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悝 程霞 陶象男 劉曉云 鞏旭
摘要: 目的 探討肝功能各項生化指標對臨床乙型肝炎病情判斷的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2019 年1 月~2019 年12月臨床住院患者病例,比較分析各組之間差異。結果 ?大三陽組的丙氨酸轉氨酶(ALT)、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γ谷氨酰轉肽酶(GGT)、總膽紅素(TBIL)、總膽汁酸(TBA)肝功能指標水平分別為47.71 ± 19.88 U/L、45.0 ± 23.42 U/L、96.14 ± 36.68 U/L 、20.71 ± 17.43 μmol/L、21.77 ± 16.02 μmol/L均明顯高于小三陽組各項指標(25.00 ± 13.26 U/L、25.68 ± 13.07 U/L、36.57 ± 22.35 U/L、13.40 ± 5.72μmol/L、6.07 ± 3.39μmol/L) (P < 0.05)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肝功能主要常用生化指標與臨床乙型肝炎病情高度相關,可作為判斷乙肝病情的可靠指標。
關鍵詞:乙型肝炎;肝功能;ELISA;ECL
【中圖分類號】 ?R512.6+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5--01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病毒性肝炎 (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我國作為全球乙肝感染中發區感染率約9%[1],通過疫苗接種我國人群感染率已經下降到6%左右[2]。機體在殺傷受病毒感染的肝細胞時會有大量的物質從肝細胞內釋放到外周血液中,包括常見的各種酶類如ALT、AST、GGT等。因此,能夠在乙型肝炎疾病的的急性期找尋能夠較好反應肝臟受損的臨床檢驗指標尤為重要。本研究以本院住院乙型肝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乙肝五項不同模式分組,比較各組肝功能生化指標之間差異,發現對臨床有價值的線索,為臨床科學準確解讀報告提供一定指導。
1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9 年1月~2019 年12月期間收治且符合以下納入和排除標準的41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患者乙肝五項結果將其分為大三陽組14例、小三陽組27例和健康對照組20例,三組年齡性別均無統計學差異,P > 0.05。
1.2 檢測方法
1.2.1 乙肝五項檢測采用ELISA方法,檢測設備為愛康URNAS 95全自動酶免分析儀,試劑來自上海科華生物;ECL檢測設備為德國羅氏Cobas 601全自動化學發光儀,試劑為配套試劑。肝功能生化指標檢測為美國貝克曼公司DX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生化試劑由寧波美康生物公司提供。
1. 3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應用 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 ±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組間比較進行 χ2檢驗。 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人群肝功能指標比較 ?大三陽組的各項肝功能生化指標均明顯高于小三陽組和健康對照組(P < 0.05)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小三陽組各項肝功能生化指標和健康對照組比較(P > 0.05)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之一,是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中樞,同時也是人體的最主要的解毒器官。因此,肝臟的功能舉足輕重[3-4]。據統計,約有15%的乙型肝炎患者有可能進展為肝硬化,2020年我國肝癌發病率約4.6%。當肝臟在急性炎癥時期由于肝細胞被破壞,會有大量肝細胞內容物釋放到外周血中,這其中包括大量酶類。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比較乙型肝炎大小三陽患者與健康對照者肝功能生化指標的差異,評價患者肝臟功能狀態。結果顯示大三陽組的各項肝功能生化指標遠遠高于小三陽組和健康對照組。這說明乙肝大三陽時肝臟的損害較大肝細胞破壞多,各項指標的升高更能反應出肝功能的急性損壞,應采取及時的治療方案[5]。綜上所述,當出現這些檢驗指標異常時,應該引起臨床的關注,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控制病情。
參考文獻:
[1] 徐志偉,武成奇,楚亦文,等.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后無( 弱) 應答情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現代預防醫學,2016,43( 21) : 4015~4018,4023.
[2] Polaris Observatory Collaborators. Global prevalence,treatment,and prevention of ?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2016: A modelling study[J].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8,3( 6) : 383 -403.
[3] 李寧,曹雷,張建東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DNA載量與血清HBeAg 的關系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4):3170-3172.
[4] 張岱,陳明心,王念躍等.HBeAg 陰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及HBsAg 和HBV cccDNA 相關性研究[J].中國病毒病雜志,2016, 6(4): 270-274.
[5] OLIVERI F, SURACE L, CAVALLONE D, et al. Long term outcome of inactive ? and active, low viremic HBeAg negative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benign course towards HBsAg clearance [J]. Liver International,2017, 12(5): 402.
[基金項目]蚌埠醫學院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BYKY2019149ZD)AD70C47F-59FA-4E14-8832-4E4F6E1E2C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