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玲 孫艷 陳琴 趙財玲 王鑫坤
(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 甘肅 蘭州 730030)
隨著全球老齡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口的增多,導致臨床上老年疾病增多。其中,MCI 是一種介于正常老化和癡呆之間的認知損傷狀態,極有可能向癡呆進行轉化[1]。近年來,MCI 發病率呈現持續上升趨勢,臨床主要以記憶力及認知功能明顯降低,同時伴有攻擊行為、精神異常等為主要表現,給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2-3]。另外,老年MCI 患者服藥依從性較差,導致臨床治療效果不佳。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老年慢性病管理尤其是其潛在不適當用藥及其后果成為關注的重點,而良好的用藥依從性可有效預防和減少老年MCI 的不適當用藥風險。因此加強合理用藥方面的健康宣教,糾正患者既往錯誤服藥行為習慣,提高服藥依從性,可有效減少不適當用藥情況的發生。本研究將有效問答的方式應用于MCI 患者臨床健康教育,通過有效問答的健康教育方式對老年MCI 患者口服藥物依從性的影響展開研究,以期達到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現闡述如下。
根據其入院就診單雙號,本次實驗通過對84 例MCI 患者予以選取,研究以2018 年8 月至2020 年8 月為起止。并根據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評定分數將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設置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2 例/組。對照者采用傳統教育,研究組采用有效問答式健康教育,對比觀察兩個組別的健康知識掌握度、護理滿意度及口服藥依從性。參與研究者均經臨床確診MCI,伴有記憶力減退癥狀,有輕度認知障礙,生活能自理,能進行語言溝通。排除有精神疾病史或其伴有其他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對照組年齡值為65~79(69.5±4.6)歲;性別比例男/ 女為27/15;病程6 個月~6(2.1±1.3)年。研究組年齡值為66~80(69.4±4.8) 歲;性別比例男/ 女為25/17;病程6 個月~6(2.3±1.4)年。對比各組性別占比、年齡值、病程等基礎資料經臨床統計學檢驗,結果P>0.05,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研究組與對照組分別行有效問答的健康教育方式和普通口頭健康教育,對照組予以告知患者服藥種類、次數、方法、時間等普通口頭健康教育。研究組主要通過護士指導患者服藥種類、次數、方法、時間等健康教育問題,然后提問所指導內容直到患者回答正確為止。在住院過程中每天由護士對患者實施上述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于患者出院時,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患者服藥依從性展開調查。
采取Morisky 用藥依從性問卷對患者口服藥依從性進行評估,量表滿分8 分。依從性差:量表評分介于0-6 分;中等:量表評分介于6-8 分;好:量表評分8 分。采用醫院自制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健康知識掌握表,對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評估。差:量表評分介于0-6 分;中等:量表評分介于6-8 分;好:量表評分8 分。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估。不滿意:0-75 分,基本滿意:75-90 分,非常滿意:90 以上。滿意度=基本滿意率+非常滿意率。
匯總并分析研究數據,并利用SPSS23.0 軟件進行統計。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行t 檢驗。當P<0.05 時,說明存在統計學價值。
下表1 顯示,口服藥依從性對比發現研究組明顯更高(P<0.05),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口服藥依從性[n(%)]
通過對兩組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進行評估,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對其自身疾病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更高(P<0.05),有統計學意義。

表2 兩組患者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疾病健康知識了掌握
下表3 表示,護理滿意度對比發現研究組明顯更優(P<0.05),有統計學意義。

表3 護理滿意度[n(%)]
臨床治療老年人MCI 患者大多面臨藥物治療依從性差的問題。隨著腦血管的退行性變、腦血流量的減少及耗氧量的降低,老年人普遍存在記憶力衰退、思維判斷能力降低、反應遲鈍等改變,極有可能出現多服、漏服或誤服藥物等情況。既往研究表明[4],老年人記憶力減退患者,其藥物治療的脫落率會很高。因此加強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對MCI 患者通過有效問答的健康教育方式可幫助患者獲得相關醫學知識,提高患者口服藥依從性,幫助老年患者達到健康意義上的自理,進而提高老年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5]。健康教育主要是研究傳播保健知識和技術,對個體和群體行為均具有較大影響,可有效消除危險因素,積極預防疾病,提升患者健康水平。而有效的問答式健康宣教是指通過合理運用問答的健康教育方式,順利完成醫護人員與患者的對話,達到健康宣教的同時也實現自身專業水平提升的過程。
3.1 認知功能障礙的定義和診斷 MCI 在臨床上也稱為輕度認知功能缺損或輕度認知功能衰退,是老年人在正常認知和癡呆之間的一種臨床過渡問題。患者出現MCI 的標準為;一、患者認知功能障礙,但未達到癡呆的標準;二、患者認知功能減退,患者以及知情人能夠證明患者出現認知損失;三、患者日常生活能夠正常,但是復雜性、工具性生活能力下降。臨床經驗常通過韋氏記憶量表和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來對患者解決問題能力、信息加工能力、靈活度以及記憶力等情況進行評估。同時還可通過EEG 與EP 等腦電活動來對患者的認知功能進行監測。
3.2 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和護理 對于老年MCI 患者,導致其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有麻醉、年齡、手術類型以及血壓等。老年患者由于年齡較大,導致自身的調節功能減退,對手術和麻醉的應急功能也會減退,同時由于老年患者藥代動力學、腎臟和肝臟等的清除能力減退,導致患者藥物清除半衰期延長。加上老年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壓等疾病,導致患者發生MCI 的概率增加,且年齡越大,MCI 發生的概率越高。患者在疾病治療過程中若出現用藥依從性差,自身疾病不了解,就會導致治療的難度增大,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時還容易誘發患者其他的疾病。因此,針對患者MCI 的老年患者要給予其一定的護理,增加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避免患者病情的加重,導致患者發展為阿爾茨海默病。
在本研究中,通過實施有效問答的健康教育方式,對MCI 患者進行反復不斷的有效問答,使老年MCI 患者對正確服藥行為產生更加深刻的記憶,以達到強化患者服藥的依從性,從而可顯著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結果證實,口服藥依從性、認知功能障礙健康知識掌握度及護理滿意度對比發現研究組明顯更優(P<0.05)。綜上,MCI 患者實踐護理中實施有效問答式健康教育可顯著提高口服藥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