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
摘 要:心理教育是中國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對學生未來發展影響巨大。但目前階段,中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是當前社會所關注的重點話題,文章針對當前中職院校護理人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入手,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能夠給先教師提供一些思路與方法。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中職;心理健康;護理專業
現代含義上的身體健康不單單是指生理身體上的身體健康,還包含了心靈上的健康發展。身心健康,已經成為了現代人才培養的根本標準。中職護理專業是中職高等教育的相對而言較為獨特的類別,中職護理專業學生因為受到自我素質和社交偏見的嚴重影響,剛入校時便面臨著許多心理問題,由于入校后的學生中不思進取、責任心較差、自卑心理強、不守紀律、網絡戀愛、等心理與社會教育問題普遍存在,所以亟待做好心理教育。
1中職護理專業學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意義
1994年《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有關繼續強化和改善高等學校的品德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要采用多種方法對不同階段的中職學生開展教育和心理引導,促使學生提高心靈素養,完善性格,增加經受生活挫折考驗,應對社會生活環境的技能。中職生年齡階段普遍都在十五、六歲到十八、九歲,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這一時期是是身心發展變化相對較快的階段。目前教育的結構化、個性化、醫學化、學科化、品德化還沒有真正發揮身心健康教學的實際效果。中職學生正面對著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學生心理敏感度高,調適功能較差。許多學生都出現了心理健康問題,有的甚至出現了嚴重身心病癥,嚴重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所以充分認識中職院校護理專業在校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和成因,并采取相應的處理對策,利用正確疏通方式心靈壓力、克服心理健康問題,是非常緊迫、十分必要的。
2中職護理專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問題
2.1重形式輕落實,重矯正輕預防
中職護理相關學校雖然已經認識到了健康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但更多是擺在學校面前的教育制度,根本就不能落到學生實處。有時候則更偏重于針對問題較為突出的學生,充當”救火隊員”的作用,而忽略了面對全體中職學生的防范性教育以及素質教育。但中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學,更關鍵更緊迫的任務是提升全體學生的心理水平,切實做到學校關注、保護學生,在入校初期協助學生適應社會環境、掌握職業發展走向,在中期培養學生學業興趣愛好,確立學業人生目標,在后期協助學生作好職業規劃工作,并及時進行學校常見心理問題指導,以努力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溝通協作才能、培養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承受能力。
2.2忽視專業特點,缺少心理輔導
當前對中職護理專業學生的教育方法,主要采取的是枯燥乏味的生物醫學模式,從中指護理專業學生的學習現狀來看,很多學生都對其提不起興趣,甚至是出現了厭學的情緒。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完全采取的是一套說教的方法,并沒有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展開因材施教,就很難照顧到學生的基本認知能力。忽略了學生在各個年齡段、各種學習階段中的體驗。讓學生對課堂內容缺乏期待,從而缺少了學習的整體性。
2.3教育方式粗暴,科學方法欠缺
因為父母和教師普遍沒有心理學專業知識,缺乏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出現問題不能從心理學的角度思考,總是用一種成人的方式粗暴的看待孩子的問題,雖然對他們進行了有效的批評教育,卻總是成效不佳。他們表面接受批評,實際未能在心靈上改正錯誤,甚至產生恐懼、逃避情緒,個別同學會破罐破摔,導致其成為了一名問題學生,更不利于對其心理教育的開展。這種不經意的傷害造成的影響是很大的,更為嚴重的會導致學生產生心理障礙,長此以往容易出現抑郁癥等可怕的心理疾病。
3中職護理專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3.1提升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與素質
想要有效針對中職院校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心理教育,部分教師所提供的力量是不足以改變當前現狀的,因此還應該針對全體教師開展相應的培訓,讓全體教師充分的意識到對中職護理專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具體培訓的開展可以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對培訓時間培訓內容進行逐步的計劃,應該邀請一些在心理學教育上的專家到學校,針對教師進行校園的座談會,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通過接受過培訓的教師,對未接受培訓過的教師進行相應的知識傳達,這樣促進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能夠有效的鞏固心理教學技能以及手段,并將所學的知識第一時間的投入到實際工作中去,學校方面應該充分的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將其納入到績效考核中去,可以充分的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3.2樹立護理服務理念,加強法律法規學習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中職護理教學最終要歸根結底為職業教學,所以幫助學生盡快認識、喜愛護士學科是十分必要的。但中職護士學生大都是嬌生慣養的獨生女,對服務宗旨只聽其言,不見其行。臨床上年輕護士由于服務態度而產生的爭議不在少數。隨著衛生部門舉辦優秀護士服務項目大賽的號召,臨床第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基層護士服務項目。所以,幫助畢業生培養社會服務意識,以南丁格爾先生為楷模,并籍其開展職業規劃,培養職業信念,是在中職對護理學院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學的一項十分關鍵的切入點。另外,中職的護理專科學生也因為年紀、專業知識、學制等受限因素,在父母的關愛中成長,缺乏相關的語言交流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法律法規的了解更是相對較少。臨床工作中出現的糾紛和案件,確有不少都是臨床護士的主體意識淡漠、沒有自我保護而引起的。
3.3完善多維交叉的健康網絡
根據不同性別年齡,以咨詢方式為主要的溝通手段,通過多種形式對護理專業的學生進行適時有效的心理健康引導與幫助。融入積極心態的理念在學生日常教育中,任課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引領學生奮發向上,同時學生也可在寓教于樂的環境中,緩解煩惱與負擔。營造積極向上的學校文化氛圍,熏陶他們的精神與品德,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吸引。建立班、生、社三點的聯系渠道,多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支持系統。
結語
通過積極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可以有效的幫助中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同時能夠為中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供更豐富的素材,有效的提高心理教育的效率,充分的激發中止會專業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建立健全人格,培養卓越品質。
參考文獻
[1]馬育琴.中職生心理教育與思想教育的結合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1(46):168-169.
[2]黃雅.心理教育課程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J].試題與研究,2021(17):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