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琴 彭秋萍







摘? ? 要:文章在探討創業學習不同維度對大學生創業學習績效影響的基礎上,檢驗團隊成員之間友誼質量對此關系的調節作用,結果表明,創業學習各維度對創業學習績效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并在友誼質量的調節作用下得到進一步加強。結合研究結論給出合理的解決對策,為大學生提高創業成功率提供參考,并對政府和高校制定相關創業支持政策及完善大學生創業輔導和支撐體系具有啟示作用。
關鍵詞:認知學習;幫助與支持;友伴沖突;創業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2)06-0076-04
高校和政府對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頻出,但大學生創業率和成功率依然很低,知識是創業者成功最重要的資源,缺乏對創業知識的有效吸收是大學生創業結果欠佳的主要原因[1]。而創業學習正是大學生獲取創業知識的主要途徑,創業學習績效則決定知識積累效果[2]。在影響創業學習績效的諸多因素中,學習主體間的關系質量會影響主體間的知識轉移、獲取的效果和知識交流與共享的水平[3]。考慮到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所承擔的風險和壓力,以及大學生所處年齡段的心理特點,情感資源對其具有特殊價值,高友誼質量會促進彼此高度信任、合作增強[4],對創業學習績效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
文章在借鑒現有研究對相關變量進行維度分解的基礎上,揭示創業學習不同維度對大學生創業學習績效的影響,并進一步檢驗團隊成員之間友誼質量對此關系的調節作用,以期為大學生提高創業成功率提供理論參考,并對政府和高校制定相關創業支持政策及完善大學生創業輔導和支撐體系具有啟示作用。
一、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創業學習與創業學習績效
創業學習是創造和提高創業績效的關鍵[5]。在這個持續的學習過程中,創業者不斷獲取知識和技能,并在先前經驗基礎上對內外部環境進行觀察、思考、總結和反思。學術界從不同視角對創業學習維度進行劃分[6],基于此,結合大學生群體創業知識獲取的主要渠道,將認知學習、經驗學習和實踐學習作為創業學習的基本維度。
其中,認知學習也稱獲得性學習,指創業者對他人的行為進行觀察和反思,并把相關信息存儲于自身記憶中,并思考他人的行為在不同情境下如何發揮作用[7];經驗學習基于自身經驗進行不斷試錯從而提升創業者創業技能,為企業成長提供支撐的過程;實踐學習通過實踐來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進而有效利用并根據需要及時加以補充[8],從而獲得新的創業知識[9]。
對創業學習績效的研究存在以下幾種不同的認識:一是對創業學習自身的效率、效果和效益進行審視和評價;二是將其視為創業績效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三是將創業學習績效等同于創業績效。直接涉及創業學習績效的理論和實證研究較為缺乏,且大多包含在創業學習與創業行為、創業意愿、創業能力、創業自我效能感和認知風格等關系的研究中。雖然創業理論中經常探討以上因素對創業者創業績效的影響,但關于創業學習前后這些因素變化情況的研究較少。鑒于以上分析,將創業學習前后在創業自我效能感、創業意向、創業能力、認知風格上的變化作為對大學生創業學習績效的衡量標準。
其中,自我效能感指個體在面對環境中的挑戰時能否采取適應性行為的知覺或信念[9]。關于創業能力方面的研究目前尚處于探索階段,本研究沿用王夢珂對創業能力的定義,即神智正常的人在各種創新活動中,憑借個性品質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新穎獨特地解決問題,并產生出有價值的新設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的本領[10];在認知風格方面,目前得到廣泛認可的定義是指個體在組織和加工信息過程中所具有的個性化的和一貫的方式;創業意愿指潛在創業者對是否實施創業行為、開展創業活動的一種心理和精神狀態,對個體創業行為傾向具有很強的引導作用[11]。
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設:
H1:創業學習對創業學習績效有正向影響;
H1a:認知學習對創業學習績效有正向影響;
H1b:經驗學習對創業學習績效有正向影響;
H1c:實踐學習對創業學習績效有正向影響。
(二)友誼質量的調節作用
對于友誼質量,學術界迄今為止仍未形成一個公認的、標準的定義。Laursen和Hoza認為,友誼質量是指朋友之間提供的支持、陪伴或沖突水平[12]。溫燕提出“社會學家將友誼定義為一種堅定的承諾,即在需要時及時地相互提供幫助,和一種不求回報的彼此幫助的意愿”[13]。借鑒已有研究,將友誼質量分為幫助與支持、友伴沖突及親密性3個維度。其中,幫助與支持是指在隊友需要的時候自愿及時地提供幫助,并表示感情上的支持,以及在自己需要幫助時,能夠從隊友處得到幫助與支持[14];友伴沖突是友誼關系之間存在的矛盾和問題;親密性指對他人袒露個人的思想和感情。
在影響創業學習績效的諸多因素中,創業團隊的友誼質量容易被忽略,而團隊成員之間的友誼質量,在創業過程中起著維持創業團隊穩定的重要作用。Kamm認為,創業團隊成員是因為“情投意合”走到一起創業,友誼是創業團隊成員的前提,友誼的強度、內容,以及形式影響著團隊的建設、團隊內部職能分工、團隊的穩定性、沖突及決策的質量。Francis和Sandberg的研究證實,在高友誼質量的創業團隊中,團隊成員在決策過程中經歷更多的認知沖突和更少的情感沖突,使得團隊具有更強的穩定性。
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設:
H2:友誼質量在創業學習影響創業學習績效過程中
發揮正向調節作用;
H2a:幫助與支持在創業學習影響創業學習績效過程
中發揮正向調節作用;
H2b:友伴沖突在創業學習影響創業學習績效過程中發揮負向調節作用;
H2c:親密性在創業學習影響創業學習績效過程中發揮正向調節作用。
綜上,本研究模型如圖 1所示。
二、研究設計
