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笑
區塊鏈(數據結構),就是一個又一個區塊中保存的信息,按照產生順序連接組成的鏈條。狹義上,區塊鏈就是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鏈式數據結構,以密碼學方式確保數據結構不可篡改、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廣義上,區塊鏈技術就是利用快鏈式數據結構驗證、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生成、更新數據,并運用密碼學方式保證數據傳輸、訪問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智能合約,編程、操作數據的全新分布式基礎架構和計算范式。2016年,國務院印發國家信息化規劃中,明確將“區塊鏈技術”列為戰略性技術,并提倡在各行各業中積極試點應用。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區塊鏈技術也被納入進“十四五”規劃綱要。為推動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相關部委先后出臺區塊鏈相關政策60余項。
黨的十九大報告就新時代黨的建設工作,提出要“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新時代黨的“六大建設”也為新時期黨務檔案工作指明了方向。廣大黨務檔案工作者擔負著“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神圣職責使命。因此,作為新時代黨務檔案工作者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化理論武裝,嚴格落實新《檔案法》,學會應用先進技術,推動黨務檔案管理與時俱進,不斷提升黨務檔案管理的現代化水平。
目前,國內外都在嘗試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檔案管理,且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在國內,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院研究所檔案館及性質相同的檔案部門和沈陽市內各檔案館利用區塊鏈實現信息共享,并提供檔案跨館出證服務。在國外,英國ARCHANGEL檔案項目運用區塊鏈技術,開發出基于可自動識別格式技術的軟件,運用與格式特定加密算法形成哈希值,并將其登記至分布式賬本。
黨務檔案直接來源于黨建工作成果,全面、完整、真實記錄黨建工作實際開展情況,也是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黨建工作內容,以問題分類法可將黨務檔案管理內容劃分為:
各級黨組織是黨的一切工作的基礎和保障,負責黨的政治、思想、作風、紀律和制度建設。作為黨務檔案資料收集歸檔的重要來源,包括:上級黨組織關于黨建工作的文件、規定等。如《某某醫院發展黨員工作規則》《某某醫院流動黨員管理暫行規定》《某某醫院黨委(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黨總支、黨支部的換屆請示、批復資料;黨總支、黨支部換屆選舉規定;黨總支、黨支部年度工作計劃、總結;黨組織結對共建制度,等等。
每月主題黨日活動、每年的“七一”紀念活動,以及黨史學習教育、“三嚴三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形成的資料;組織生活會資料,以及民主評議黨員資料;黨員志愿者進社區、志愿參與防疫活動資料,等等。
主要包括各類名冊,以及黨員發展方面的檔案資料。名冊方面主要有總支委員或支委委員名冊;黨支部黨員名冊;離退休檔案名冊;黨費收繳臺賬資料,等等。黨員發展類資料,則主要包括黨員發展五個階段(申請入黨、入黨積極分子確定和培養教育、發展對象確定和考察、預備黨員接收、預備黨員的教育考察和轉正)25個步驟(如上級黨委備案、支委會審查、入黨宣誓、談話、支部大會討論等)中需要歸檔的檔案資料。
黨章、黨規、準則、綱要等規章制度,以及“三會一課”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談心談話”制度、主題黨日活動制度、黨建工作考核制度的規定,等等。
區塊鏈根據其類型不同,可分為公有區塊鏈(Public Block Chains)、聯合/行業區塊鏈(Consortium Block Chains)、私有區塊鏈(Consortium Block Chains)。不論何種類型的區塊鏈,其技術特點主要表現在:
基于區塊鏈技術應用,其首要和最本質的特點便是去中心化。即,區塊鏈技術不依賴額外的第三方管理機構或硬件設施,無中心管制,區塊鏈本身自成一體。利用分布式存儲、核算,區塊鏈每個節點可進行信息自我驗證、自我傳遞和自我管理。
區塊鏈技術的基礎是開源的,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進行加密處理外,其他區塊鏈數據將面向社會開放,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中的接口查詢區塊鏈數據,以及開發相關的應用,使得整個系統信息具有高開放性。通常,區塊鏈系統由數據層、網絡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和應用層組成(見圖1)。

圖1 區塊鏈基礎架構模型
區塊鏈系統是基于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如哈希算法等各種數學算法),不依賴于其他任何第三方,任一節點均可在系統內自動安全地驗證、交換數據,無需任何人為干預,具有很強的獨立性。
從區塊鏈技術角度來看,除了有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范要求,區塊鏈中的各個節點身份信息無需公開或驗證,信息傳遞可在匿名下進行。
大數據信息時代,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和應用解決了黨務檔案管理的諸多難題。諸如關注較多的黨務檔案信息共享、安全信任、真實保障等。突出表現在區塊鏈技術應用與黨務檔案管理存在以下契合點:
區塊鏈技術具有不可篡改的獨立特性,能夠有效保證黨務檔案信息的真實性。入黨檔案資料是黨員干部提拔任用前的一項審核內容。區塊鏈技術中的哈希值,能夠保證信息真實。利用哈希算法獲得任意長度輸入字符串,將該字符串轉換為密碼,并固定輸出(見圖2)。若將重要的黨務檔案信息存儲于區塊鏈,任一區塊存著前一區塊哈希值。后期,如任一區塊節點改變,前后區塊狀態就會發生改變??蓪⑦@一特點應用到黨務檔案信息管理平臺,記錄黨務檔案信息前后變化情況,防止出現信息被惡意篡改,確保檔案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原始性。

