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為鄉村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助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國鄉村的發展水平。而對于鄉村的建設而言,群眾文化建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人民群眾的智慧結晶,直接關系著鄉村群眾的生活品質,能夠有效促進鄉村群眾的精神文明建設,提升鄉村群眾的凝聚力,對促進我國和諧社會的發展和美麗鄉村的建設也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對于群眾文化助力鄉村建設的相關問題進行探析,找到行之有效的推進路徑,是當前的重要課題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群眾文化在鄉村建設中的作用,現階段在鄉村群眾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據此提出一些解決的策略。
一、群眾文化在鄉村建設中的作用
(一)推進鄉村治理
在鄉村建設的過程中,不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鄉村經濟的發展,改善鄉村群眾的生活環境,同時,還應當做好精神文明建設,以此來提升鄉村群眾的整體文化素養。而想要實現這一點,就要從群眾文化建設入手,在豐富鄉村群眾文化生活的基礎上,能夠促使鄉村群眾形成正確的理念和意識,并且以更加積極的態度來響應鄉村振興,使鄉村振興的推進過程更加順利,取得更好的效果。[1]與此同時,群眾文化建設在提升鄉村群眾法律意識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讓鄉村群眾能夠學會用法律的武器武裝自己,學會正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并且不斷提升鄉村群眾的責任意識,這對于推進鄉村治理有著積極的意義,能夠促進鄉村更好更快地發展。
(二)助力產業發展
鄉村建設的過程中,產業的發展必不可少,結合現階段我國鄉村建設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鄉村人口基數大,這部分人群普遍文化水平偏低,而想要推進整體的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對于鄉村群眾的文化素養培養顯然是必然的渠道。鄉村的產業一般都是農業生產,并且在生產的過程中,也往往是依靠傳統的經驗來操作,鄉村群眾很難及時了解到先進的農業技術,導致我國很多鄉村在進行生產的過程中,仍然依靠傳統的模式,生產效率較低,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因此,想要進一步促進鄉村建設的進程,就應當做好群眾文化建設,與鄉村群眾的現實需求結合起來組織有針對性的活動,使鄉村群眾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能夠豐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還能夠了解到更加先進的農業技術。文化館等相關單位在組織活動時也可以從這方面入手,豐富鄉村群眾的農業知識儲備,推動鄉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實現生活富裕
鄉村建設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讓鄉村群眾的生活富裕,提升鄉村群眾的生活品質,這樣一方面豐富了鄉村群眾的物質生活,同時,還能夠在精神層面提升鄉村群眾的幸福感。[2]在組織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鄉村群眾不僅能夠增長見識,豐富自己的精神,同時,還能夠獲取到農業知識和經驗,使得鄉村群眾在從事農業生產活動時,能夠具有更加先進的意識,積極應用先進的生產方式,這不僅能夠提升生產效率,減少人力成本的投入,同時,對于提升生產質量也有著積極的幫助,為鄉村群眾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使得農村市場的發展更加活躍,有助于實現鄉村群眾生活富裕的目標。
(四)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鄉風文明是推進鄉村建設的核心內容,而鄉村群眾則是鄉村建設的主體,如果能夠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在整體上提升鄉村群眾的文化水平,則能夠在根本上解決鄉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而群眾文化建設正是提升鄉村群眾精神文明水平、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渠道。通過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能夠在豐富多彩的活動當中增長鄉村群眾的見識,提升鄉村群眾的文化素養,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并且掌握更加科學高效的農業生產技能。通過充分發揮文化館等相關單位的作用,讓鄉村群眾有接觸先進文化的機會,提升鄉村群眾的整體文化水平。農業是我國的第一產業,經過長時期的發展歷程,也使得我國的鄉村文化非常豐富,在建設群眾文化的過程中,也應當充分發掘這些優質的鄉村文化,將其傳承下去,對鄉村群眾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另外,還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讓鄉村群眾積極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豐富鄉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強鄉村群眾之間的交流,也進一步推動鄉村建設的進程。
二、現階段鄉村群眾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鄉村群眾文化基礎較為薄弱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加上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鄉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提升,與此同時,也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結合現實情況來看,雖然現階段鄉村經濟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群眾文化基礎設施水平還比較落后,很難適應新時期鄉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鄉村群眾文化生活方式也比較單一,缺乏趣味性,群眾往往很難自主選擇,這也給鄉村群眾文化建設帶來了一定的挑戰。[3]
(二)群眾文化建設資金短缺
在鄉村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資金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而對現階段的鄉村群眾文化建設而言,資金投入的不足就是最為主要的影響因素。首先,雖然我國現在大力推進鄉村振興,但是相對而言,資金主要偏向教育層面,而群眾文化建設層面需要的資金較為匱乏。其次,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尚在發展的初期,相關機制還不夠完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于鄉村群眾文化建設造成了阻礙。鄉村群眾文化建設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其中涉及的內容非常多,正是由于資金的缺乏,導致鄉村群眾文化建設難以滿足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這必然也會對鄉村建設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三)鄉村群眾文化觀念較為滯后
從我國的現實情況來看,鄉村群眾的文化水平偏低,導致很多先進的觀念不被認可和接受,這無疑給鄉村群眾文化建設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礙。在鄉村振興戰略下,我國鄉村建設更加注重鄉村群眾的物質生活,這就意味著在鄉村建設的過程中,重點會更加傾向于經濟建設,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文化的建設。鄉村群眾文化觀念的滯后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鄉村群眾的思想意識還停留在以往的層次上,難以提升;其次,相關部門和單位缺乏對鄉村群眾文化的重視,導致鄉村群眾文化建設進程緩慢,整體水平偏低。[4]另外,在鄉村建設的過程中,人才的缺乏也是非常重要的制約因素,正是由于用人機制不夠健全,缺乏高水平、高素質的人才,導致鄉村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人員整體水平不高,難以順利推進鄉村群眾文化的建設。
