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明明

關鍵詞:品管圈;術后譫妄;護理方案;醫院病房
【中圖分類號】 ?R473.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6--01
術后譫妄在目前臨床上一般情況下所指的是[1],在患者手術后5天內的任意時間出現一種具有波動性的急性精神紊亂癥狀,這種疾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是老年患者術后的常見急性并發癥,這一病情特點又被稱為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和術后精神障礙,本次研究探究分析在進行老年手術后護理時,將精神護理和心理干預應用于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分析,對患者術后譫妄產生的影響。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本院中2020年11月——2021年7月間接收并入住在醫院病房的患者60例為實驗對象,采用計算機排列法將其分組,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中各有30例患者。實驗組中共包含男患者12例,女患者18例,年齡介于36-79歲之間,平均年齡(66.8±2.4)歲,對照組中共包含男患者13例,女患者17例,年齡介于37-78歲之間,平均年齡(65.6±2.8)歲。
本次實驗中所有患者家屬均對本次實驗知曉,簽署有關協議,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未發現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行傳統護理措施,采用傳統的排班制度實行護理工作,內容包含為:遵循醫囑護理、基本護理、觀測患者病情等基礎工作。
實驗組在傳統護理基本上添加精神護理和心理干預,內容為下:
首先是對患者進行術前護理宣教,由于每個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不同,性格迥然、文化水平不同,所以在手術前出現緊張或者焦慮的情況非常正常,這時就需要護理人員對其進行溝通交流,給予鼓勵和安慰,告知其手術過程和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需要注意的事項等,讓患者以正確的心態面對手術。手術結束后對應用抗菌素的患者,實施藥敏試驗以后,根據結果選擇相應的治療藥物,并且仔細觀察其創口的恢復情況,查看有無腹壓增加引起腹部創口張力增加,創口有無滲血等。
在開展患者的護理時,護理人員需要盡量不擾亂患者的正常生物作息,而如果患者在夜晚22點以后依舊未入睡,則需要由護理人員告知醫師,并給予患者鎮痛藥物或口服藥物進行靜脈滴注,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可以選用耳塞或者眼罩等方式減少患者出現的聲光刺激。
1.3 評價標準
應用本院自制表格對兩組患者的護理品質評分、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行記錄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在開展本次實驗統計操作時,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 21.00 for windows進行數據評估,最終數據以卡方值和T值進行檢驗,判斷檢驗結果P值,若P<0.05則記錄統計學意義存在,若P>0.05則記錄統計學意義不存在。
2結果
在本次研究結果中顯示相較于對照組來說,實驗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更高,并且譫妄發生率更低,兩組數據對比分析差異顯著(P<0.05)。
精神護理和心理干預的開展能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機體功能[2],而精神護理和心理干預在開展期間,護理人員通過對老年患者手術后譫妄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對策并實施,這一活動能夠有效降低老年手術患者[3],在接受治療期間譫妄的發生率使患者的治療效果得到提升,也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執行能力。這種無形的成果大大提高了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的團隊意識和工作自主性,使護理品質得到改善[4]。
綜上所述,在開展老年患者手術護理時,將精神護理和心理干預應用于其中,能夠有助于降低患者在手術后出現譫妄的情況,對于提高護理滿意度以及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來說有良好的效果,值得進行進一步的推廣。
參考文獻:
[1]王潘,李紫芬,劉春桃,陳茜,倪曉燕,歐玉蘭. 惡性腫瘤晚期患者亞譫妄的發生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現代醫藥衛生,2021,37(23):3967-3972.
[2]白亞楠,蘇玉敏,張明科,郭旗. 7S管理模式在減少EICU患者譫妄發生中的應用[J].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21,18(06):111-113+140.
[3]顧秋萍,祝鳴蘭,金靜芬,章偉偉,袁媛,王巍,張玉萍,徐高威. 基于循證的早期活動對腦腫瘤切除患者術后譫妄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1,37(34):2667-2672.
[4]張鐵英,林立雪,趙春曉,衛飛燕. 精神護理和心理干預對重癥監護病房譫妄患者的影響[J]. 海軍醫學雜志,2018,39(0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