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秀
(綿陽市中心醫院,四川 綿陽 621000)
支氣管擴張癥是指由多種原因導致支氣管壁結構破壞、黏液清除功能受損,致使支氣管內病菌定植,引發反復感染,形成氣道炎癥,并進一步使氣道結構破壞加重的一種進行性呼吸系統疾病。以往支氣管擴張癥在臨床上較為少見,一度被視為“孤兒性肺病”。近年來隨著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技術的應用,支氣管擴張癥的檢出率明顯增高。按照支氣管擴張的形狀,可將此病可分為囊狀支氣管擴張癥、柱狀支氣管擴張癥和囊柱狀支氣管擴張癥。與柱狀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相比,囊狀支氣管擴張癥和囊柱狀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的病情更加嚴重,其咳痰、咳嗽、呼吸困難等表現更為突出[1]。支氣管擴張癥具有高度異質性,其潛在病因及表現不同,且臨床上關于本病的治療證據質量較低,故尚無標準的治療方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等僅推薦使用小劑量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治療支氣管擴張癥,尚未明確吸入性抗生素的最佳使用人群及長期使用的耐藥風險。在長期非抗菌治療中,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霧化祛痰臨床應用的中國專家共識》[2]指出以痰多、痰稠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可采用祛痰藥物進行長期霧化吸入治療。相關的研究證實,乙酰半胱氨酸(NAC)作為黏液溶解劑可經霧化吸入給藥在支氣管擴張癥的感染- 氣道炎癥- 氣道損害等多個環節中發揮作用[3]。本研究將近年來我院收治的72 例囊狀支氣管擴張癥患者作為試驗對象,探討用NAC 霧化吸入療法輔助治療此病的效果及對患者改良版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問卷(mMRC)評分的影響。
選 取2019 年2 月 至2021 年2 月 我 院 收 治的72 例囊狀支氣管擴張癥患者作為試驗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患者36 例。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19例,女17 例;其年齡為32 ~66 歲,平均年齡為(51.37±6.32) 歲;其 體 質 指 數(BMI) 為20.15 ~26.71,平均BMI 為(23.42±3.54)。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20 例,女16 例;其年齡為34 ~68 歲,平均年齡為(51.42±6.36)歲;其BMI 為20.21 ~26.65,平均BMI 為(23.38±3.51)。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可進行對照研究。本研究已通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核準及批準,且研究對象均知曉本研究內容,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病情符合《中國成人支氣管擴張癥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4]中關于支氣管擴張癥的診斷標準,且由我院高年資(≥10 年)放射科醫師觀察患者的胸部HRCT 發現其存在支氣管擴張癥的直接或間接征象:(1)直接征象:擴張支氣管直徑/ 鄰近肺動脈外徑的比值>1、胸膜下2 cm 可見支氣管、支氣管末端細化;(2)間接征象:支氣管管腔被黏液阻塞、管壁增厚、呼氣時可見馬賽克征。2)支氣管末端呈囊性擴張。3)年齡為30 ~70 歲。4)臨床資料完整。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1)支氣管存在囊性纖維化。2)存在肺間質纖維化。3)合并有惡性腫瘤、支氣管哮喘、活動性肺結核或其他嚴重的器質性疾病。4)中途退出本研究。5)對本研究中所用的藥物過敏或對治療的依從性差。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抗感染、平喘、吸氧等治療。在此基礎上,用NAC 霧化吸入療法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輔助治療,方法是:將0.3 g 的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商品名:富露施;生產廠家:意大利贊邦集團;批準文號: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10405)與5 mL 的生理鹽水混合,對患者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每12 h 治療1 次。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2 個月。出院后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半年的隨訪。
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的咳嗽評分、咳痰量評分及mMRC 評分。咳嗽評分的分值為0 ~3 分。0 分:患者在白天或傍晚時咳嗽癥狀均未出現。1分:患者在白天或傍晚時偶有短暫、間隔性咳嗽。2 分:患者在白天或傍晚時有多次咳嗽,輕度影響工作及睡眠。3 分:患者在白天或傍晚時出現反復持續性咳嗽,嚴重影響工作及睡眠。咳痰量的分值為0 ~3 分。0 分:患者無咳痰癥狀。1 分:患者有輕度咳痰癥狀,其痰量為1 ~50 mL。2 分:患者有中度咳痰癥狀,其痰量為51 ~100 mL。3 分:患者有重度咳痰癥狀,其痰量>100 mL。mMRC評分的分值為0 ~4 分。0 分:患者除劇烈活動外無明顯呼吸困難癥狀。1 分:患者在平地快速步行或上坡時有氣短表現。2 分:患者的步行速度較同齡人慢或步行較長一段距離時需作片刻休息。3分:患者步行約100 m 或數分鐘便體力不支。4 分:患者因呼吸困難無法離家,且在穿衣、脫衣時可出現呼吸困難癥狀。治療前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 s 用力呼吸容量(FEV1)和呼氣峰值流速(PEF)。采用德國Jaeger 公司生產的MasterScreen Pneumo 型肺功能儀測定患者的上述肺功能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的預后指標,包括出院至病情第1 次急性加重的時間及隨訪期間(半年內)病情急性加重的次數。若患者符合發熱、喘息加重、呼吸困難加重、全身不適、活動量降低、肺功能減退、影像學觀察肺部病灶進展等9 項標準中的任意4 項或4 項以上標準,即可判定其病情急性發作。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包括心律失常、肺不張、肺部感染等)的發生率。
