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2日,在線教育機構萬門大學的各個軟件無法使用,創始人童哲失聯,隨后,萬門大學總部被封。一個以“降低中國教育門檻,免費提供學習資源”為起點,集結了上千萬年輕學員的網絡大學,最后如何變成一則謊言?
騙局
35歲的童哲是一家成立10年的在線教育機構CEO。2022年3月22日,他的微信頭像變成一片空白,他解散了公司許多員工群、學員群,之后失聯。只有個性簽名沒變,寫著“降低中國教育門檻”。
這句口號起于10年前,也是童哲成為CEO的起點。那一年他25歲,在尚火熱的學生社交媒體人人網上創立了萬門大學的公共主頁,分享免費的學習資源,并提出“降低中國教育門檻”的口號,受眾是大學生和部分學有余力的高中生。2014年,萬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下文簡稱“萬門”),隨后幾年,萬門由免費改為付費模式,受眾也逐漸拓展到中小學、幼兒園,官網提供全品類的在線課程,學員一度達到1300多萬人。
學員趙勵是1300多萬人中的一員,5年前,因為對物理感興趣,還在讀大三的他搜索到萬門大學這所在線教育機構。官網上,講師童哲的身份介紹很“亮眼”:19歲物理競賽福建省第一,保送北京大學物理系;22歲通過全球僅10個錄取名額的考試,進入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院;25歲放棄國外讀博機會回國創立萬門;27歲創辦萬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趙勵以2400元左右的價格買了物理特訓課程。學完后,他覺得自己有收獲,又付費9999元成為萬門大學的第一批終身VIP會員,進入專屬會員的微信群。這意味著,他能不受時間限制,學習網站上所有課程。
童哲消失的前一天,3月21日晚,趙勵登錄萬門大學,打算繼續看他學了一半的人工智能課程,“登不上去,官網說是后臺服務器在維護,等一下就好”。但網頁始終沒有恢復,它就像萬門大學倒下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第二天一早,趙勵發現手機里的VIP會員群被解散,已經成立5年的物理特訓班群也被解散了。當天上午,網絡上出現“萬門大學創始人童哲疑似跑路到日本”的新聞。在報道中,有員工反映,今年2月后就沒見過童哲,萬門還拖欠了員工兩個月工資,學員和員工開始報警維權。
實際上,危機從去年10月就露出苗頭。當時萬門大學推出了“獎學金班”活動——學員報名費用有9999、14999、19999元三檔,學滿3600小時后報名費全額退還,并擁有終身VIP會員所有權益。這看起來是一項很有誘惑力的活動,萬門大學的銷售告訴學員,每天可以掛機24小時,不受廣告干擾,150天就能學完返錢。但實際上,“獎學金班”活動結束后,有學員發現自己并不能掛機24小時,每學習兩小時就要驗證身份,后來甚至每兩分鐘就要驗證。不斷有學員在群內要求退費,沒有得到回應,反而在去年末就被童哲移出群聊。
現在回想起來,趙勵感覺“獎學金班”更像是一場設計好的騙局。網絡上,有學員曬出去年10月童哲宣傳“獎學金班”的口徑,他說,萬門成立9周年來有所積累,希望用“獎學金班”回饋學員,同時也通過這種方式蓄力,籌備上市。如果按當時宣傳的可以掛機24小時計算,童哲消失的時間,恰好是學滿3600小時,要返還學費的3月。
轉折
“大家好,歡迎收看阿哲的中文理論物理小課第一節……”童哲穿著藍色條紋襯衫,拿著馬克筆,從鏡頭后走向一塊掛在墻上的小白板,開始了他第一次課程的錄制。
這段視頻發布于2012年4月,當時童哲剛從巴黎回國不久。他后來在一場直播中說,在巴黎讀書的經歷,讓自己真正意識到學習物理的趣味。他想把學到的東西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分享給國內的學生。
半年后,童哲在人人網上創辦了萬門大學的公共主頁。當時,他還有一個身份,是北京學而思高中競賽部門的物理講師。在學而思教課的同時,他也會向學生宣傳萬門大學的免費教育理念。
童哲在萬門大學的公共主頁上,建立了不同課程體系的分主頁,不定期分享自己錄的視頻課和學習資源。但和他“出眾”的求學生涯一樣,他的行為模式也引起了很多爭議,大部分來自同專業的校友。很多校友記得,童哲當時“很懂得如何營銷自己”。除此之外,讓北大的物理系校友頗有些不滿的是,童哲“虛假宣傳自己的學歷”。童哲對萬門課程的“特訓宣傳”,也讓一些懂專業的人士覺得“名不副實”。
但在操作形式的爭議之外,很少有人否認童哲創辦萬門大學的理念和目標。萬門大學的初始模式與國外的可汗學院非常相似??珊箤W院是哈佛大學畢業生薩爾曼·可汗在2006年創立的一所非營利教育機構。可汗學院的使命,就是讓地球上的任何人都能隨時隨地享受世界一流的免費教育。可汗學院成為了利用互聯網實現教育公平的一個世界級典范。2012年,當童哲試圖把“教育公平”的理念在國內付諸現實時,國內還沒有任何線上免費學習的苗頭。
2013年是童哲創業路上的一個關鍵年份。高校巡回宣講會頗有成效,這一年萬門大學的粉絲達到30多萬,其中絕大部分是大學生。但這一年,他也失去了在學而思的工作。因為疑似利用開培訓班“套現”,他在2013年暑假結束時被學而思除名了。
