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任江
關鍵詞: 妊娠期糖尿病;產時;產后;護理
【中圖分類號】 ?R58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6--01
妊娠前糖代謝正常,妊娠期才出現的糖尿病,稱妊娠期糖尿病。與巨大兒、剖宮產手術分娩、早產、子癇前期等不良妊娠結局明確相關。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過渡營養和不良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孕婦在妊娠期易患上糖尿病,為妊娠期發生的糖尿病,一般產后多數會恢復正常血糖。對尚未診斷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孕婦,在妊娠期24-28周首次就診進行75g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OGTT的診斷標準:空腹及服糖后1小時、2小時的血糖值分別低于5.1mmol/L、10.0mmol/L、8.5mmol/L。任何一點血糖達到或者超過上述標準即診斷為GDM。發現或發生的任何程度的葡萄糖耐糖量異常或明顯的糖尿病,無論是否需要胰島素治療,也不論分娩后這一情況是否持續均可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1]。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較之健康孕婦,在妊娠期、分娩期和產后恢復期都容易引發各種并發癥,進而危及母嬰的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進行有效干預護理,研究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產時產后及出生嬰兒護理,最大限度降低產后并發癥,確保母嬰安全。本人將2021年10月-2022年03月,我院產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人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通過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產時產后進行的護理,包括產前產程監護、產后護理血糖監測、運動及飲食指導、產后監測、心理護理、預防感染、腸胃功能恢復、新生兒血糖監測及護理、健康教育等護理措施護理方法,達到使患者減少一系列的產后并發癥及新生嬰兒的嚴重低血糖反應等等、提高產婦分娩安全及就醫體驗感、降低糖尿病高危嬰兒并發癥提高高危兒存活率的目的。
1臨床資料與方法
本人將2021年10月-2022年03月,我院產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人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城鎮居住28例,農村22例;年齡23~42歲,平均年齡30歲;體重在55-85公斤不等;平均孕期體重增長12-25公斤;初產婦22例,經產婦28例;自然順產36例,剖宮產14例。
2護理措施
2.1產前產時護理監測
產婦入住后給予飲食運動及疾病的健康宣教,根據醫囑監測血糖,一般測空腹及三餐后2小時血糖每天共4次;臨產前每日胎心監護一次,如果不滿意處理后再復查;如果血糖及胎心監護有異常報告醫生,醫生判斷是否使用胰島素治療及是否盡早終止妊娠。GDM產程中和圍手術期我科有以下處理:(1)擇期剖宮產:手術前一天不停長效胰島素,停用手術當日所有胰島素。(2)手術安排在早晨或者上午時靜脈滴注10%葡萄糖500ml,縮短空腹時間。
(3)臨產后停用所有胰島素,每2小時一次監測產程中的血糖,維持血糖在5-9mmol/L,必要時再用胰島素[2]。
2.2產后監測
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要進行更為嚴密的產后監測。產后在產房監護2小時包括心電監護,每15~30min觀察一下產婦監護情況:生命體征、血氧情況、以及產后子宮收縮陰道流血等等。母嬰早接觸早吸吮也要做到;產后及時補充能量,給予產婦熱小米粥或者蒸肉軟飯等易消化食物。如果出現心動過快、面色蒼白、惡心、嘔吐等低血糖癥狀,要及時匯報醫生進行搶救。觀察患者呼吸情況、陰道流血情況、傷口情況。注意對患者血糖的監測:分娩后恢復測清晨空腹及三餐后2小時血糖;如果為剖宮產,手術后當日每4h測一次血糖,胰島素用量根據血糖數值調整,遵醫囑一般5%葡萄糖500ml配4-6個 u胰島素進行靜脈輸注,使每小時進入患者體內胰島素控制在2~3u的劑量,手術過后能正常飲食后每天測血糖4次,三天后停用葡萄糖液靜脈輸注后視血糖情況是否用注射胰島素。
2.3 產后預防感染 ?鼓勵母乳喂養
