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藝術作為藝術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身有著非常獨特的美學特點,意境美是其美學特點的一種外在表現,也是中國書法藝術創作的最高追求。書法藝術主要是通過合理地對文字進行藝術格局拆分和組合,將書法藝術中的意境美展現出來。因此,當前我們需要在準確了解意境美內涵、特點的基礎上,了解書法藝術意境美的具體表現方式,以此保證能夠實現書法藝術所追求的藝術目標,使書法作品變得更加有詩意,為中國書法藝術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意境美概述
意境是境界的一種,其與美學角度下的審美有著一定關系,通過感受意境能夠體會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1]意境最早出現在文學創作領域,明代的藝術理論家就已經開始對意境展開研究,并且得出了不同的理論,在理解上存在明顯差異。如明代著名學者朱承爵曾經在《存余堂詩話》中說過:“作詩之妙,全在意境融徹,出音聲之外,乃得真味”,闡明了意境融徹的思想觀念。除了古代著名學者的研究,意境在現代社會中經過不斷的發展和演變,雖然其內涵沒有發生較大變化,但是相關領域對意境的理解存在一定差異,至今沒有形成一種比較統一的說法。其中得到了廣泛認可的觀念中提出,通過情景交融和虛實相生的方式,形成的一種氛圍和感覺,可以將其稱為意境。如美學大師王國維認為,創辭需要基于創意,倡導內在美,提倡在詩歌創作中,將“有我之境”“無我之境”作為重點。[2]
存在于這些藝術作品中的“意境”,不僅是指抒情性作品中體現出的情景交融、韻味無窮的一種詩意化空間,也是指客觀世界在升華后體現出的一種主觀景象。作為書法藝術,通過將線條作為基本組成,使用帶有技巧的運筆,使點線進行無常的變化,將書法家的情感寄托于作品中,進而將獨特的意境美賦予書法藝術作品中。人們在對這些作品進行欣賞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對其中包含的意境進行體會和領悟,了解作品的深刻內涵,以及作品自身蘊含的思想感情。同時,書法藝術以漢字作為基礎,將人類情緒貫穿到作品中,也依賴于書法藝術作品自身具備的獨特意境。[3]從另一個角度分析,書法藝術的靈魂就是意境美,想要明確一件書法藝術作品是否優秀,能夠實現對作者自身情感的有效傳遞,考查意境營造是否具有特色、是否能夠吸引受眾眼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標準。
二、書法藝術中意境美的產生與特征
(一)產生
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發展歷史非常悠久,隨著書法藝術的積極發展,從最開始記錄事件、傳遞信息的功能,逐漸朝著表達思想感情方面進行轉變。[4]在實際作品創作中,作者將情感與思想利用書法的獨特運筆,體現出美感,將感情與這些文字線條結合在一起,實現主觀意識、客觀事實的結合,也可以形成具備一定特色的意境美。書法家在具體的藝術創作中將思想感情表達出來,并且將情感寄托在作品中的方式,在藝術創作中非常常見,不僅能夠為欣賞者帶來美的感受,還能夠提升作品的內涵,創作出具備一定內涵的作品。舉例來說,作品《蘭亭集序》中包含了非常深厚的情感內涵,能夠為人們提供不同的情感體驗,再與具備作者自身特色的書法技巧結合在一起,將自然萬象融入作品中,為人們創建出了具備一定特點的意境。書法藝術主要由四個基本要素構成,對這四要素進行適當處理,意境美才能夠出現。意境美產生的因素,可以將其總結為以下幾點:
(1)線條。線條是書法中構成字形,并且表現出書法作品質感、動感的基本要素。[5]通過鑒賞各位書法名家的作品可以了解到,線條干濕、筆勢變化,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書法家自身的特點,如果將觀察作品的視角放在意境高度上,線條就是作者自身表達感情的一條線索。
(2)結構。結構對意境產生的影響主要可以體現在對于點線的收放掌握情況,包括大小、松緊等多個方面。書法中字體結構不在于看到一個文字后,懂得它自身含義的角度,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書法。書法結構主要強調“形”,即能夠透過字看到美。
(3)對稱。字與字的組合,行與行的排列產生章法,書法世界實際上是白紙黑字的黑白世界,章法變成了黑白形式。書法創造出意境之美,是美學的最高境界,因此,通過對稱黑白關系,實現以虛生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特征