(一)問卷設計
問卷開發主要借鑒國內外已有相關成果,并結合我國大學生創業者的具體情況適當修正,通過咨詢創業學習相關領域專家、大學生創業指導教師等,在前期395份問卷調研基礎上,調整問卷測量指標,形成本研究最終問卷。問卷結構分為個人信息、創業學習、友誼質量和創業學習績效四部分。個人信息采用性別、年級、專業、績點排名和家鄉類型5個變量作為控制變量。
創業學習量表采用單標安等編制的量表,包括經驗學習、認知學習和實踐學習3個維度,此外,為更好體現研究對象的特色,在問卷的認知學習部分加入與創新創業課程相關的題項:“大學里創業課程學習為我提供了創業所需的知識。”創業學習績效量表采用張克兢編制的量表,包括自我效能感、創業能力、認知風格與創業意愿4個維度。友誼質量量表借鑒Parker等編制的FQQ量表和溫燕編制的大學生友誼質量量表,包括幫助與支持、友伴沖突和親密性3個維度[15]。
(二)問卷發放與收集
鑒于廣州地區經濟發達、創業氛圍濃厚且高校數量較多,本研究選取在地處廣州的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和廣東工業大學學習的大學生創業者作為研究對象。為保證問卷質量,采用問卷星且面對面現場發放問卷的方式,在廣州4所高校的創業孵化基地進行數據收集,共發放問卷220份,剔除前后矛盾的不合格問卷,最終回收有效問卷211份,有效回收率為95.91%。在有效問卷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生源地近70%來自城市,樣本中大二和大三學生占比達56%,57%的樣本處于專業前25%,理工類及經管類專業的學生占比高達78%。
三、數據分析與假設檢驗
(一)信度與效度檢驗
創業學習、友誼質量和創業學習績效3個分量表的信度系數(Cronbach's α值)分別為0.840、0.875、0.900,均在0.8以上,可認為本研究量表具有較好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運用AMOS 24.0的極大似然估計對模型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擬合指數表明,各分量表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見表 1)。
(二)相關性分析
分析結果表明,創業學習績效與創業學習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創業學習績效與友誼質量的幫助與支持維度、親密性維度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與友伴沖突存在負相關關系。創業學習各要素之間呈正相關關系,其中認知學習與實踐學習的相關度較高。友誼質量各要素中,友伴沖突與其他兩個維度存在著負相關關系,而幫助與支持和親密性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見表 2)。
(三)回歸分析
檢驗不同變量對創業學習績效的影響,具體分析結果如表 3所示。
1.創業學習對創業學習績效的預測作用
回歸分析顯示,控制變量對創業學習績效的解釋力僅為8.7%,基礎模型雖有解釋力,但不足以支撐創業學習績效的解釋,而加入自變量創業學習之后,解釋力變為58.7%,說明模型2的擬合優度可以接受。創業學習與創業學習績效的相關系數為0.726,且在P<0.001水平下顯著,表明創業學習對于創業學習績效具有正向預測作用。而在加入友誼質量這個變量后,解釋力變為62.0%,調整后的R2值為0.607,說明模型3的擬合更好。同時友誼質量與創業學習績效的相關系數為0.207,且在P<0.001水平下顯著,表明友誼質量對于創業學習績效具有正向的預測作用。
將創業學習的3個維度認知學習、經驗學習和實踐學習分別加入到模型中,分析結果如表 4所示。
結果顯示,創業學習的3個維度均對創業學習績效具有正向影響。經驗學習、認知學習和實踐學習與創業學習績效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483、0.657和0.628,且均在P<0.001水平下顯著。
2.友誼質量的調節作用
模型3引入調節變量,模型4中加入創業學習與友誼質量的交互項,可知創業學習與友誼質量的交互項系數為0.176,且在P<0.001的水平下顯著,表明友誼質量的調節效應顯著,即與低友誼質量相比,在高友誼質量的作用下,創業學習對于創業學習績效的影響更加顯著(見圖 2)。
進一步將友誼質量的3個維度分別加入模型,結果顯示幫助與支持在創業學習與創業學習績效之間具有正向調節作用;親密性對創業學習與創業學習績效的正向調節作用在此處不顯著;友伴沖突對創業學習與創業學習績效具有負向調節作用(見表 5)。
數據分析表明,創業學習對大學生創業學習績效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大學生能通過創業學習形成必要的創業知識,進而有效提升創業能力。其中,認知學習對創業學習績效的正向作用最大,這可能有賴于大學生身份特征,以及所處的校園環境的影響,在校大學生正處于學習知識的最佳階段,相對于其他創業群體,認知學習更能有效提高大學生創業學習的績效,顯示出大學生創業學習的主要特點。結合現有高等教育采取鼓勵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價值取向,使大學生傾向于采取自我探索式的認知學習進行創業學習。大學生的創業實踐經驗比較缺乏,創業前經驗積累普遍不足。經驗學習不是提高創業學習績效的重要影響因素,也不是大學生創業學習的主要途徑。同時,大學生創業實踐的缺乏,導致其對創業學習中的實踐學習存在諸多困難。
高友誼質量有助于團隊凝聚力的提高,進而強化創業學習對創業學習績效的正向影響。對大學生而言,團隊成員間形成良好的雙向互動關系及對彼此學習行為和價值的認可,能夠促進其產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有助于大學生團隊的發展和團隊目標的實現,而沖突的發生則會削弱團隊的凝聚力。親密性的正向調節作用未通過檢驗,即盡管創業團隊之間親密無間,仍然不能對創業學習績效有正向作用,其具體的作用機理有待進一步觀測研究。研究結果充分顯示了創業團隊即便是充分分享已有的創業知識,也不足以應對創業復雜性特征對于知識的需求,相關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化。