失去工作后,童哲更頻繁地去高校內宣講。每個演講點,他都會在大學教室的黑板中間寫“萬門大學”四個字,右下角寫“童哲校長”。2013年,萬門大學成為人人網上人氣之星第五位,童哲被網友稱為“童校長”。2014年5月,萬門大學的理念獲得了人人網的500萬元天使投資,萬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2014年的北京,時代氣息的核心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這一年,4G網絡逐步推廣,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突破千億。萬門大學站上了這個風口。它從人人網CEO陳一舟那里總共獲得了1000多萬元投資,會員人數達到30多萬,全職員工增加到20多位。
2015年6月,在巴黎綜合理工學院讀數學碩士的劉征瀛到萬門做暑期實習,月工資4000元,這個數額甚至高于一些在其他公司正式工作的同學的工資。劉征瀛印象中,也有一些高校的老師去萬門錄視頻課程,收課時費,“老師的課程講得都很好,每個人都很有理想,都感覺自己在做有意義的事”。D740265A-981F-41EC-9BA8-E419BB0B361B
但在理想主義給予人的快樂外,劉征瀛能感受到萬門大學的現實問題。因為采用免費模式,萬門大學沒有收入來源。除了人人網的投資外,萬門大學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新的投資,也沒有廣告商在網站或App投放,“純燒錢”。
2015年底,人人網的社交功能被其他社交類產品擠壓,走向沒落,萬門也遇到公司成立以來的資金鏈危機。童哲找不到投資人,向父母借了200多萬元。2016年初,萬門把官網上中學階段的課程打包,一次性以500元售賣,度過危機。這是萬門由免費到收費的轉折點。此后,收費課程逐漸成為萬門的主流,萬門大學從“理想”走向“商業”。
“在線教育事業太需要投錢了?!痹趯W而思工作了11年的鄧楊說,“在線教育絕不是一個好老師講一門好課那么簡單。”鄧楊觀察過國內面向成人的公開課,以中國大學的慕課為例,這類政府主導的公開課網站,跟國內各個高校教師合作錄制課程,背后有大量資金支持。
萬門轉向收費模式一年后,2017年初推出了終身VIP會員模式,終身VIP會員的價格也由最初的9999元,漲到1.6萬元左右。童哲似乎找到了萬門自負盈虧,不依賴投資而運營下去的方式。萬門的課程體系不斷拓展,由面向成人的素質教育方向,轉變為終身學習的全品類模式。那幾年,直播技術更加成熟,在線教育領域的投資數量和金額不斷上升。2017年初,萬門終于拿到了第二筆投資,這筆投資的數額不明,但能看出童哲對未來的判斷依舊樂觀。隨后兩年,萬門的分公司擴張到十幾個二、三線城市,全職員工600多位。但這筆投資也是萬門大學終止運營前獲得的最后一筆投資。
炒房
2022年4月4日,北京市海淀區一棟商務樓的15層,萬門大學的辦公總部已經被貼上封條。
對于萬門內部一些具體的問題,員工的感知更早更明顯。嘉珂2018年中旬進入萬門大學的蘇州分公司銷售崗位。他告訴記者,在招聘網站看到的底薪是8000-20000元,面試時才知道底薪2000元,沒有五險一金,但銷售的提成又很高,每賣出一個終身VIP會員,提成就有幾千塊。
入職沒兩天,嘉珂就覺得萬門的“管理方式特別糟糕”。“首先是銷售的方式,不擇手段要把終身VIP會員賣出去;其次是萬門的課程很舊,一些知識點一兩年不更新。講師的質量也差,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包裝出各種噱頭,但課程聽起來就像大學的分享會。”離譜的是,如果到了月底,部門主管會以工作時間不足為理由,要求所有員工加班到晚上12點甚至更晚,并且拍視頻發給童哲,證明員工都在加班。嘉珂說,終身VIP會員成了萬門最在意的目標,那段時間的會員數量增長也很快。他入職時,萬門終身VIP會員還不到7000人,不到一周就增加近1000人。
2019年,終身VIP會員增長的速度放緩,童哲工作的重心轉移到了炒房上。林康在2016-2020年間在萬門做銷售。他記得2019年春,童哲在員工群里問是否有人愿意跟他買房,他看好沈陽和重慶兩地的房價,能找關系買到低價的房子;員工最少以一平方米的價格認領,漲價后賣出,利潤共享;如果提前退出,可以享受投資額的年化6%當作利息。這聽起來是一項只賺不賠的生意,但條件是員工要幫他代持一套房子——童哲和員工簽下代持協議,以員工的名義買房,首付和月供由童哲支付。林康說,童哲集中了60多人炒房,包括他的親友。
但炒房也沒能給童哲帶來太多利益。2020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房地產政策影響,兩個城市的房價漲幅不大,甚至有下落。2021年7月“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原本以中小學教育培訓為主的機構,大量進入成人教育、素質教育市場,擠壓市場空間;而萬門大學自2017年后,沒有拿到任何投資。現在,“童哲跑路后,最慘的就是這些員工,每月要還一份不屬于自己房子的房貸”。林康對記者說。
(文中趙勵、嘉珂、林康為化名)
(摘自《三聯生活周刊》李曉潔)□D740265A-981F-41EC-9BA8-E419BB0B36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