希望自己的配偶、子女親人陪伴在身邊,因此在心里干預的過程當中,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家屬進行全方面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實際需求,加強與患者家屬之間的密切合作,鼓勵患者家屬更加積極的探視和陪護,緩解患者本人存在的孤獨無助的情緒。
有研究表明,通過心理干預方法,晚期淋巴瘤患者的癌炎性批發程度降低水平達到20%~30%,生活質量評分提高10%~15%,這與本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
綜上所述,晚期淋巴瘤患者采取心理干預的護理方法,具備良好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由于晚期淋巴瘤而形成的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姜艷君,戰雅琦,王磊,陳曉霞. 循證護理對淋巴瘤患者化療后糖尿病發生情況的影響[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2,29(04):468-471.
[2]任婷婷. 協同護理模式對淋巴瘤患者負性情緒及生存質量的影響研究[J]. 中國醫學創新,2022,19(09):126-130.
[3]崔紅軍,洪玥琰,張淑澤. 延續性護理在淋巴瘤化療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22,28(05):46-49.
[4]王景芳,郭曉靜,冀金亮. 預見性護理干預在淋巴瘤病人化療后口腔感染預防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2022,36(04):727-730.
[5]馬華方. 臨終護理在惡性淋巴瘤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