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斌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姚寨九年制學校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重要構成部分,在教學中植入創新閱讀內容對于提高閱讀教學成效具有積極影響。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創新閱讀多元化設計教學內容,激發學生閱讀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習慣,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和批判式閱讀,通過創新閱讀促進語文教學提質增效,拓展思維能力,提高閱讀能力,改善語文學習效果。
情境教學,促進自主性閱讀
應用創新閱讀開展語文教學時,應明確教學目標,全面掌握教學內容,結合實際教學內容科學設置情境。在教學中促使學生融入情境中進行沉浸式閱讀,增強閱讀興趣,使學生在閱讀中獲得知識和樂趣,增強語文課魅力。在構建教學情境時,通常需要以教學內容為出發點,合理進行教學拓展,科學選擇音視頻、圖文等制作課件或者微視頻課程,使用多媒體工具在課上應用,提高課程吸引力。
例如,在學習《伯牙鼓琴》時,首先根據該課的學習目標設計識字游戲。小學生學習自覺性和自律性較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具有好奇心強、熱衷于游戲的特點。教學中利用學生此種心理特點,融合游戲模式開展創新式閱讀,減輕學生學習壓力,促進學生在游戲中掌握生字生詞。在該課學習中,提前制作生字詞學習卡片,學生每兩人一組,由一名同學根據卡片內容進行肢體動作等表演,另一名同學根據其表演猜出答案,增強記憶。課文學習結束后,鼓勵學生使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故事。促進學生拓展閱讀面,了解《管鮑之交》等故事。搜集整理《伯牙鼓琴》相關漫畫、動畫、古詩詞等作為閱讀學習資料,課上觀看相關音視頻等,進行多元化閱讀教學。使用幻燈片等教學工具展示《伯牙鼓琴》中主要故事情節,例如展示俞伯牙和鐘子期相遇的場景、伯牙演奏高山流水的場景、伯牙摔琴的場景,適時提問:畫面中主要描繪了哪些人物與場景?講述了怎樣的故事情節?通過提問引入教學內容。在課上播放《伯牙鼓琴》動畫片段,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伯牙將子期引為知己?在伯牙摔琴后提問:伯牙摔琴是出于怎樣的情感?采用此種方法創設情境后,結合情境提問,促進學生帶著問題自覺進行探究式閱讀,從閱讀中找到答案,解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巧妙提問,引導探究式閱讀
通過提問教學培養學生創新逆向思維。逆向思維即反向思考能力,需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突破固有思維,拓展思維寬度、創新思維的思考方法。培養逆向思維能力可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增強邏輯能力。例如,在《愚公移山》學習中,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以現代思維評價愚公移山的行為。按照現代思維,愚公移山是很不明智的行為,與移山相比,愚公搬家成本較低,節省時間和勞動力,可顯著降低工作量。然而應從愚公移山的故事中看到更高層次的精神意義,即愚公移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開拓精神的象征,代表著國家建設者矢志不渝的精神和高尚的意志品質。引導學生思考,現代社會建設仍然需要愚公移山精神,進行城市建設和邊遠地區開發。結合該類生活實例促進學生站在現實主義角度運用逆向思維多元思考問題,提高閱讀能力。
根據新課改要求,教師應創新提問方式,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謹慎求證,通過師生積極教學互動,促進學生深入思考,勇敢提出質疑,從而鍛煉學生思維能力,促進能動性學習。在教學中使用電子畫板等,促進學生從教學內容出發,發揮想象力,積極創新實踐,通過“質疑——求證——得出答案”提高閱讀學習成效。
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時,根據教學任務,本課學習后學生應掌握“寇、冀、批”等生字,在教學中應結合課文內容豐富學生知識儲備,培養學生愛國情感。根據課文內容,準備課文故事背景資料,說明戰爭的殘酷、革命烈士英勇無畏的精神和光輝偉大的愛國情感。展示瑯琊山的巍峨雄壯,從山崖之上向下俯視深不見底,提問從懸崖墜落的危險性。在此過程中向學生提問:五位壯士知道跳崖的結局嗎?為什么他們明知跳崖后會犧牲還是毅然決然選擇跳崖?引導學生融入情境設想:如果你是當時的五壯士之一,跳崖時會想些什么?通過提問式教學,前期設置問題,以問題為引導促進學生循序漸進地閱讀,理解閱讀中深層情感,體會五壯士壯舉所代表的精神層面的意義。采用情境提問方法,引導學生帶著質疑精神閱讀。要求學生在自主閱讀中進行拓展思考,講一講自己還知道哪些英雄主義的故事。在閱讀學習中指導學生描述故事主要脈絡,根據故事發展自己動筆改寫或者續寫故事,創造故事背后的故事,通過合理想象豐富故事細節,完善故事結局,鍛煉學生創造力。
聯系實際,促進探究式閱讀
為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許多課文為說理性文章,或者課文內容哲理深奧,文學性和趣味性相對較差,在學習此類文章時,學生通常興趣較弱,理解難度較大。對于此類文章,教師應在教學中融合生活實際,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式閱讀。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正確的道德理念,培養學生健康的品格。在學習該類課文時,學生先行自主閱讀,教師結合生活實際提出與課文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小組討論等形式共同探討問題,集體解決問題。在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說明答案,教師做出評價,并且根據教學目標進行教學總結。
例如,在習作《有你,真好》這一單元中,課文主要講述可愛的朋友與可敬的長輩,練習主題是講述親情和友情等。在該單元學習中,應引導學生感受課文創設的情景,加強細節分析,從細節描寫中體會人物蘊含的感情,分析作者表達的思想等,指導學生采用合適的語言闡述個人感受或思想感情。例如,在學習《少年閏土》時,學生首先自主閱讀三遍課文,通過反復閱讀體會文中思想情感。教師根據課文設置問題,要求學生在閱讀時思考問題和尋找答案??蛇M行如下提問:閏土是怎樣的人?通過人物的主觀視角可以看出少年閏土有哪些優秀的品質?通過提問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進行小組討論,通過語言描述為閏土“畫像”,對人物進行立體化解讀。引導學生通過文中情節聯系現實生活,說一說自己的好朋友,分享與朋友相處的日常,鼓勵學生利用日常生活細節刻畫朋友的性格特點等,培養學生真誠待人的品格,滲透德育內容,促進學生形成優秀的思想品格。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科學植入創新閱讀對于提高語文教學成效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創新閱讀植入,設置生動教學情境,巧妙提出問題,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自主性思考,得出多元化感悟。同時應探索更豐富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形成多元化思維,提高學習興趣,實現語文教學提質增效。
專家點評
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在閱讀中啟迪學生思維,并培養學生終身閱讀的能力。在閱讀教學中通過“情景教學”“巧妙提問”“聯系實際”等方式創新開展閱讀,能有效促進學生的自主性閱讀、探究式閱讀,從而將閱讀教學進一步推向深入,實現語文教學的提質增效。在創新閱讀教學的具體開展方式中,一線教師還可結合學生需求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