三、開展群眾文化助力鄉村建設的策略
(一)革新傳統觀念,重視群眾文化建設
觀念是制約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轉變觀念是提升群眾文化建設水平的重要方式,文化館等相關單位應當認識到群眾文化在鄉村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目光不僅僅停留在經濟建設上,而是在思想觀念上提升對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尤其是在進行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當結合不同鄉村群體的實際情況,找到更加有效的群眾文化建設渠道,不斷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與服務意識,促進群眾文化建設機制的完善,使群眾文化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為鄉村建設提供助力。
(二)加大資金投入,提升文化產品質量
隨著經濟的發展,鄉村群眾的物質生活已經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斷提升,很多鄉村群眾都希望能夠像城市群眾一樣享受到更加優質的文化產品和服務。[5]想要實現這一點,為鄉村群眾帶來更加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就需要增加群眾文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為鄉村群眾文化的建設注入不竭的動力,使得鄉村群眾文化的形式和內容更加豐富。同時,為了更好地滿足鄉村群眾的需求,文化館等相關單位應當積極貼近鄉村群眾的日常生活,聽取鄉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做好鄉村群眾文化服務,提供更加優質的鄉村群眾文化產品。工作人員應當對鄉村群眾文化建設有正確的認識,不斷結合鄉村群眾的需求優化文化產品的質量,提升鄉村群眾的幸福感,這對促進鄉村建設的進程有著積極的幫助。
(三)加強人才引進,建設專業人才隊伍
要想發揮群眾文化建設的作用,推進鄉村建設的進程,就要重視人才的重要作用。在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高素質人才的缺乏是最主要的制約因素之一,這也導致鄉村建設的進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礙。因此,要促進群眾文化建設的進程,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引進一些群眾文化領域的人才,包括音樂、舞蹈、書畫等方面的人才,這樣能夠使群眾文化生活的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另外,為了培養更多的鄉村群眾文化建設人才,還應當不斷健全和完善再教育制度,加強人才培養力度,擴大人才培養范圍。文化館等相關單位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除了要做好宣傳工作,還應當落實培訓工作,充分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為人才交流構建一個廣闊的平臺,促進人才之間的文化交流,充分發揮出人才的作用,提升群眾文化建設的整體水平,推進鄉村建設的進程。
(四)發揮創新作用,提升群眾文化影響力
創新是永恒不變的主題,只有創新,才能發展,對鄉村群眾文化建設而言也是一樣。為此,在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除了要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也不能忽視創新的力量,要充分挖掘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加強宣傳和傳播。文化館等相關單位也應當創新傳播的形式,建立更加完善和優質的鄉村文化,將群眾的文化生活與時代性相結合,促進群眾文化的滲透,提升鄉村群眾的認可程度。另外,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也不能過于單一,缺乏吸引力,也應當不斷創新和優化,為鄉村建設創造良好的條件。文化館等相關單位應當善于挖掘民間的文化,并且促進其傳承和發展,不斷提升鄉村群眾的文化意識,這樣在加強鄉村群眾文化建設的同時,還能夠進一步促進優秀傳統民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效提升鄉村群眾文化建設的水平。
(五)貼合群眾生活,豐富群眾文化內容
在鄉村建設中,群眾文化建設是應當重視的關鍵內容,文化館以及鄉村文化服務中心等單位在推進鄉村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制定完善的規劃,并且貼合鄉村群眾的生活,定期組織富有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尤其是在一些傳統節日或者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中,更應當提升重視程度,將其作為群眾文化建設的契機,為鄉村建設提供不竭的動力,讓更多的鄉村群眾參與進來,豐富鄉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還應當為鄉村群眾參與群眾文化生活提供充足的場地,這樣能夠為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開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文化館等相關單位應當認識到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并且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提升鄉村群眾的文化水平,從整體上提升鄉村群眾的生活品質。為此,就應當將鄉村群眾文化活動落實到位,還應當融入一些積極向上的元素,保證與鄉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六)加強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為了進一步提升鄉村群眾文化建設水平,基礎設施必不可少,這些基礎設施的完善,不僅能夠吸引鄉村群眾更好地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中來,同時,還能夠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群眾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這也就需要相關單位和部門的支持,除此之外,還可以適當與民間機構進行合作,加大鄉村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文化館等相關單位也應當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確保鄉村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結語
群眾文化在鄉村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推進鄉村治理,促進產業發展,同時,還能夠促進鄉風文明建設,有助于鄉村群眾實現生活富裕,全面提升鄉村群眾的生活品質。但是現階段在鄉村文化建設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導致鄉村建設的進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礙,針對此情況,除了要對現有問題有充分的了解,還應當貼近群眾生活,從多方面入手,推進群眾文化建設,以此為鄉村建設提供有益的助力。
參考文獻:
[1]尤洪軍.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策略[J].文化產業,2022(02):133-135.
[2]劉桂榮.探究群眾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及發展策略[J].參花(上),2021(11):139-140.
[3]黃生添.論鄉村振興視域下群眾文化作用的有效發揮[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19):
232-234.
[4]王麗惠.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策略[J].大觀(論壇),2021(08):108-109.
[5]曹小芳.群眾文化建設對鄉村振興工作的推動作用[J].農家參謀,2021(09):7-8.
(作者簡介:韓秀娟,女,大專,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文化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
(責任編輯 肖亮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