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綜合護理;腦供血不足;頭暈;效果;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6--01
腦供血不足是指人腦某一局部的血液供應不足而引起腦功能的障礙[1]。腦供血不足的病因與腦動脈硬化、毛細血管狹窄、氣虛、血瘀等有關。臨床上將腦供血不足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腦供血不足是老年人的常見病,臨床已較重視,而慢性腦供血不足卻很少引起人們的注意。常見治療方法包括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血藥物及手術治療等[2]。腦供血不足疾病的發生,對于中老年群體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降低中老年患者群體的生活質量,因此給予患者綜合護理服務至關重要,為患者提供細致的服務,把控危險因素,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措施?;诖耍敬窝芯恳?0例腦供血不足頭暈患者為例,分別給予其普通護理與綜合護理,對護理效果進行研究,詳細內容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實驗中選取80例我院在2020.02-2022.02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腦供血不足頭暈患者,納入標準:(1)臨床資料完整。(2)簽署知情同意。(3)確診并符合診斷標準。將該80例分為實驗組40例,對照組40例。實驗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51-76歲,平均(56.78±3.18)歲。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53-77歲,平均(56.01±3.96)歲。P>0.05,無統計學意義,可繼續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普通護理。咨詢并記錄患者基本信息,叮囑患者按時遵醫囑服藥。
實驗組:綜合護理。①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在治療期間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將疾病相關知識印制成彩頁手冊發放給患者,指導患者對應急問題進行處理,定期檢測患者的血壓和血脂,避免發生情緒波動。②心理護理。發現患者出現心理壓力和情緒變化后,可通過語言安慰,家屬關懷等方式來緩解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組織患者開設病友會來互相交流和鼓勵。③運動指導。根據患者病情和自身興趣,鼓勵患者參加步行、太極拳、有氧健身操等運動形式,每日運動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④頭暈護理。告知患者百會穴及太陽穴位置,每次按摩20-30min,每日3次。
1.3觀察指標
組間患者護理前后頭暈頻次及頭暈持續時間對比。
組間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對比:醫護人員自制滿意度測評表,總分為10分,大于8分為滿意,6-8分為較滿意,小于6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結果
2.1組間患者護理效果對比:護理前,組間患者頭暈持續時間及發作頻率無明顯差異,P>0.05;實驗組接受綜合護理后,頭暈持續時間及發作頻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3.討論
腦供血不足引發頭暈是臨床一種常見慢性疾病,是指人腦某一局部的血液供應減少,主觀上有頭暈、頭痛、頭沉的表現,患者多為45歲以上中老年,發病頻率較高[3],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普通護理僅對患者用藥情況進行關注,缺乏針對性,不被患者接納。本次研究對患者進行分組,實驗組患者接受綜合護理,參照患者實際病情制定護理措施,既提升護理質量,又增加了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接受綜合護理后,頭暈持續時間及發作頻率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高,說明在腦供血不足頭暈患者中應用綜合護理模式效果明顯。綜上,將綜合護理模式應用于腦供血不足頭暈患者中,有利于疾病癥狀的改善,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阿娜. 綜合護理在腦供血不足頭暈患者中的效果和滿意度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1,11(17):60-62.
[2] 張華芹. 綜合護理干預在慢性腦供血不足致頭暈患者中的應用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13):2455-2458.
[3] 呂秋香. 綜合護理模式用于腦供血不足頭暈患者的臨床價值[J]. 基層醫學論壇,2020,24(30):4334-4335.
姓名:李云夢 ?籍貫: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
性別:女 ?出生年月日19930215 學歷:本科
工作單位: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 ?部門科室:神經內科三區
職務:無 ?職稱:護師 ?研究或發展方向:護理學
郵箱282801641@qq.com ?單位郵編:010020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 ?科室:神經內科三區
省市: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