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蘭
關鍵詞: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發病機制;診療方案;
【中圖分類號】 ?R375+.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5--01
肺炎支原體是兒科常見病,相關數據發現[1],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發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趨勢,臨床表現為大環內脂類抗生素的耐藥性、過度免疫反應和混合感染等現象[2]。發熱、咳嗽、喘息等為患兒發病的臨床癥狀,因其病情較為復雜,臨床極易出現誤診情況[3]。近年來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逐漸引起臨床醫學研究者的關注,大量臨床實踐研究也未能完全明確此病的發病機制,多數研究者主張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發病原因與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過分使用密切相關,不僅如此,還與免疫紊亂、多重細菌感染也密不可分[4]。鑒于此,本報告總結我院兒科收治的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相關經驗,探討患兒發病的主要因素,意在為臨床后續診斷和治療方案提供有力借鑒,對預防兒童院感也具有積極意義,現將具體研究報告展示如下。
1 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
目前對于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尚未能夠標準定義,但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呼吸組于2015年提出專家共識[5],只要符合相關特點即可診斷為難治性支原體肺炎,主要包括患兒已進行7天以上時間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治療,病情未見好轉,甚至加重,并存在肺部多處組織器官的損傷,病程超過3~4周,符合上述條件者即可確診為難治性支原體肺炎。
2 發病機制
研究發現[6],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發病機制主要表現如下。
2.1 兒童免疫應答過程失調:檢測感染患兒的免疫球蛋白水平、T淋巴細胞表面抗原表達等指標,發現患兒的T細胞中CD+4T、CD+3/CD25等免疫活化細胞的表達明顯不如非感染期,而CD+8T明顯增加,提示感染患兒的CD+4T細胞會出現不足情況,患兒的細胞免疫功能紊亂,而抗感染過程中免疫力不足會使T淋巴細胞被活化,從而降低患兒的免疫功能[7]。由此可見,T細胞數量不足、細胞功能出現活化障礙都是造成兒童難治性支原體肺炎的主要因素,基于此種情況即使加用大量的抗生素,也無法取得理想的臨床療效,從而使患兒長時間無法痊愈[8]。
2.2 耐藥性形成:臨床治療多采取大環內酯類藥物,如羅紅霉素、阿奇霉素、紅霉素、克拉霉素等[9],患兒使用藥物后核抗體結合抗生素,會出現堿基點突變現象,減弱抗生素和核糖體的親和力,影響抗生素的抑菌效果,以致產生耐藥性。研究顯示[10],支原體肺炎會阻礙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從而形成鈍化酶,破壞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結構,使其喪失抗菌效果,形成耐藥性。
2.3 合并感染:患兒臨床發病后,通常會與肺炎鏈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致病菌出現合并感染情況,主要是因為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發生了功能紊亂所引發的,而合并感染會加劇B細胞分泌,加重患兒機體免疫受損情況,并增加肺外并發癥概率[11]。
3 診斷
3.1 實驗室檢查:采用肺功能測試系統等設備檢測患兒的C-反應蛋白、D-二聚體、鐵蛋白、降鈣素原等指標,水平升高代表已發生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特別是血沉的升高,可將其作為識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關鍵判定指標[12]。
3.2 影像學檢查:肺部影像學檢查可見患兒肺部存在大片的高密度均勻實影,位于右下肺,同時合并胸腔積液和肺不張,病變部位>2/3肺葉,CT值>40HU,確診為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而超聲影像學檢查可見患兒的器官黏膜表現出脫落或壞死的情況,氣管腔內分泌物較多,阻塞氣道,引起患兒的呼吸困難,以上情況分析為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13]。
4 治療方案
4.1 抗菌類藥物:阿奇霉素、紅霉素是臨床用于抗支原體感染的首要選擇[14],但隨著耐藥性的不斷增加,現今臨床治療多數選擇多西環素、米諾環素等四環素類抗生素。該類抗菌藥物能夠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從而達到抗感染目的。但因兒童年齡限制,四環素類藥物的過度使用會影響患兒的牙釉質發育,影響正常生長,故年齡未滿8歲的兒童不適用。氟喹諾酮類藥物也具有強力的抗感染效果,但影響的是兒童軟骨發育,加之個別患兒用藥后效果并不顯著,故而該類藥物的臨床應用率低。研究發現,環丙沙星可與大環內酯類藥物聯合應用,不良反應少,靜脈滴注,療效較為理想[15]。
4.2 激素治療:因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免疫反應過強[16],導致其肺內和肺外的系統會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害,所以除抗感染治療外還要予以激素類藥物,如甲潑尼龍靜脈注射可以改善患兒受損的系統[17]。但當患兒出現連續性發熱或高熱、超高熱時,需要加大激素藥物量,每日增至10mg/kg,持續進行3天的靜脈滴注,方可見效。