不管是文學藝術還是繪畫藝術,對意境的追求都是最高追求,這也是體現作品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書法藝術中的意境美特征,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與其他藝術形式不同的是,書法藝術不能夠直接將現實現象展示出來,需要將作者情感和客觀事物集合在一起,利用線條、章法等,將書法作者的情感體現出來,這其中包括作品風格、形式等,均可以成為書法藝術意境的主要特征和表現。
(2)書法藝術是將線條作為表達語言的,其在意境營造、情感表現等方面,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線條的粗細長短、濃淡程度,能夠直接影響到書法藝術作品的飄逸情況。[5]在書法作品中,一些看上去不存在任何秩序的線條組合,實際上是經過作者精心設計的,存在一定的秩序美,可以將藝術表現出來,也能夠直接體現出作者自身想要表達的情感和寄托在作品中的期望。因此,線條語言自身是含蓄的,這也充分證明書法作品看中的意境有著模糊性特點。雖然不盡人意,但是能夠為人們的想象提供機會和空間。
(3)書法藝術作品自身的風格、特點均存在較大差異性,但是這些差異中,也能夠找到一定的共通點,這些內容均需要欣賞者通過鑒賞感受其中具備的深刻含義。這也側面證明了書法藝術作品能夠直接反映出作者自身的審美情緒,即書法家自身的情操、情懷,可以直接對書法藝術格調與水平產生影響。
三、書法藝術意境美的具體表現
(一)自然美
自然無為是一種較高層次的境界。在實際的作品創作中,部分作者會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進行創作,為了藝術而創造,在墨色、筆畫上均使用了較為夸張的手法。雖然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提升作品的吸引力,為欣賞者營造出真實、美好的視覺效果,但是卻無法體現出書法藝術的美感,與藝術作品創作想要達到的自然無為境界不相符。[6]因此,在書法藝術創作中,創作者要注重自然創作,自然地體現出藝術作品深刻含義,使作品能夠準確地呈現出自然之美。同時,需要明確的是,書法藝術創作不能一味地模仿,如果是毫無靈魂的模仿,必然是無法在藝術上獲得更高造詣的。這也意味著,對于意境來說,自然美是意境的重要表現形式,只有達到了自然無為的境界,將自然真正融入作品中,才可以創造意境美。
(二)音樂美
雖然同為藝術,書法與音樂的差異性卻比較明顯,但是從藝術的角度分析,二者之間的聯系也較為明顯。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自身都體現出了非常獨特的藝術魅力,可以起到一定愉悅人心的作用。[7]針對音樂這種藝術形式來說,其一般是通過音符構成的樂曲,在演唱者表演技巧的支持下傳遞出優美的樂曲,書法則是通過點線面將獨特的美展現出來,就如同跳動的音符,為欣賞者帶來音樂之美。如書法藝術中的小草與狂草,將其與音樂結合在一起進行比喻的話,小草就是細膩的小調,狂草則是奔放的大調,各自有著不同的魅力。此外,作者實際創作過程中,在章法布局上不僅要注重虛實結合、白黑處理,還要求承上啟下、氣韻流暢、參差變化,要求局部美與整體美能夠和諧統一,在點線虛實間營造出一種特別的音樂意境之美。
(三)詩意美
想要呈現優秀的書法作品,選擇適合的詩,體現出詩意美,能夠有效提升作品自身的意境。書法藝術的詩意美是意境美的重要體現,如在王維的《山居秋暝》中,作者通過“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將自己的情懷以及對理想的追求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書法藝術和詩詞藝術,都能夠為作者的情感表達提供支持,在意境上非常獨特。同時,由于二者之間存在的緊密關系,可以發現書法是詩詞的一種補充,可以創造意境;詩詞作為書法的重要形式,可以展現出詩意美,通過詩詞實現對書法意境美內涵的有效豐富,將作者自身的情感、精神傳遞出來。這樣人們就能夠通過詩人運筆、布局等,更加清楚明確地領會詩詞的深刻含義,以及作者想要表達出的思想感情。[8]
(四)氣韻美
氣韻之美是書法藝術意境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書法家氣質的一種體現,可以展現出作者自身的人格、情操等。書法家字體形態結構、線條、章法等,共同形成了氣韻生動之美。通過作品創作,作者將對社會的感悟與書法作品結合在一起,形成獨特審美感受,為古典氣韻美的形成提供了空間。作為書法藝術作家,氣韻生動也是其不變的追求,通過氣韻能夠賦予作品更多的意境美。