用SPSS 22.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 表示,用χ2 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咳嗽評分、咳痰量評分和mMRC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咳嗽評分、咳痰量評分及mMRC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咳嗽評分、咳痰量評分及mMRC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咳嗽評分 咳痰量評分 mMRC 評分對照組(n=36) 2.39±0.26 2.43±0.31 2.76±1.13觀察組(n=36) 1.45±0.53 1.42±0.57 1.86±0.75 t 值 9.554 9.340 3.982 P 值 <0.001 <0.001 <0.001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VC、FEV1、PEF 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VC、FEV1、PEF 均高于治療前,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VC、FEV1、PEF 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的比較(±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的比較(±s)
注:a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0.05。
組別 FVC(%) FEV1(%) PEF(L/S)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36) 57.64±18.09 60.71±20.54a 50.23±14.98 53.71±16.28a 4.64±0.75 4.82±0.79a觀察組(n=36) 57.29±17.23 62.83±23.15a 50.67±15.02 55.36±18.14a 4.61±0.70 4.91±0.83a t 值 0.084 0.605 0.124 0.898 0.175 0.471 P 值 0.933 0.547 0.901 0.372 0.861 0.639
觀察組患者出院至病情第1 次急性加重的時間長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及隨訪期間病情急性加重的次數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及預后指標的比較
在支氣管擴張癥患者中,有30% ~70% 的患者可找到明確病因,其余患者的病因均不明確。李詝等[5]研究指出,支氣管擴張癥的主要病因為細菌性肺炎、肺結核等呼吸道感染、原發性或繼發性免疫缺陷病、胃食管反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氣管哮喘、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相關性血管炎等,余下病因未明的支氣管擴張癥被稱為特發性支氣管擴張癥。支氣管擴張癥具有較高的異質性,而找出此病的病因并給予個體化治療為關鍵所在。楊麗青等[6]分析422 例非囊性纖維化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的臨床特點,根據這些患者病變部位的影像學特點將支氣管擴張癥分為三型,即柱狀型、囊狀型及囊柱狀型,其中囊狀和囊柱狀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的癥狀及體征更為嚴重。在支氣管擴張癥的治療中,祛痰為治療的關鍵環節之一。但用霧化吸入抗生素療法治療支氣管擴張癥尚缺乏相關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循證依據。研究指出,用抗菌藥物聯合抗生物膜活性的黏液溶解劑NAC 對伴有大量黏稠痰液的呼吸道疾病患者進行治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故本研究將72 例囊狀支氣管擴張癥患者作為試驗對象,探討用NAC 霧化吸入療法輔助治療此病的有效性,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可靠的臨床依據。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咳嗽評分、咳痰量評分和mMRC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這與盛偉利等[8]的研究結果相一致。提示用NAC 霧化吸入療法輔助治療囊狀支氣管擴張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難等癥狀。究其原因主要是[7]:1)NAC 中含有巰基基團,可裂解痰液中黏蛋白的二硫鍵,促使黏蛋白分解,由此可降低痰液的黏滯性。2)NAC 可對呼吸道上皮纖毛的運動產生直接刺激,有利于促進痰液的排出。3)NAC 經霧化吸入后,可脫去乙酰基并合成半胱氨酸,而半胱氨酸為還原型谷胱甘肽前體,有助于糾正機體氧化還原失衡的狀態,并對病原體代謝及信息傳導產生影響,繼而可發揮抗菌的作用。此外,NAC 還可破壞細菌的生物膜,對銅綠假單胞菌等病原體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FVC、FEV1、PEF 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這與盛偉利等[8]的研究結果相一致,但與孫天宇等[9]的研究結論“支氣管擴張癥患者長期吸入NAC 后其肺功能惡化進程有一定延緩”存在出入。分析原因可能與選取對象的異質性、治療方案的差異性等有關,這有待于通過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高瑩等[10]研究指出,55.7% 的支氣管擴張癥患者在出院后1 年內病情可出現急性加重,且隨著病情的逐步惡化,急性加重的次數會逐漸增多。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出院至病情第1 次急性加重的時間長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及隨訪期間病情急性加重的次數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提示用NAC 霧化吸入療法輔助治療囊狀支氣管擴張癥能延緩患者病情急性發作的時間。但本研究結果與孫天宇等[9]認為NAC 霧化吸入可降低支氣管擴張癥急性發作的次數、劉磊等[11]認為NAC 霧化吸入可降低支氣管擴張癥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有一定差異。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研究的隨訪時間僅有6 個月,患者病情急性發作次數及并發癥發生例數統計的準確性有所偏倚。此為本研究的不足之處。
綜上所述,用NAC 霧化吸入療法輔助治療囊狀支氣管擴張癥能改善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的癥狀,延緩其病情急性發作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