4.3 免疫調節劑治療:檢測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CRP不高時,可以采用丙種球蛋白進行治療,阻斷病情,封閉免疫,以免患兒的免疫反應過強[18]。像匹多莫德能夠對非特異性免疫起到一定刺激,并對細胞、體液等發揮免疫作用。胸腺五肽也是一種常見的免疫制劑,臨床常將其用來提高CD+3、CD+4、CD+4/CD+8的水平,還能有效減少CD+8,以此提升患兒機體免疫功能。
4 結語
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是由于各種因素相互作用造成,與耐藥、免疫功能失調、合并感染等有關[19]。臨床治療基于抗感染聯合糖皮質激素療效確切。調查顯示[20],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發病率在全世界飯內都呈逐年升高狀態,因此,應加強大環內酯類藥物規范使用,還需不斷探索藥物治療靶點,方能有效防治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提升患兒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楊銀梅,耿剛,符州.糖皮質激素治療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系統評價[J].現代醫藥衛生,2022,38(08):1305-1311.
[2]邢天宇.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特征分析[J].黑龍江科學,2021,12(22):72-73.
[3]龍婷文,代繼宏.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診治進展[J].現代醫藥衛生,2020,36(19):3138-3141.
[4]席少婷.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進展[J].國際兒科學雜志,2020,47(06):384-388.
[5]周明建,葉圣,鄭濤,陳向堅.小劑量甲強龍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15):150-152.
[6]王亨,趙順英.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發病機制和診治研究進展[J].世界臨床藥物,2020,41(05):389-398.
[7]辛曉娟.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特點及激素輔助治療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02):48.
[8]劉玉娟.纖維支氣管鏡在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合并肺不張診治中臨床效果評價[J].國際感染病學(電子版),2019,8(03):82.
[9]周承乾,李敏.小兒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進展[J].現代臨床醫學,2019,45(05):388-391.
[10]孫亮. 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療效的影響因素分析[D].天津醫科大學,2019.
[11]文秀敏,蔡偉軍,丘文森,禹陽,姜誠.支氣管肺泡灌洗術在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華夏醫學,2018,31(04):99-102.
[12]夏紅.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特點及糖皮質激素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1):215-216.
[13]郭燕燕. 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早期識別及治療[D].河北醫科大學,2018.
[14]白鵬,高岳.支氣管鏡術在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中外醫療,2018,37(07):97-99.
[15]賴浩.纖維支氣管鏡在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合并肺不張診治中的價值[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8(03):108-110.
[16]王莉,夏萬敏,艾濤,樊映紅,張蕾,羅嘉,陳維艷,魯正榮.支氣管肺泡灌洗術在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中的作用[J].四川醫學,2016,37(11):1250-1252.
[17]郭俊霞.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早期診療[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5):75.
[18]牛波,池躍朋,帥金鳳,楊會榮,黃坤玲,曹麗潔,劉建華.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免疫機制探討[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06):107-110.
[19]陳璐,孟燕妮,黃建寶,陳艷萍.纖維支氣管鏡在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合并肺不張診治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23):78-81.
[20]朱麗君,葉樂平. 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病原譜及診治分析[C]//.2015年浙江省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學術年會暨兒內科疾病診治新進展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論文匯編.,20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