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慧芳 邵猷芬



永新縣地處贛西邊陲,位于井岡山下,素有吳頭楚尾之稱,是江西通往湖南之要衢,是全國著名的將軍大縣、全國書法之鄉、中國綠色名縣,也是“三灣改編”所在地,轄25個鄉鎮場、238個行政村,國土面積2195平方公里。由于地處偏遠、受自然條件限制和發展底子薄弱等諸多原因,該縣經濟社會發展不足,經濟基礎差、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人民生活水平較低。2014年,全縣經濟總量還不到100億,財政收入不到10億,全縣人口53萬,其中農業人口43萬,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1787戶44876人,“十三五”貧困村多達106個,貧困發生率高達9.98%,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6667元,交通、水利、電力等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脫貧攻堅打響之后,為改善群眾居住環境,永新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各鄉鎮也不斷創新舉措,推動群眾主動、積極參與,在全縣范圍內營造了愛護環境、改造環境的濃厚氛圍。其中,永新縣三灣鄉通過緊盯重點部位,對三灣景區進行環境整治,緊扣關鍵環節,對村莊環境衛生進行全面整治,覆蓋全鄉范圍,對交通沿途沿線環境衛生的全面整治也全面鋪開,讓群眾住上了安全房,喝上了干凈水,村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街道面貌不斷改觀,村民幸福指數不斷提高,成為了村莊整治的典型案例。如今,隨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的不斷推進,三灣鄉帶領群眾朝著幸福生活前進的腳步沒有停歇,正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在構建美麗宜居家園的路上闊步前進。
多措并舉? ?打出治理組合拳
一是緊盯重點部位。三灣是永新縣的4A景區,作為核心景區,街道環境衛生整治顯得尤為重要。2022年以來,永新縣緊扣以三灣街道及汗江街道作為整治重點,加大對街道及周邊環境整治,目前共投入100多萬元,對水溝、污水塘、破舊房屋等進行治理。對沿街的亂搭亂建進行拆除、整改,拆除破舊房屋8處,面積達1000平方米,整改舊鐵皮房2處,清理建筑和陳年垃圾達1.2噸,投資近40萬元,對街后的污水管進行了提升改造,解決了街道商住戶困擾多年的污水亂排問題,街道的整體面貌得到全面改觀。同時對核心景區每戶都簽訂了“門前三包”“家禽家畜圈養”責任書,共同參與環境衛生的治理和維護。核心景區的環境整治到位,成立了景區管理整治組,重點對核心景區的一些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停亂放等問題進行規范整治,對“蜘蛛網”電線進行了收集規范,規范了攤點擺放,聘請3名保潔員全天保潔,確保路面、水面、游步道、欄桿、廁所等基礎設施整潔干凈。新建和改建公廁各1個,占地面積達200平方米。
二是緊扣關健環節。近年來,三灣鄉以治“八亂”為目標,對村莊環境衛生進行了全面整治。針對村莊的主干道、村道、溝塘、公共場所等“臟、亂、差”現象,在全鄉5個行政村、44個村民小組范圍內,各村組織了鄉村干部牽頭,發動干部黨員群眾積極參與,充分發揮保潔員及各種公益性崗位作用,采取一個組一個組過篩,一戶一戶排查,進行了地毯式的整治。在消滅旱廁方面,結合廁所革命對旱廁實行零容忍,共拆除、改建旱廁175座,確保三灣鄉境內無旱廁;在消滅陳年垃圾方面,對村內陳年生活垃圾進行全面清理整治,做到每組垃圾無死角;在治理八亂方面,共拆除廢舊房屋、殘垣斷壁60余處,清理亂涂亂畫廣告500余處,清理規范菜園亂披亂掛1000余處,全鄉清理規范堆放柴火、磚頭、沙石等達2000余處,整治亂停亂放300余起,治理污水亂流800余處,同時加大對生活污水的整治力度,目前已對三灣村竹子坪、汗江村查步組、九隴村九隴組3個自然村實施了整村污水處理工程。
