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雪 樊世波
關鍵詞:心導管室護士;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分數檢測術;護理配合
【中圖分類號】 ?R4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5--01
臨床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的金標準為冠脈造影,其主要缺陷為僅可通過影像學角度評估分析冠脈狹窄程度,無法通過功能學角度評估冠脈狹窄對冠脈遠端血流的影響[1]。FFR主要指存在狹窄病變血管可獲取最大血流量與正常血管可獲取最大血流量之比,也可認為FFR是充血狀態下狹窄冠脈遠端壓力與狹窄冠脈開口區域壓力。大量臨床研究證實,FFR檢測術可準確判斷冠脈狹窄程度、評估患者植入支架的必要性、評價預后效果,可將其作為冠脈狹窄的功能性評價指標,進而彌補冠脈造影存在的缺陷[2]。臨床行FFR檢測術期間需利用藥物誘導心肌血管床擴大,以獲取最大充血相,為確保手術安全順利完成,需采取有效的護理配合方案。現階段,臨床尚無FFR檢測術中護理配合的固定方案,為此護理人員需結合患者個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護理干預措施,以提高護理質量。本研究擇取本院就診患者為分析評估樣本,深入分析研究FFR檢測術的適宜護理配合方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周期跨度為2021年6月-2022年4月,擇取樣本為本院收治38例行FFR檢測術患者,男20例,女18例,年齡范圍跨度區間為46-75歲,平均(60.58±4.72)歲,全部患者均行冠脈造影檢查及FFR檢測術,未合并圍術期心肌梗死,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優質護理干預,心導管室護士依據FFR檢測術操作流程及患者病情特點制定護理干預方案,具體如下。(1)術前準備:①患者準備:術前心導管室護士需訪視患者,詢問患者是否存在藥物過敏史、是否存在哮喘史、是否存在阻塞性肺疾病。告知FFR檢測術的重要性,介紹手術操作流程及護理配合方法,講解術中應用ATP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講解FFR檢測成功患者資料,以緩解患者的恐懼緊張心理。②環境準備:術前嚴格消毒手術室內空氣及地面,調節手術室溫度及濕度,以確保手術環境符合FFR檢測術要求。③藥品及器械準備:術前需準備藥品包括ATP、生理鹽水、10mg硝酸甘油、1mg阿托品、20mg多巴胺、嗎啡、氨茶堿等。護士需結合患者病變部位選擇適宜大小、形狀及型號的指引導管,準備專用壓力導絲、止血閥、造影耗材、微量泵、套管針、延長管等器械。(2)術中護理:①FFR檢測系統操作:護士妥善連接主機電源線,信號輸入線分別連接血壓傳感器延長線與AOIN結構,輸出線分別連接導管室壓力監護系統與AOOUT接口,開啟電源開關后壓力監護系統可自行運行。護士需輸入患者姓名等基本信息,按下確認及完成按鍵。系統達到同步化后需進行壓力導絲調零,校準病變遠端壓力及主動脈內壓力。壓力導絲經由病變區域輸送至遠端后,護士需使用ATP完成FFR測量,并妥善存儲相關數據。②配制與使用ATP:ATP給藥途徑為靜脈內注射,護士需將36ml生理鹽水與40mgATP混合,配置完成的ATP混合液置入微量泵內,連接靜脈通道,靜脈輸注速率控制為140μg/kg.min。③術中監測:術中護理人員需嚴格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確保靜脈輸液通暢,重點監測有創血壓及心電是否存在異常,觀察患者是否產生神志不清及面色蒼白等癥狀,如發現異常需第一時間配合醫師采取針對性處理措施,以確保手術順利完成。④肝素合理應用:FFR檢測術初始階段,護士需遵醫囑給予患者3000-4000U肝素。如患者需行PCI治療,需持續補充肝素。⑤ATP不良反應觀察與處理:輸注ATP可導致心率加快,護士需嚴格監測患者心率變化情況,觀察是否存竇停、房室傳導阻滯、心動過緩、ST段壓低等不良反應,如發現基礎需配合醫師實施急救。部分患者輸注ATP后可產生一過性低血壓,護士需嚴格監測廳血壓變化情況,如合并不可逆性低血壓,需及時遵醫囑應用升壓藥物干預。部分患者輸注ATP期間合并胸痛及胸悶等癥狀,護士需嚴格監測患者ST段變化情況,如發現異常需及時配合醫師處理。部分患者輸注ATP后產生呼吸困難、面色潮紅、出汗等癥狀,此類癥狀的成因為情緒緊張,為此護士需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指導其放松情緒,以加速其病情康復。(3)術后護理:術畢護理人員需拔除的動脈鞘管,橈動脈穿刺部位實施加壓包扎,適當調整包扎壓力,在保證手部血供正常的基礎上避免穿刺部位滲血。監測患者是否存在迷走神經反射,觀察手部溫度及顏色,告知患者握拳以加速靜脈血流回流。部分患者需靜脈肝素化,護士需遵醫囑控制抗凝藥物用藥劑量及用藥時間,檢測患者是否產生出血等反應。
1.3觀察指標
統計全部患者FFR檢測術結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2. 結果
2.1統計全部患者FFR檢測術結果
38例患者冠脈血管共計48支,經FFR檢測后18支冠脈血管FFR<75%,需行PCI治療。30支冠脈血管FFR≥75%,輸注ATP后16支冠脈血管FFR≥75%,未行PCI治療,14支冠脈血管FFR<75%,需行ATP治療。36例患者32支冠脈血管接受PCI治療。
