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娟 水落時布 熊江婷
峨邊彝族自治縣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與沙灣、峨眉、美姑等縣毗鄰,屬少數民族邊遠山區縣,2020年戶籍人口統計全縣總人口12.16萬,其中彝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占比接近1/2。峨邊彝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坐落于峨邊中心城區,是本地區集醫療、急救、教學、預防、保健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多年來一直呈擔著峨邊彝族自治縣急危重癥病人轉診救治工作。本研究對2020年度峨邊彝族自治縣人民醫院眼科門診病人的眼病構成情況進行了統計,現報道如下。
1.1資料的收集 使用醫院信息化系統提取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五官科門診病人的就診信息。采集病人基本信息為:姓名 、性別 、年齡 、民族 、掛號類型、就診時間、付費類型等。根據系統要求醫生結束病人診治時需輸入診斷信息,收集的診斷資料以第一診斷為準。
1.2疾病歸類 將門診病 人的診斷歸為16類。
1.3資料統計 峨邊彝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門診電腦系統統計列出各種眼病的構成比例,各種眼病構成比之間的統計學差異,使用卡方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020年一年內門診就診的眼科病人總共1970例。其中男性1047例,占53.15%, 女性923例,占46.85%。結膜疾病818例(41.52%),眼外傷(包括角膜異物)共225例(11.42%),角膜疾病 213 例(10.81%),眼瞼疾病 160例(8.12%) ,白內障121例(6.14%),淚器疾病70 例 (3.55%),屈光不正48例 (2.44%),健康查體81例(4.11%),玻璃體疾患29例(1.47%),視網膜疾病10例(0.51%),葡萄膜、眼眶疾病 、眼肌疾病 等少見病共68例(3.46%)。

表1 1970例眼科門診病人及性別各種眼病構成例(%)
近年來,國內外開展了很多以人群為基礎的常見眼病流行病學研究,眼病流行病學調查對眼科臨床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是政府部門制訂眼病防治計劃的依據[1]。門 診 病人的眼病構成比是疾病防治數據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眼科門診病人的構成除了受各種眼病發病率的影響之外 ,人群因素 、文化因素、地域因素、環境因素等都會造成眼病發病的一系列變化[2]。我們以一年的門診量作為分析的依據 , 基本上能夠反映當地醫院近期各種眼病在的發病情 況。在統計病人診斷是以第一診斷為歸類標準 。 發現以下情況:(1)結膜疾病及角膜疾病比例最高,占所有眼科門診病人的50%,因其診斷相對容易,對大多數可經藥物治療好轉, 故提高醫生眼表疾病診治水平有益于提高病人滿意度,減少病人外出就醫成本。(2)因峨邊彝族自治縣目前在進行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故眼外傷發病較多,以角膜異物最多見,角膜異物的高發與本地電焊等職業較多,而且與工人普遍缺乏必要的職業防護意識相關,提示醫生需加強職業防護的宣教。(3)健康查體病人較多,提示當地病人對疾病的檢查、預防意識明顯加強。(4)我國多個地區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均表明首位致盲眼病為白內障[3-4]。但我們統計發現本地白內障門診就診病人占比不足10%,分析可能系以下原因:雖然白內障作為眼科常見病及常見致盲疾病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關注,但由于峨邊彝族自治縣是農業大縣,當地居民文化水平不高,對疾病早防早治意識不強,邊遠鄉鎮的大多數白內障病人仍然是要到成熟期才來就診。另外當地地市州眼科專科醫院及綜合性三級醫院的宣傳,很大一部分病人直接外出就診。(5)青光眼就診比例更少,不足1%。當地醫院眼科檢查設備不完善,存在誤診、漏診情況。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我國青光眼盲目占盲人總數近10%。作為一種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因其起病隱匿,慢性病例發展緩慢,發展中國家90%的病人、發達國家 50%病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5]。故作為基層眼科醫生需要加大宣教普及白內障、青光眼等疾病知識,加強疾病篩查力度,及時對此類疾病進行有效的轉診,提高病人復明的可能。
在性別對疾病構成的影響分析中,顯示結膜疾病、眼瞼疾病及其他疾病在男女性別之間無顯著性差異。眼外傷、角膜疾病男性明顯多于女性,與峨邊彝族自治縣為農業大縣,目前在積極進行基礎建設有關。此外,我們認為在日常臨床工作中應該積極開展以患者家屬為中心的健康教育,對常見病多發病進行積極有效的宣教,提升當地民眾防病治病的積極性[6]。
這次統計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工作中需繼續依托醫院信息化系統,不斷總結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