三是覆蓋全鄉范圍。在對各村組全面整治同時,三灣鄉對交通沿途沿線環境衛生的全面整治也全面鋪開。一方面是充分發揮各類保潔員作用。鄉村監督仁仁潔公司保潔員加強對公路及附近公共場所進行日常保潔,鄉村組織保潔員各類公益崗位人員對沿線兩側可視范圍內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屋頂垃圾、河道池塘水面漂浮物、院內雜物進行了全面清理。另一方面是充分加強與部門的協作提醒。通過與縣公路管理局、交通局溝通,對山體滑坡落石進行常態化清理,對亂貼亂畫垃圾廣告組織人員進行全面清除,提醒部門在沿途施工產生的建筑生活垃圾及時清掃,不隨意傾倒,確保交通沿線整潔清爽。通過整治,全鄉出現了石口埂背、汗江的源頭、九隴的荷樹坪、三灣村的茶子山等一批整治最美麗村莊,其余都是美麗村莊。
多管齊下? ?讓鄉村更加宜居
一是高度重視,成立人居環境整治領導小組。該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擔任組長,鄉長擔任常務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擔任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和村支部書記作為領導小組成員。同時,制定了整治工作方案,明確了各自的責任,班子成員掛村、鄉村干部包片、保潔員包區。在整治工作開展中,鄉全體黨政班子成員經常深入到各村組,督促各組抓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做到鄉村干部齊上陣,為打好人居環境這場硬仗合力共為。
二是精準宣傳,調動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通過鄉村干部大會、村小組長會議、黨員干部會議等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動落實相關政策精神宣傳到千家萬戶,做到家喻戶曉、老儒皆知。通過印發告全鄉人民的一封信、微信群公告、大喇叭工程、短信等形式廣泛宣傳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讓家里人一傳十、十傳百告訴在外務工人員。由鄉村干部上門告知、進行滿意度調查、意見建議收集等,并通過環境監督員、保潔員對農戶進行衛生環境宣傳、教育,力爭人人做垃圾分類的帶頭人,個個爭做環境衛生的維護人。
三是及時銷號,確保問題整改落實到位。通過鄉村評比自覺銷號。2022年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全面開展以來,各村安排人員、機械等對所轄村組逐一推進,嚴格按照市、縣文件要求進行整治,每整治完一個村組,鄉里就組織人員檢查,未達到90分以上的,立即對照問題進行整改。對照清單及時銷號。対照省、市、縣明查暗訪歷次發現問題,以及鄉對各村查找的問題進行梳理,對各村下發問題清單,明確鄉村責任,明確銷號截止時間,前后圖片對比,同時舉一反三,確保出現的問題不再出現第二次。
四是常抓長管,強化監督檢查。明確仁仁潔公司保潔員、鄉公益性崗位保潔員、鄉聘保潔員等組成的長效管護隊伍的職責,按照責任區劃分定崗定人,由鄉村村干部查看是否在崗在位,在崗干事,并真正起作用,對長期不在崗,在崗不作為的進行適時調整,實行常態化管理。看管護制度是否虛設。通過制定“紅藍榜”長效管護方案、環境衛生督查考核辦法、保潔員隊伍管理制度等一批規章制度,由駐村干部督查每月評比,由各類人員參加會議真評到位,每月保潔員考核是否存在做好好壞不分、人人滿分的情況,確保日常工作制度長效化。查監督是否倒位。每月農戶按照“門前三包”要求實行管護,保潔員按照責任區劃分管護,鄉村干部并對農戶養成好的衛生習慣進行引導,鄉干部對村干部的履職進行督促。鄉綜合執法隊加強對農戶衛生環境的監督執法,加大巡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提醒糾正。
責任編輯:曹高明EE9BB75A-829E-4E00-8250-4E39551C68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