圖2 基于區塊鏈的可信性保護框架
區塊鏈技術采用的分布式存儲模式,它是將數據分布至若干網絡節點,節點與節點之間通過加密協議實現通信聯絡,節點分布不受空間限制,保證每個節點數據的完整獨立,增強系統的可靠性。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黨務檔案管理中,將黨務檔案信息分布式存儲于區塊。一旦存儲著的黨務檔案數據信息區塊受到網絡攻擊,或者區塊存儲的硬件出現故障,具有相同備份其他節點可即時發揮作用,取代被攻擊或故障硬件數據信息,不會導致數據丟失或中斷等災害性后果。去中心化、分布式、虛擬化加密存儲,確保黨務檔案信息數據管理更加安全可靠(見圖3)。

圖3 區塊鏈的核心應用模式
時間戳作為區塊鏈技術中常用到的技術,能夠將其形成于檔案數據,且具有唯一性。將黨務檔案數據信息存儲于同一時間鏈,為黨務檔案數據信息分析、匯總、整理提供可追溯性,從而減少了黨務檔案管理過程中人為因素的干擾,確保了黨務檔案的真實性。
智能合約是已經轉化為區塊鏈軟件語言,并存儲于區塊鏈中的合約。智能合約自動啟動并執行,實現區塊鏈自治性。隨著智慧黨務的建立,黨務檔案智能化管理實現黨務檔案自動收集、信息資源共享自助問題。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智慧黨務檔案管理,一旦出現合約條件滿足時,區塊鏈中的智能合約自動產生并執行。智能合約使黨務檔案共享流程簡化,不同受眾群體申請讀取黨務檔案數據信息,區塊鏈會判斷申請者的申請條件,滿足合約便會自動執行,打破傳統管理模式下的信息孤島難題,提高黨務檔案綜合利用效率。
基于區塊鏈技術應用下的黨務檔案管理平臺系統包括區塊鏈底層系統、電子檔案管理應用層。其中,區塊鏈底層模型應包括共識算法、智能合約、公共賬本、身份認證、權限管理等模塊,這些模塊具有黨務檔案數據信息創建、收集、關聯、維護及驗證若干功能。其中,共識算法能夠保證收集、關聯的黨務檔案數據信息一致性;公共賬本記錄了區塊鏈中每個區塊中的黨務檔案數據信息;智能合約能夠有效保障區塊鏈中的黨務檔案數據信息可追溯、不可篡改。黨務檔案管理系統中應用區塊鏈技術,首先要結合黨務檔案形成過程,設置黨務電子文件形成者、移交者、信息技術管理者、檔案部門管理員、檔案部門分管領導、總支書記、支部書記等設為客戶端節點。然后根據這些不同主體的角色、職責、對象、任務劃分訪問及操作管理權限。由于黨務檔案數量大、內容多,以及黨務檔案特殊性,不適合將產生的電子檔案數據信息全部上鏈,因此,需要選擇核心元數據、數字摘要等涉及黨務檔案信息后期利用的信息上鏈,并要保證區塊鏈中的各個節點擁有獨立賬本。每個節點負責保存、維護電子檔案信息副本。
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黨務檔案數據信息管理,既要保證館藏的黨務檔案信息共享,也要滿足其私密性和專有性。其中,主要應用到的區塊鏈技術有:1)分布式結構存儲。確保黨務檔案數據信息傳輸過程的安全性。運用哈希算法,將哈希值、私鑰、時間戳、加密等保存于黨務檔案節點,既防止檔案信息被篡改,又具有良好可擴展性,寫入新的黨務檔案信息。2)數字簽名技術。運用私鑰隨機生成256位二進制字符串,再利用哈希算法算出相應公鑰,其中,公鑰用于信息發布,而私鑰則用于信息保管。3)共識算法。記錄檔案數據信息,并利用共識算法將黨務電子檔案信息進行廣播,其他區塊節點接收到數據信息后驗證該信息與己信息是否一致,一致的,直接存儲;反之,則進一步驗證,直至一致再存儲。4)智能合約。通過一串代碼,以數字形成建立智能化合同,構建可信任黨務檔案管理的網絡環境。后期,數字簽名認證滿足網絡共識,即可觸發系統中的自動執行功能,實現黨務檔案信息共享。
在黨務檔案信息形成之初,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黨務檔案管理,并貫穿于管理、利用全環節,使黨務檔案管理具有可溯源、可存證、不可篡改、隱私保護等諸多優勢,從而有效防范入黨等重要黨務檔案信息篡改等行為。例如,機關內部人員,黨支部書記或者個人利用私鑰解碼可隨時登錄平臺查看個人信息,外部人員訪問平臺,可利用公鑰進入,滿足不同群體黨務檔案信息查詢、利用之需。再如,區塊鏈由若干區塊組成,即便其中的任一節點發生故障,或者遭受不法攻擊,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均不受影響,保證了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當然,區塊鏈技術還屬于前沿科技,在黨務檔案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需要檔案從業者、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深化技術融合,增強技術應用的現實成效,助力黨務檔案管理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