2.2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38例患者輸注ATP過程中共計6例患者合并不良反應,其中1例患者合并胸悶、胸痛,2例患者合并胃腸道不適,1例患者合并面色潮紅,2例患者合并一過性低血壓,經針對性護理干預后上述癥狀均消失。
3. 討論
FFR檢測術屬于導絲技術范疇,FFR 計算公式為Pd/Pa,Pd為最大充血狀態狹窄冠脈遠端壓力,Pa為最大充血狀態狹窄冠脈開口區域壓力。FFR檢測術可測定冠脈狹窄狀態與正常狀態血供量比值,檢測結果不受心率、血壓等因素影響,通過對該比值的分析可確定心肌細胞血供狀態,醫師可準確評估心肌缺血及血管狹窄程度,進而指導PCI治療[3]。
FRR檢測術操作相對復雜,術中需輸注ATP,極易誘發各類不良反應,為此需采取有效的護理配合方案[4]。本研究中護士遵循優質護理理念,結合患者個體特點優化調整FFR檢測術護理干預方案,將生理性護理與心理護理干預相結合,規范各項各項操作,以確保護理質量[5]。具體開展護理干預期間,護士將FFR檢測術護理劃分為術前準備、術中護理及術后護理等不同階段,術前準確階段,護士妥善完成患者準備與環境準備,清理手術室環境,調節溫度濕度,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藥物過敏史及其他不利于FFR檢測術順利完成的因素,并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與心理安撫,以改善患者術前心理狀態[6]。術中護理階段,護士規范操作FFR檢測系統,并優化調整ATP配置與應用方案,嚴格監測并妥善處理ATP相關不良反應,可確保FFR檢測術順利完成。術后護理階段,護士重點開展穿刺部位護理,可降低滲血發生率,并可加速肢體血運恢復,可顯著縮短患者術后恢復周期,加速其病情康復。
通過不同措施的合理運用,心導管室護士可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并可規避FFR檢測術期間的風險因素,優化護理干預的基本流程,規范護理操作,進而促進護理質量提升,確保FFR檢測結果準確,預防檢測期間各類并發癥[7]。同時,優質護理干預對護士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為此需定期組織護士參與培訓,不斷提高其操作技能[8]。心導管室護士在FFR檢測術護理干預中需積極轉變護理理念,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技術操作的熟練程度,規范完成各項護理操作,以確保FFR檢測術安全順利完成,提高FFR檢測結果準確性。
本研究數據資料顯示,38例患者經FFR檢測后36例患者32支冠脈血管接受PCI治療。注射ATP期間6例患者合并不良反應,經護理干預后癥狀消失。提示優質護理干預可確保FFR檢測術順利完成,并可有效干預各類并發癥。
綜上分析,FFR檢測術中采取適宜的護理配合方案可確保手術順利完成,并可有效處理各類并發癥,值得全面推廣。同時,研究中擇取患者樣本較少,研究開展時間較短,未進行多中心對比分析研究,研究FFR檢測術得到護理配合仍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蘇綺雯,蔡秀華,陳賢娣,等. 血管內超聲與血流儲備分數指導下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護理[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14):37-39.
[2] 田興麗. 血流儲備分數測定用于冠狀動脈介入術中的護理配合對策探討[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5):156-157.
[3] 張進,董玲玲,張健,等. 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分數檢測術中發生心動過緩的護理對策[J]. 護士進修雜志,2017,32(2):148-149.
[4] 韓亮亮. 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分數(FFR)檢測與護理配合[J]. 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9):205.
[5] 陳英,李云熙. 行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分數檢查的冠心病患者的護理策略及效果[J]. 健康必讀(下旬刊),2018(1):155-156.
[6] 張曉輝. 血流儲備分數測定應用于冠狀動脈介入術中的護理配合方法及效果[J]. 山西醫藥雜志,2017,46(16):2029-2031.
[7] 張志玲,陳琴,陳賢娣. 心肌血流儲備分數及血管內超聲指導冠心病臨界病變介入治療的觀察與護理[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5):32-33.
[8] 陳英,李云熙. 行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分數檢查的冠心病患者的護理策略及效果[J]. 健康必讀,2018(3):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