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鋒 任小玲
關鍵詞:年輕恒牙;牙髓壞死;牙髓血運重建術
【中圖分類號】 ?R781.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5--01
牙髓壞死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據統計,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為年輕患者[1]。傳統的牙髓治療技術,不能激發壞死牙髓進一步形成健康的牙根,治療后的牙齒容易發生根部骨折,一旦受到創傷可能失去整個牙齒,危害嚴重 [2]。面對這些情況,相關學者做出了很多努力來尋找代替傳統牙髓治療的新技術,牙髓血運重建術在針對這方面的治療上表現出來優異的成績。
1. 對象與方法
1.1治療對象
選取本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40例年輕恒牙牙髓感染壞死的患者作為本研究的治療對象。
1.2治療方法
橡皮障隔離壞死牙齒,開髓,清理根管內壞死組織;1% 次氯酸鈉和 17% EDTA沖洗;注射器填充TAP封閉根管,暫封1~3周。實施血運重建手術,鹽酸阿替卡因進行局麻,隔離壞牙,去除填充物;沖洗根管,吸潮紙干燥根管;根管器械刺破根尖,誘導根尖出血形成血凝塊;5 min 后,蓋無菌膠原海綿,涂抹 IRoot-BP,暫封髓口。5 天后,取出填充物,粘合劑和雙固化復合材料粘合封閉腔。
1.3觀察指標
(1)牙根管壁厚度:拍攝 X 光片,測量患者的牙根管壁厚度。
(2)牙冠根比例:拍攝 X 光片,測量患者的牙冠根比例。
(3)臨床治療效果:按照 EIP 標準對患者進行 0-3 級評分。把患者顯現 0-1 級疼痛且根尖孔完全閉合視為顯效治療;把患者顯現 0-2 級疼痛且根尖孔部分閉合視為有效治療;把患者顯現 3 級疼痛且根尖孔閉合完全無改善,牙根完全無延長跡象視為無效治療。
1.4統計學分析
SPSS 23 軟件分析患者的牙根管壁厚度、牙冠根比例以及治療效果。
2. 結果
治療一年后,醫院復診,X 光線測量牙根管壁厚度和牙冠根比例,發現治療前牙根管壁厚度為 2.01±0.26(mm),治療后牙根管壁變厚增長為2.45±0.13(mm)(P<0.05)。接受治療前牙冠根比例為 0.61±0.06,接受治療后牙冠根比例增長為 0.77±0.03(P<0.05)。
3. 討論
牙髓血運重建治療目前被美國牙科協會和美國牙髓病學會接受為牙髓損傷后牙齒恢復活力的治療方式[3]。過度器械不能用于根部閉塞,特別是在年輕患者中,因為惰性彈性材料是開放根尖患者組織重塑的障礙。在本研究中,有2名患者被認定為無效治療,在治療初期觀察到其根尖孔基本閉合,但是在隨后刺破根尖誘導形成血凝塊的過程中,發現很難形成足量的血凝塊,最終治療效果不佳。核實病例發現,2名患者的年齡在接受治療的40 名患者中最大。年紀偏大的群體缺乏頂端細胞和合適的基質來支持浸潤細胞和基本脈管系統,手術成功率會普遍降低。浸潤組織導致手術產生不同的效果,這可能取決于患者的年齡和個體差異。
4. 結論
牙髓血運重建術可誘導年輕恒牙的牙根管壁持續加厚、根尖孔閉合、維持根髓活力。
參考文獻:
Sousa MGC, Xavier PD, Cantuária APC, Porcino RA, Almeida JA, Franco OL, Rezende TMB. Host defense peptide IDR-1002 associated with ciprofloxacin as a new antimicrobial and immunomodulatory strategy for dental pulp revascularization therapy. Microb Pathog. 2021 Mar;152:104634.
Dhillon H, Kaushik M, Sharma R. Regenerative endodontics--Creating new orizons. J Biomed Mater Res B Appl Biomater. 2016 May;104(4):676-85.
Wigler R, Kaufman AY, Lin S, Steinbock N, Hazan-Molina H, Torneck CD. Revascularization: a treatment for permanent teeth with necrotic pulp and incomplete root development. J Endod. 2013 Mar;39(3):3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