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愈發重視農村能源建設,要求農村能源低碳轉型,實現新時期農村能源的建設目標,助力于“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本文從多個方面對農村能源建設的要點與策略作了較為系統的分析論述,期望能夠為從事此類研究的朋友們提供一些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農村能源;低碳轉型;鄉村振興
低碳轉型是保護和利用農村能源的重要手段,通過落實農村能源的低碳轉型工作可以培育農村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可助力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從當前階段農村能源建設工作來看,所取得的成效是值得肯定的,現已經形成了農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體系,尤其是大力發展綠色循環農業后,既可以有效利用農作物廢棄物,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也可以建設美麗鄉村,助力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但在取得較好成效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較為尖銳的問題,比如當前農村能源建設的方式方法、思想認識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再比如農村能源低碳轉型的“轉”還未能有效落實到位。除此之外,農村能源建設還未真正意義上融入到現代農業、美麗鄉村建設、生態環境治理的體系中,無法滿足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向農村能源建設所提出的要求。針對于此,必須充分明確和掌握新形勢下農村能源建設的要點與策略。
總體來說,當前農村能源建設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擁有的優勢條件比較多。比如從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與發展這一角度來說,炭基功能性材料、沼氣生物天然氣、熱解燃氣、秸稈清潔供暖供熱的廣泛使用解決了農村地區用氣、供暖、用電等方面的能源浪費問題,為農村經濟發展培育了新的增長點。再比如從太陽能資源這一角度來說,當前有很多的農村建設了“太陽能+”的能源利用方式,并協同生物質能、空氣能、光伏等清潔能源打造出了農村能源互聯互濟生態圈,正在一步步增強農村能源建設的能力。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對農村能源建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農村能源建設工作所面臨的挑戰較多,這導致農村能源建設的前景還不是很明朗。具體來說,新形勢下農村能源建設中所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全球內的溫室氣體排放控制工作依然有較大的難度,溫室效應快速加劇讓農村農業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更為不利的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秸稈焚燒、大量開墾農業種植基地的舉措進一步加劇了溫室效應,農村能源建設不可避免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二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為了有效去提升農作物的產量與品質會使用農藥和化肥,過度的農藥與化肥使用嚴重危害到了土地資源的肥力,同時殘余的化肥和農藥會下滲到地下水資源中,導致地下水資源受到污染。當地下水資源遭受污染和破壞后,農村居民的生活與發展隨之受到影響。除此之外,土地的大量開墾導致林業發展失去平衡,同時加劇了水土流失問題。
三是農村能源建設與“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戰略落實均有著緊密的聯系,牽一發而動全身,這讓農村能源建設工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更為凸顯。但從新形勢下的農村能源建設情況來看,即便是已經走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現有的一些工作方法、內容和思想認識均存在著問題,無法與新形勢下的農村能源建設需求相協調,如何更加進一步去確立農村能源建設的發展方向是必須著手解決的問題。
在實際落實農村能源建設工作時,要在指導思想、具體工作這兩方面狠下功夫,確保思想與方法均可以滿足農村能源建設的需要。
從指導思想這一層面上來說,農業部門要進一步發揮好自己的主體作用,不能丟失自己在農村能源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和指導作用,可以說,農業部門必須始終確保農村建設工作可以抓在手中。另外,農村能源建設工作是為了更好的去服務于農業和農村經濟,這要求農村能源建設必須始終與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重點結合起來,并要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緊密結合起來。除此之外,要保護好當前農村能源建設所取得的成效,不能丟失已有的建設成果,并逐步推動農村能源建設可以朝著集約化大規模的方向發展。
從具體工作這一角度來說,在新形勢下要進一步去強化農村能源在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現代農業中的作用,并努力促使農村能源產業可以朝著市場化的方向運作與發展,以此獲取到豐厚的經濟效益,更進一步推動農村能源產業的發展。除此之外,要強化農村能源因地制宜和多能互補的建設原則,打造適用于當地的農村能源建設模式。
3.1 加速推進能源低碳轉型發展
為更好地建設農村能源新體系,幫助農村農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必須加速推進能源低碳轉型發展,讓更多的可持續能源、新型能源應用到農村能源建設中來??偟膩碚f,在推進能源低碳轉型發展中需要重點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使用太陽能、風能、生物能等再生資源來替代舊能源,農作方式要朝著少耕和免耕的方向發展,以此最大限度維護土壤資源的平衡。結合當地農業生產的特性來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可優先去使用農家肥料,并杜絕在農地上焚燒秸稈。
二是在實際開展農村能源建設工作時,當地政府和基層技術推廣人員要發揮好自身的職能,積極向農民提供各類能源知識培訓,向農民宣傳清潔能源使用的優勢,增強他們的低碳環保意識,使其在日常的生活生產中主動使用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陽能資源。另外,要向農民提供更多的農作技術指導與服務,創新當前的農作制度,努力建設綠色種植基地,形成綜合性質的能源治理系統。
三是將節能技術、儲能技術、能源綜合管理模式結合起來,優化資源的利用模式,最大限度促進綠色能源的可持續供給,努力實現碳的零排放。在農村能源建設過程中要將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結合起來使用,建立能源綜合控制中心,轉變能源利用模式,確保多種優勢能源可以互聯互濟,達到深度利用和高效利用的目標。
3.2 優化能源結構
當前我們國家正處于農村能源建設的初期和中期階段,能源結構發展體系還存在著一些不合理,能源建設問題還較為緊張。另外,在研究過程中發現,現階段我國的能源整體消耗中農村地區占到45%,因此必須大力去改善和優化農村能源建設,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從能源結構優化這一角度來說,農村能源建設過程中需要重點做好以下3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好秸稈資源,建立沼氣池,以此形成清潔能源,有效優化能源結構。
二是要結合現代技術去創新能源利用模式,改善當前所存在的能源消耗問題,并可以考慮與互聯網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增強農村能源的處理能力。
三是加大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力度,多使用再生能源,這樣可以努力實現節能減排的目的,對促進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3.3 多方位促進農村能源建設發展
在推進農村能源建設發展過程中,可以將重點放在盤活戶用沼氣資產、提升秸稈資源化利用率、建設鄉村振興農村能源示范村等方面。比如在盤活戶用沼氣資產中,可以大力推動“沼改廁”建設,通過安全改造或修復戶用沼氣池來實現“廁所革命”的預期目標。在種養循環農業中,可以應用推廣“畜—沼—果”的種養循環模式,將種植業與養殖業有機結合起來。再比如開展鄉村振興農村能源示范村建設時,要將農村生活垃圾與污水治理、廁所糞污治理等工作結合起來,多使用氣化、固化等技術,促使清潔能源可以更多使用到農村能源建設中來。
4 結語
農村能源是農業農戶農村得以健康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可以直接影響到農業農村的發展成效,同時也與鄉村振興戰略高質量實施有很大的關系。為此,必須始終貫徹和落實好農村能源建設工作。在實際開展農村能源建設時,要重點從推進能源低碳轉型發展、優化能源結構等方面來著手,建設農村能源生態模式和安全建設模式,以此發揮好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作者簡介:李國宏(1968-),男,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技推廣和農業農村社會事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