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森


[摘? 要] 文章以2020年全國Ⅰ卷文科數學第20題為例,說明解決含參函數的零點問題的三種方法——直接法、參變分離法、轉化法,以直觀想象為抓手,化歸為常規方法,讓學生有跡可循,總結規律,循序漸進突破學生的思維難點,進而達到落實數學核心素養的目的.
[關鍵詞] 直觀想象;含參函數;零點;策略
含參函數的零點問題一直是高考壓軸題的熱點和難點,近6年每年都考查了,特別是遇到非常規的含參方程或超越方程時,學生就束手無策,原因是學生無法將陌生函數的信息轉化成可供解題的信息. 函數的零點是溝通函數、方程、圖像的重要媒介,它充分體現了函數與方程的關系,蘊含了豐富的數形結合思想,而且在落實數學核心素養方面有其獨特的價值.
王尚志教授說過,“直觀想象非常重要. 證明的思路是看出來的,要教育學生學會用圖形來探測與表達結果.”函數零點問題就是一個很好的培養學生直觀想象能力的載體,通過“函數y=f(x)有零點?圳方程f(x)=0有實根?圳函數y=f(x)的圖像與x軸有交點”的適當轉換,可以得到相應的圖像,得到各種不同的求解策略. 而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即平面圖形或空間形體的觀察分析和抽象的能力,要求是“四會”:會識圖,會畫圖,會析圖,會用圖.
下面以2020年全國Ⅰ卷文科數學第20題為例探究其解法,基于直觀想象分析這種類型問題的實質,打開這類問題的思維層次,并舉例分析、變式練習、總結歸納,讓考生熟練掌握這類題型的解法.
看山是山,真題回放
例 (2020年全國Ⅰ卷文科數學第20題)已知函數f(x)=ex-a(x+2). (1)略;(2)若f(x)有兩個零點,求a的取值范圍.
題目分析:第(1)問略. 對于第(2)問,首先思考:條件“f(x)有兩個零點”等價于f(x)的圖像是怎樣穿過x軸兩次的?是否類似于拋物線先減后增,頂點在x軸下方,或者反之?然后將題目中的函數解析式轉化為圖像進行分析,需要研究其單調性和極值點等函數性質.
看山不是山,解法探究
解法1(直接法):由已知得f′(x)=ex-a.
若a≤0,則f′(x)=ex-a≥0恒成立,f(x)在R上單調遞增,最多和x軸有一個交點,不符合題意.
若a>0時,令f′(x)=ex-a=0,得x=lna.
題后反思:先直接分析f(x)的單調性,求導后轉化為不等式問題,即判斷何時f′(x)>0和f′(x)<0,需要對參數進行分類討論,很多學生對此手足無措. 此時畫出f′(x)的圖像是完整突破的關鍵. 為了畫出導函數的圖像,分類討論可分為三步:方程有沒有根,根在不在定義域,哪些區域要或不要. 從高考試卷反饋來看,此解法學生易漏證其必要性,即證明f(x)在區間(-∞,lna)和(lna,+∞)的圖像穿過了x軸——若圖像沒有穿過x軸就沒有兩個交點,所以必須進行檢驗. 檢驗方法是零點存在性定理,難點在于如何在兩個區間內各找一個正值點. 常用方法:先在極值點左右區間找常數點試一試,或者通過放縮法化曲為直再代入檢驗. 但凡遇到函數或導函數都應當聯想其圖像,可以從圖像直觀辨析需要的條件或性質.
令h′(x)>0,解得x>-1;令h′(x)<0,解得x<-2或-2<x<-1. 故函數h(x)在(-∞,-2)上單調遞減,在(-2,-1)上單調遞減,在(-1,+∞)上單調遞增. 且當x<-2時,h(x)<0,當x>-2時,h(x)>0. h(x)的圖像如圖2所示.
解法3(轉化法):若f(x)有兩個零點,即a(x+2)=ex有兩個解,即y=a(x+2)和y=ex有兩個交點.
易知直線y=a(x+2)必過點A(-2,0),且斜率為a. 下面先看直線y=a(x+2)與曲線y=ex只有一個交點的情形:
如圖3可知,當y=a(x+2)和y=ex有兩個交點時,a>e-1. 所以,滿足條件的a的取值范圍是(e-1,+∞).
題后反思:解法3將a(x+2)=ex轉化為兩個相對熟悉的函數的交點問題,數形結合法對學生來說更容易入手,且避過了前兩個解法中的一些難點,又形象直觀,一目了然. 但是學生能否熟練畫出正確的圖像,理解參數是如何影響函數圖像的,是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該對基本的通性通法不斷訓練的結果.
看山還是山,思維提升
上述的三種解法殊途同歸,關鍵要讓學生學會利用導數和圖像這些工具,掌握常規題型的通性通法,掌握分類討論和等價轉化思想,在解題教學中滲透數形結合,這才是高效備考的上策. 很多函數只要能畫出其圖像,就能清楚其性質,如果畫不出來,是因為缺了什么條件?順藤摸瓜畫函數圖像,其實是綜合研究整個函數性質的過程,所以課堂教學要多滲透數形結合.
對含有參數的函數零點問題的解題思路,哪種方法能得到相對簡單的函數就優先考慮哪種,比如用直接法先判斷能否得到易于討論的含參導函數,否則就參變分離,或轉化為兩個相對簡單的函數的交點問題進行處理會更佳.
面對高考命題者越來越青睞函數零點問題,學生要想解決這類函數零點問題,需要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和熟練的變形技巧,還需要具備直觀想象能力,不斷地變換角度,化繁為簡,化難為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