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可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鶴象征圣潔、高貴,無數文人雅士以鶴自喻,折射出人們對它的喜愛。鶴最早出現在《詩》《易》,而關于鶴的傳說故事,《詩經》早有“鶴鳴九皋,聲聞于天”的描繪。由于鶴形貌出眾,有高人隱士之風,又被視作仙禽和長壽之物,白居易的《池鶴》、杜牧的《別鶴》、蘇軾的《鶴嘆》等多不勝數的詩文都對它進行過詠頌。
中國是世界上鶴種類分布最多的國家。世界生存的鶴類有15種,中國有9種。灰鶴被列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寧夏是全國主要的灰鶴冬季棲息地,灰鶴棲息于黃河濕地和周圍農田,每年在此越冬的灰鶴數量可達5000多只。

寒冬臘月、北風呼嘯,灰鶴抵達寧夏時,也是我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我要用幾乎所有的業余時間在寧夏的黃河灘涂濕地迎接它們的到來。忍受寒冷背負重載行走在曠野中是拍鶴的場景。灰鶴身形高挑,視力范圍廣警覺性極強,在這樣苛刻的條件下,能拍到優質的灰鶴照片頗為珍貴。當一聲鶴鳴振破九霄,當第一雙劃過地球上最高的喜馬拉雅山冰川的翅膀進入眼簾,當它們在空中變換鶴陣,當它們從空中徐徐飄下時,我為它們守候的辛苦都充滿了甜蜜。
近日,國務院批復的《支持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實施方案》,是對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寧夏建設先行區重大使命任務的具體政策落實。寧夏全域屬于黃河流域,鳥類生存條件的好壞關系著生態保護工作的成效,寧夏灰鶴的監測、保護、科研等方面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相信相關部門對該事項會創造經驗、做出寧夏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