四、書法藝術意境美的創造途徑
(一)書法家
書法家自身是創造意境美的一個主體,書法藝術可以說是書法家利用自我對于事物的一種心理感受,通過書法家自身審美觀作為依據的表現藝術。既然屬于表現藝術,那么書法家自身感受、主觀意識就是其中的主要內容,書法作品產生因素是書法家心中情感意志的一種外化,也是借助字表達書法家自身內心感情的一種途徑。因此,意境最終的落腳點是人。[9]如“天人合一”是歷代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即人生與書法形成一種關系,內心世界成了創作的源頭。達到了這一境界后,書法家就能夠通過書法作品傳遞內心情感。想要練好書法,需要做好基礎準備,包括筆墨紙硯,還要凝神靜思,在心里想好字的大小、排列,摒除雜念,利用流暢的線條、天人合一的境界進行創作。這樣才能夠達成書法家的最終創作要求,形成書法作品的意境,體現出書法藝術自身的意境美。
(二)書法作品
線條是構成意境美的根本和基礎,作品中線條的合理應用和搭配,也意味著書法家對于實際事物能夠做到虛實結合,可以真正利用點線將世間萬物融入作品中,并且取其精髓,創作出好的書法作品??巳R夫·貝爾曾經認為,只有簡化才能夠將一些有意義的內容從無意義事物中提取出來。簡單明了的線條可以表現出古樸、飄逸的審美特征,通過組合又成了一種意境美。[10]同時,線條長短、輕重也與美感有著一定的關系,這個過程中,筆力是不能夠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合理運用筆力,體現出作品的深淺、濃淡,能夠使欣賞者在字里行間感受到跳躍的生命,產生遐想。藝術本身就存在于虛幻之間,也與書法家、欣賞者的想象相關,書法家要憑借筆墨紙硯構造出的線條,在有限空間中打破限制,通過虛實結合構建出意境美。
(三)欣賞者
欣賞者是整個藝術作品審美的主體,其自身素質也造成其對意境美的判斷存在差異性。其中包括欣賞者的身份、地位、經歷等,在欣賞同一幅作品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聯想,通過再創造與作者共同完成書法作品創作。同時,欣賞者也是書法家創作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需要考慮是否能夠引起欣賞者的共鳴。因此,意境美的產生需要書法家處理好創作和欣賞之間的關系,既要保證作品可以體現出自身的思想、情感,還要針對欣賞群體,考慮如何讓欣賞者感受到作品中的意境美。
五、結語
書法藝術經過了長期發展,到今天依然閃耀光芒,以其自身具備的獨特美學特點和審美價值,在點線中體現出美感。因此,針對書法藝術的意境美來說,不僅需要了解其產生、特點,還要從書法家、書法作品、欣賞者三個角度考慮,明確如何將書法藝術作品中的意境美體現出來。這樣才能夠真正展現出書法藝術的獨特美感,對書法藝術審美價值產生更加深入的認知,進而保證能夠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書法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1]李寶勇.書法藝術的意境美探究[J].美與時代(中旬刊)·美術學刊,2021(10):104-105.
[2]王昭懿.書法藝術中意境美的創造[J].青春歲月,2019(1):34.
[3]陸衛紅.中國書法藝術作品中的意境美探究[J].河北畫報,2020(8):49-50.
[4]史博冉.書法藝術作品中的意境美研究[J].空中美語,2020(7):339.
[5]白海燕.中國書法藝術的“美學”分析[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7(11):41.
[6]戎凱.書法藝術形式在表現書法意境方面的作用探析[J].美與時代·美術學刊,2021(1):102-103.
[7]陳華.對中國書法古典美學藝術的探究與思考[J].絲綢之路,2020(3):193-197.
[8]馬藝菡.中國書法藝術意境美淺析[J].劇作家,2018(6):135.
[9]李子晶.論書法的藝術性與美育價值[J].美與時代·美術學刊,2019(10):101-102.
[10]邱新玥.書法藝術的傳統特質與美學文化觀照[J].文教資料,2018(31):73-74.
(作者簡介:盧國平,男,本科,甘肅省臨潭縣冶力關鎮中心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書法教育)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