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傳播形態及傳播技術的發展,網絡銷售與媒介傳播新技術為外國文學的傳播提供了便捷渠道,使外國文學的傳播呈現出新特征。在網絡傳播環境下,受眾獲取外國文學內容的渠道更加豐富,但外國文學的傳播也應遵循一定的規律和原則,要注重其傳播內容的正向性和傳播范圍的適度性。
《外國文學》由涂險峰、張箭飛主編,2017年8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依據時代順序全面介紹了外國文學的發展歷程,并將作家、作品評價及賞析作為全書重點,為中國受眾更好地理解外國文學作品提供了便利。該書內容豐富,選取的作品均為經典之作,讀之能夠更好地了解作品的文化精髓及其所處時代的精神,深受文學學習者、研究者的喜愛。
一、傳播內容:堅持經典與正向內容的傳播原則
在網絡時代,各種傳播媒介層出不窮,為外國文學在中國的傳播提供了便捷通道,但是存在部分網絡平臺傳播內容良莠不齊的現象,傳播內容不符合中國受眾的閱讀習慣,或是傳播內容過于消極,缺乏積極向上的思想。這些都會極大地影響受眾的思想及行為,甚至影響其“三觀”。為此,在新媒體環境中,國外文學的傳播必須堅持正向內容與經典內容的原則。從《外國文學》一書中可以發現,各種經典文學作品能夠給讀者帶來巨大的精神力量,不僅能使其從經典文學作品中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和民族風情,更能了解作品所處歷史時期的社會狀況和文化狀況。閱讀這些經典文學作品,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認識社會和生活。
在網絡時代,不管傳播媒介如何改變,內容仍是外國文學傳播的關鍵核心,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因此,在外國文學傳播過程中,確保傳播路徑暢通的同時,更要注重外國文學作品的質量,以滿足中國讀者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在新媒體環境中,中國讀者已經由單純的娛樂消遣轉變為理性思考。近幾年,圖書市場上暢銷的外國文學作品不多,消費者在選擇圖書時已經比較理性,會思考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原因,以及閱讀的必要性;思考該閱讀哪類外國文學作品,閱讀什么內容的文學作品等。長期以來,外國文學作品(小說)被視為泛娛樂化的文化產品,如仙俠小說、言情小說等,這類小說以其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吸引了大量讀者,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也消遣了時間。但是,閱讀的目的并非為消遣娛樂。外國文學中的許多優秀作品,如《外國文學》選編的《荷馬史詩》《項狄傳》《亡靈書》《源氏物語》《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一千零一夜》等經典作品,都有極高的閱讀價值,這些文學作品值得讀者去鑒賞和深度研究。
在新媒體傳播時代,我國讀者能夠接觸到更多的外國文學作品,可以及時了解世界文學的動態。可以說,新媒體的發展,極大地開闊了中國讀者的視野,只有廣讀書、多讀書和讀好書才能擁有更好的判斷能力及閱讀能力。
二、傳播范圍:明確外國文學作品的閱讀對象
外國文學作品不同,其閱讀對象也不同。在新媒體環境中,外國文學的傳播更加深入而全面。但是,在傳播外國文學過程中,應針對不同文化背景、年齡階段來傳播,各種作品都有其對應的讀者受眾,應依據讀者特征與規律開展傳播。因此,要明確外國文學作品的傳播對象,確定其傳播范圍。如《失樂園》《麥田的守望者》等文學作品的內容不適合未成年人閱讀,新媒體在傳播此類作品時,應制定一定的監管策略和限制?!锻鈬膶W》一書中所介紹的外國文學作者和作品通常具有較強的文學價值和學術意義。書中的經典作品,多是社會矛盾的揭露和文化傳統的書寫,如閱讀非洲文學《亡靈書》以及戈迪默、馬哈弗茲等作者的作品,能夠了解到埃及早期的基督教文學特征,明確口傳文學、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的特征及關系,感受非洲人民的日常生活及種族政治等。這些外國文學的傳播,能夠給讀者帶來思想上、認識上和判斷力上的提升,其閱讀對象多是文學愛好者、學生和相關學術研究者。
外國文學的傳播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系統性特征,其傳播不是對外國文學作品的照搬,而是要根據文化背景的不同,分年齡段地推薦和引入。這給參與外國文學傳播的媒介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既要統一其核心價值觀,又要避免急功近利,過度運用跨界傳播去吸引流量。
總之,《外國文學》一書為外國文學的傳播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內容,其所選的作品都是世界文學經典之作,具有較強的文學價值和思想價值。從讀者視角看,該書能夠幫助讀者對外國文學的發展進行整體把握,引導讀者從總體視角進行觀察和閱讀,進而準確把握作品的社會文化語境及其蘊含的文化精髓。
(蔣滿鳳/碩士,廈門工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