在當今國家經濟增長速度逐年下滑、每年近800萬畢業生面臨就業壓力的背景下,鼓勵倡導大學生創業已經成為國家振興經濟、拓展就業渠道的戰略選擇。對于處在學習階段的大學生而言,有效的創業學習有利于提高創業知識的吸收效果、提高創業能力,并獲得良好的創業績效。與此同時,在情商重要性日益凸顯的今天,擁有人際交往能力、保持團隊高友誼質量,也是當代大學生創業就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高校在傳授大學生創業知識的同時,應盡可能強化創業創新必修課中人際溝通技巧的相關內容,增設相應的專題講座,幫助大學生在提升創業學習績效的同時,與團隊成員進行更高效的溝通交流和矛盾疏解。此舉不僅有利于提升大學生及其創業團隊的人際關系能力,提高創業成功的概率,而且對于大學生順利進入社會也具有現實意義。
(課題組成員:彭秋萍、陳文慧、馬凱玲、廖濱葆、李承霖、華耿榮均對本文章有貢獻)
參考文獻:
[1]? 張克兢.基于知識獲取視角的在校大學生創業學習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2014.
[2]? DAVID R. Understanding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aquestion of ho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ur & Research,2000(3):145-159.
[3]? RENKO H Y, AUTIO E,SAPI-ENZA H J. Social Capit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in YoungtechnologyBased? Firm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587-613.
[4]? FRANCIS D H, SANDBERG WR. Friendship within Entrepreneu-rial Team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Team and Venture Performanc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0(2):5-26.
[5]? 謝雅萍,黃美嬌.創業學習、創業能力與創業績效——社會網絡研究視角[J].經濟經緯,2016,33(1):101-106.
[6]? 張紅.創業學習對新創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影響:有調節的中介效應[D].長春:吉林大學,2017.
[7]? 王玲玲,趙文紅,魏澤龍.效果邏輯、創業學習與新創企業新穎型商業模式設計[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8,30(4):139-151.
[8]? 圖雅,王惠彬.大學生自我效能感和創造力對創業意向的影響研究
[J].高教學刊,2017(17):28-29+33.
[9]? 單標安,蔡莉,陳彪,等.中國情境下創業網絡對創業學習的影響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5,33(6): ? ? ? ? ? ? ? ? ? ? ? ? ? ? ?899-906,914.
[10]? 王夢珂.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大學生創業就業能力 ?培養研究[J/OL].教育現代化,2016,3(21):272- ?273,276[2021-05-21]. https://kns.cnki.net/kns8/ ?defaultresult/index
[11]? 張永賓. 眾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意愿影響因素研 ?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7.
[12]? LAURSEN B, HOZA B. The Snowball Effect: ?Friendship Moderates Escalations in Depressed Affect? ?among Avoidant and Excluded Children[J]. Develop- ?ment and psychopathology,2010(4):749-757.
[13]? 溫燕.大學生友誼質量及其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D]. ?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4.
[14]? 范興華,方曉義.大學生友誼質量量表中文版信度 ?與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 ?(2):133-134.
[15]? PARKER J G, ASHER S R. Friendship and Friend- ?ship Quality in Middle Childhood: Links with Peer Group Acceptance and Feelings of? Loneliness and ?Social Dissatisfaction[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3(4):611-621.
編輯∕李夢迪
收稿日期:2021-05-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修回日期:2021-06-02
作者簡介:劉秀琴(1963—),女,山東青州人,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新創企業管理、創業行為。
基金項目:2017年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項目“高校學生創業學習溢出效應及政策優化研究”(BIA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