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勇
摘 要: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學生之本。學生就業質量的高低是檢驗技師學院辦人民滿意教育的一把尺子。云南工業技師學院把就業工作作為重大緊迫的政治任務,真正抓緊抓實抓好就業工作,體現了社會主義技師學院的責任擔當。
關鍵詞:就業工作? ? 重要性? ? 具體做法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學生之本,是中央“六穩六保”之首,是技工院校的優勢所在。學生就業是國家、社會、學校以及學生家長特別關注的問題,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學生就業質量的高低是檢驗技師學院辦人民滿意教育的一把尺子,讓學生有一個美好就業前景是技師學院義不容辭的責任。技師學院的招生規模取決于就業的質量,學生的就業質量是最大的宣傳廣告。所以,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全面提高就業質量為目標,解決好學生頂崗實習、畢業的就業問題,既是執政之責,又是使命所在。
云南工業技師學院(以下簡稱學院)為做好學生高質量就業采取了以下具體做法。
一、體現政治擔當
云南工業技師學院把就業工作作為重大緊迫的政治任務,秉持“為了一切學生”的辦學宗旨和“像嫁姑娘一樣安置每一位畢業生”的就業理念,真正抓緊抓實抓好學生就業工作,體現了社會主義技師學院的責任擔當。
二、明確責任主體,建立健全高質量就業工作新體制
創建“五五四”工作模式,是指建立五級就業網絡、強化五項保障措施、暢通四條就業渠道。五級就業網絡,是指學院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就業指導中心、系(部)負責人和班主任。五項保障措施,是指強化就業指導,當好學生參謀;建立健全頂崗實習就業基地,拓寬頂崗實習就業渠道;舉辦大中小型企業供需雙選會,搭建就業平臺;加強宣傳,營造良好氛圍;在教務處、基礎教學部、技能訓練中心和六個系增設就業指導職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就業指導。四條就業渠道,是指省內大中型企業、國內發達地區企業、國外企業、對口升學繼續深造。認真落實“五五四”工作模式要求,層層夯實責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形成了分工明確、責任清晰、目標細化、上下聯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就業工作格局。
三、校企有合作,就業有保障
學院圍繞服務國家戰略拓展就業區域,努力構建“立足云南,輻射全國”的就業大格局,加大對重點地區、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要領域等就業市場的開拓力度。
鼓勵畢業生參與到云南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和數字云南等相關產業、行業和企業的建設發展中去。
堅持“請進來、走出去”工作模式,不斷拓展就業渠道,為畢業生能夠到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其他各類大型企業、中小微優質企業就業提供更多機會。學院領導帶領就業指導中心及系(部)相關人員對浙江、江蘇等十多個省的就業市場進行考察,選擇就業質量高的優質企業,開發新企業就業渠道。與珠海格力、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上海大眾等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名牌企業合作共建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緊緊圍繞“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這一主線,以校企合作委員會為平臺,推動學校對接企業;以專家咨詢委員會為平臺,推動教師對接專家;以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為平臺,推動專業對接產業;以頂崗實習為平臺,推動課堂對接車間;以訂單培養為平臺,推動課程對接職業;以技術服務為平臺,推動教學對接市場。學院依托六大合作平臺實行六個對接,全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實現了從學校主動,到企業主動,再到學校企業都主動的轉變,實現了從“引企入校”到“引校入企”的轉變,實現了從政府向企業安排到企業向政府申請的轉變。
四、抓指導,構建“就業指導”服務體系
堅持“全程”指導,做到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緊密結合,共性問題與個性問題緊密結合。
(一)第一課堂教育
面向一年級和頂崗實習學生分別開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兩門必修課,引導學生思考自身的職業發展規劃,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業意識,促使畢業生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就業觀念。
(二)第二課堂教育
打造簡歷制作大賽、模擬招聘大賽等品牌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提前了解社會需求,熟悉求職應聘流程。開設學生職業發展咨詢室,由學院領導、有學生工作經驗的教師和企業人力資源經理擔任咨詢師,為學生提供“一對一”輔導。
前置就業引導,激活學生就業熱情,提前半年左右,啟動就業服務工作,全面摸排畢業生就業意向,對學院近三年就業情況進行統計,綜合研判就業趨勢。通過系部、班級聯動,通過就業動員大會、就業指導講座等方式,引導學生科學有效就業。各系、班級加強對頂崗實習學生的教育和管理,班主任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充分發揮班干部、團干部、學生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示范帶動全體學生就業。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殘疾學生等特殊群體的就業幫扶工作,堅持“一生一策”,實行就業信息“精準推送”,主動聯系學生家庭,幫助困難學生順利就業。
(三)從六個層面開辦就業專題講座
一是學院層面。由分管領導從國家政策、學生職業規劃等方面開辦就業專題講座。二是職能部門層面。由就業指導中心從學生面試技巧、歷年學生在企業出現的一些問題以及實習期間的注意事項等方面開辦就業專題講座。三是系(部)層面。由系主任從各系部的專業特殊性、職業道德、文明禮儀、吃苦耐勞等方面開辦就業專題講座。四是班級層面。由班主任從學生的安全教育、紀律教育、職業發展規劃等方面進行主題班會教育。五是企業層面。由校企合作企業,從企業管理、用工方式、工資薪酬等方面開辦就業專題講座。六是校友回校分享。由往屆優秀校友通過自身的成長經歷、發展歷程給學生做啟發引導教育。
五、加強制度建設
學院共編制完成了《就業指導中心規章制度》《校企合作優質企業簡介》。每年招聘會前,編制印刷《校園招聘雙選會》企業簡介、《學生就業小手冊》,學生人手一冊,方便學生及家長了解企業基本情況,結合實際,挑選自己理想的實習就業單位。
六、舉辦好學院大型校園雙選會暨就業表彰會
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優勝劣汰,是學院對畢業生就業的基本政策,也是企業選人用人的基本法則。學院要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精心為學生提供一個就業選擇平臺,為畢業生就業鋪路架橋,實現企業與學生的零距離對接,方便用人單位到校選聘畢業生。
七、堅持就業導向,服務地方經濟
一是優化專業,強化特色,促進專業對接行業發展。二是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根據產業發展和社會需求增設新專業。作為云南省工業類技師學院,學院以云南省地方經濟和工業發展需求為導向,新增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急需的硅光伏產業、新能源電池產業等綠色能源和綠色先進制造業專業。三是契合企業需求,強化校企合作,共同培養企業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采用“一企一策”方式與省內一流企業昆明云內動力、云南白藥等公司開展了冠名班、深度校企合作。共開設三個冠名班,培養學生350人。四是打造全國單一專業招生最多、質量最好的焊接加工、船舶焊工專業。
八、搭建信息服務平臺
推進信息技術與就業服務的深度融合,完善就業信息網絡化渠道建設,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搭建三大就業信息平臺。一是在就業網站發布招聘信息、就業實習信息,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上網了解用人單位招聘時間和要求。二是開設“學院就業App”,畢業生只要在學院就業中心登記入庫,就業中心就會將最新的需求信息及時發送到畢業生的手機上。三是建立就業信息管理系統,實施畢業生就業進展動態管理機制,及時更新,定期統計。信息采集實現網絡化受理,在學院就業網站開放,做到規范、公正、透明,學生可以隨時上網查詢自己的基本信息和就業狀態,這樣,從根本上杜絕了信息傳遞障礙、信息滯后及就業不真實等問題。
(作者單位:云南工業技師學院)95C6041A-1D97-4D60-894C-CC6A18F4B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