糖尿病患者特別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力和白細胞吞噬能力較之正常產婦有所降低,加之妊娠過程中陰道菌群的改變,尿中又多糖,產后極易產生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感染,引起發熱不適等癥狀。這就需要我們每天給產婦進行上下午兩次消毒會陰,如果有會陰水腫及時用25%硫酸鎂濕敷消腫,每天兩次;會陰傷口有紅腫的產后24小時除硫酸鎂濕敷外,可用紅外線燈進行照射治療15分鐘,每天兩次。術后保持手術切口敷料清潔干燥及尿管的清潔無菌,遵醫囑及時拔除導尿管;注意觀察手術切口是否有紅腫流液等發炎癥狀,密切觀察產婦有無頭暈發冷等不適癥狀。剖宮產術后遵醫囑靜脈滴注消炎藥及補充能量外,可常規用微波治療儀治療切口15分鐘,每天兩次,有促進傷口愈合作用。母嬰回病房后要母嬰同室,早接觸、早吸吮,按需哺乳,減少乳腺炎的發生。
2.4心理護理
妊娠期孕婦糖耐量異常,會使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分泌過多而引起體內糖代謝紊亂,對胎兒危害比較大,易引起胎兒宮內缺氧窒息等危險。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應該引起孕婦及家人重視。另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屬于高危產婦,她們情緒脆弱,心理壓力大,焦慮癥和抑郁癥的患病率也高于正常產婦,因此,要及時對這部分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和溝通,家屬也要盡量配合,多鼓勵陪伴。我們護理人員給孕婦和家屬介紹妊娠期糖尿病的醫護知識,通過調整飲食、適當休息運動、控制血糖。并告知她們配合積極治療和護理監測,母嬰都會平安的;讓孕婦感知醫護人員對她的關心關愛;其次用本科室里的多個成功案例給予她們講解,讓她們正確認識治療及監測血糖的意義,保持良好心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
2.5胃腸功能恢復
一般順產后產婦沒有嘔吐現象的產后很快就可以恢復正常飲食。胃腸功能恢復主要針對剖宮產術后患者。患者手術中由于緊張焦慮和麻醉藥的作用,術后容易產生惡心、食欲降低等癥狀,而且術后如果肛門未及時排氣而影響進食,進而易導致腸胃功能紊亂。此時就需要護理人員在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教會患者有效活動,盡快排氣,合理安排上飲食[3]。一般我科手術回病房后遵醫囑給予禁食6小時,后予流質飲食。術后6h鼓勵患者翻身、抬舉上肢、踝泵運動等床上活動有促進食欲同時有促排氣、減少下肢靜脈血栓形成作用。24小時后下床活動,促進腸胃蠕動、減少肺靜脈血栓形成等有利于產后身體恢復。
2.6新生兒護理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的新生兒,屬于高危產兒,無論體重大小均按照早產兒提供護理。由于胎兒在母體內獲得高糖量,一出生立即中斷了糖的供給,容易發生低血糖[4]。所以GDM的嬰兒出生后督促喂養,首先30分鐘內給予10%葡萄糖液10-15毫升口服,后母乳喂養或者牛奶按公斤體重給喂養量,防止低血糖發生。監測出生后1小時、2小時血糖,正常后每4小時監測一次,維持血糖在2.8mmol/L以上,如24小時后血糖正常,則改為每天監測一次。期間隨時監測記錄嬰兒生命征及血氧飽和度。如果嬰兒血糖低于正常值,需要繼續給予口服葡萄糖水并按時足量哺乳。經過積極喂養,血糖恢復不到正常值的,請新生兒科醫生會診,必要時轉新生兒科進行治療。
3 護理分析體會
總之,通過臨床一系列實踐證明,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的健康產生很大的影響,巨大兒、早產、產后并發感染、甚至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胎兒患病率都大大增加,這是因為高血糖會降低機體抵抗力和白細胞巨噬細胞對細菌病毒的吞噬能力,增加感染的機會,從而嚴重威脅母嬰生命安全。因此,在產前產時產后對孕婦及嬰兒的科學護理、飲食運動管理就顯得尤為必要。綜合運用上述的護理措施,對本院收治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細致護理,大部分孕產婦生后血糖都能恢復理想水平;通過有效監測喂養嬰兒血糖也能控制在正常水平,有效降低了母嬰并發癥和圍產兒的死亡率,提高了孕產婦及家屬滿意度,社會效益和群眾效益也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謝幸 ?孔北華 ?段濤 ?著《婦產科學》第九章妊娠合并糖尿病
劉興會 ?賀 晶 ?漆洪波主編《助產》第七章第十節271頁
賴維,妊娠期糖尿病的產后護理 ?中國衛生產業2013、03第47頁
黃人健 ?李秀華主編《婦產科護理學高級教程》中第20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