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苗苗 戈趙金

關鍵詞:綜合護理;開放性骨折;術后感染;改善心理狀況
【中圖分類號】 ?R68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6--01
手術是開放性骨折的常用有效治療方法,但術后患者容易發生切口感染等不良反應,不利于術后骨折愈合,并且骨折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生理疼痛,患者會產生嚴重的焦慮、恐懼、低落等不良情緒,影響治療有效性的發揮。對此,臨床針對開放性骨折患者介入了綜合護理干預,對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起到了良好作用[1]。本文即是探究綜合護理在開放性骨折術后感染中對改善其心理情緒的影響,實驗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48例開放性骨折患者均選自于東部戰區總醫院淮安醫療區脊柱二病區,入院時間區間: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以隨機規范化方式進行分組工作,產生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的24例中,男女占比13:11,年齡分布于41~83歲范圍,年齡平均值示(62.12±1.01)歲;觀察組的24例中,男女占比14:10,年齡分布于40~83歲范圍,年齡平均值示(61.95±1.46)歲。以上資料具均衡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就對照組施以其常規護理,觀察組則給予其綜合護理,內容有:①心理護理:積極與患者交流,給予其關心和鼓勵,獲得患者的信任,認真傾聽其內心想法,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充分尊重患者,使其保持良好心態積極接受治療。②健康宣教:耐心向患者及家屬普及手術治療原理、術中配合方法以及術后注意事項,增強患者對開放性骨折的認知,鼓勵患者術后進行早期康復鍛煉。③體位護理:幫助患者保持半臥位,減輕局部肢體承重力,緩解身體腫脹程度,協助患者翻身,并以適當力度按摩受壓迫部位,將海綿墊放置于患者的足部。④家庭支持:讓家屬意識到情感支持對骨折愈合的重要性,要求家屬多陪伴關心患者,與患者一起對抗疾病,增加其治療信心,緩解不良情緒。
1.3觀察指標
(1)心理狀況評估值對比:以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為標準對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情緒狀況展開對比,SAS量表評分界值為50分,SDS為53分,分值越高,焦慮、抑郁情緒指數越高;(2)護理滿意度觀測數值對比:以自制問卷表評分為標準,就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展開對比,量表滿分100,當評分≥80分時示為非常滿意,當60≤評分<80分示為滿意,當評分<60分示為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依托SPSS22.0實施統計,計數在開展表述時,經(%)完成,通過χ2檢驗獲取結果,計量在開展表述時,通過()進行,施以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心理狀況評估值對比
護理干預實施前,兩組的焦慮、抑郁量表評分未呈現出顯著差別(P>0.05),當分組接受護理后,焦慮、抑郁情緒指數均表現為下降,且觀察組評分相較于對照組表現為更低(P<0.05),見表1。
3討論
開放性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術后感染是其最常見的并發癥,嚴重影響骨折愈合進度,由此引發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對此臨床實施了綜合性護理干預,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2]。綜合性護理干預通過對患者病情和心理狀態的評估,為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3]。首先對患者實施心理疏導,針對其不良情緒的來源進行開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正確認識和看待疾病,更好配合臨床治療。幫助患者保持正確體位,對患處進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加快骨折愈合[4]。動員家屬關心陪伴患者,讓其感受到溫暖,提高其治療信心。上述試驗中,觀察組的焦慮、抑郁情緒指數較對照組更低,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更高(P<0.05)。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能夠有效緩解開放性骨折術后感染患者的不良情緒,促進骨折愈合,有利于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高小萍. 護理干預對開放性骨折術后感染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 中醫學報, 2019, 29(07):15-17.
潘亞英, 王華, 張萍,等. 四肢嚴重開放性骨折患者行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加外固定器治療的術后護理及對患者精神心理影響[J].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9, 34(3):56-58.
龔志宏. 探析負壓閉式引流術治療上肢前臂開放性骨折患者的綜合護理體會[J]. 中國醫療設備, 2020, 32(01):196-198.
韓利朵, 杜苗. 綜合康復護理對預防脊柱骨折術后患者下肢疼痛和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J]. 血栓與止血學, 2019, 025(001):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