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蘭
3月5日,是一個晴朗的周六。
哇,來踏青的人真多呀。
今天天氣好,最適合春游啦!
春天來了,終于不用穿厚厚的外衣了。
爺爺,您的大衣有點舊了,它不會和您的年紀一樣大吧?
傻孩子,爺爺60多歲了,一件衣服哪能穿這么久?不過,爺爺?shù)故且娺^一件80多歲的大衣。
這么老的大衣現(xiàn)在還能穿嗎?
這件大衣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人穿了,它被保存在陜西省的延安革命紀念館里。
可能我們現(xiàn)在不會“一衣三用”了,但我會“一物三用”——很多東西不僅能吃,還有別的用途哦。
這件大衣是誰的?為什么要保存起來呢?
它的主人就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它還有一個稱號,叫“三用”大衣。
為什么叫這個名字?是因為這件衣服只用過三次嗎?
不不,是因為這件大衣有三種用途!
答對啦!1940年,周總理從蘇聯(lián)回國,把這件深褐色的皮大衣帶了回來,時常穿在身上。
聽起來那是一件普通的大衣,怎么“一衣三用”???
那得說到1947年,國民黨的軍隊大舉進攻延安,黨中央便從延安撤離,轉(zhuǎn)移到了陜北。
在去陜北的路上,周總理和戰(zhàn)士們風餐露宿,生活很艱苦。周總理夏天拿這件大衣當雨衣,冬天穿它來保暖,晚上把它當被子蓋。因此,它就有了“三用”大衣這個稱號。
原來是這樣,周總理的生活真勤儉(qínjiǎn)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