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輝 夏銘陽 李文越
[ 作者簡介 ]
張國輝,男,河北廊坊人,華北理工大學冀唐學院,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計算機技術。
夏銘陽,女,吉林通化人,華北理工大學冀唐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計算機技術。
李文越,女,遼寧鞍山人,華北理工大學冀唐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計算機技術。
[ 摘要 ]
本文通過探究在新形勢下高校如何開展計算機實驗室管理的創新過程,希望能夠解決當前高校在進行計算機實驗管理上的一系列現實難題,并且分析創新計算機實驗室管理的必要性,找到具體的途徑來更新管理的形式,提升管理的效率。
[ 關鍵詞 ]
新形勢;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3.019
高校的計算機實驗室承擔著培養計算機專業以及相關專業人才的重任,所以在打造計算機實驗室環境時,應當以促進實驗室內部設備的正常運作、維持實驗室功能的齊全性為目標,從而加強日常的管理工作。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和教育事業的改革,在開展計算機實驗室維護和進行相關管理工作時,要注意通過不斷創新和迎合發展的形態,做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以保證在計算機實驗室管理方面能夠提高整體質量,給予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更多的便捷。
1 計算機實驗室管理觀念的創新
在高校進行實驗室管理時,應當通過迎合實訓教學的內容,以培養技術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在新的形勢下,高職院校進行管理體制改革已經成為必要手段,但是如何基于教學現狀以及實驗室管理的各種工作內容進行改革,需要考慮實際情況,迎合學校的發展目標和體制改革的方向。更要抓緊機遇,借助當前培養人才的評估方向,做到優化體制、更新理念,使計算機實驗室的資源配置能夠達到教育的需求,也能夠在提升投資額度的基礎上構建專業的實驗室技術隊伍,使實驗室管理的工作能夠落到實處。通過強化實驗室教學的資源提高教學的質量,也可以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專業型人才。想要達到這些目標,務必要抱著創新的發展理念,學會不斷推進實驗室管理的過程。在宏觀上,計算機實驗室管理觀念的創新以及一系列模式改革通常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1 實驗室管理體制觀念的創新
世界科技的發展具備高度分化又趨向綜合的特征,任何學科領域都有相互滲透的方面,院校在進行職業教育時,更應當拓寬專業領域,重視對各種實際應用的普及,給學生的知識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實驗室體制改革就需要通過迎合這些社會現狀和教育背景,注重硬環境的建設工作。所謂硬環境,指的是實驗室、儀器設備等等。同時,學院方還要通過對軟環境的重視加強管理和構建的過程,提高軟環境的實力。軟環境包括運行機制、管理制度等等。所以在進行院校的計算機實驗室體制改革和管理模式更新的過程當中,應當要求實驗室的管理人員能夠利用個人的技術專長,在儀器設備的管理維護、實驗室環境的管理等工作中充分調動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進行實驗室的專業知識教育時也應當將資源進行共享,使實驗室的內部環境得到優化利用,相關儀器設備的利用率也能夠有所提升。通過充分借助計算機實驗室的資源,幫助學生普及專業的知識,并在專業領域當中不斷地探究,也讓學生學習到更多有利于今后成才和職業發展的有效知識。
1.2 實驗室功能觀念的創新
在進行計算機實驗室的應用時,通過強化素質教育,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和教師教學過程中能夠更具創新性,最終培養出創新型的人才,這也是計算機實驗室所賦予的功能作用和教學教學所預期的目標。實驗室的教學應當與理論知識相互結合,從而構建一套更加完整的教學體系,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個人的創造力、想象力。因此,相關管理工作者在進行實驗室功能應用的過程中,應當學會創新個人的觀念。不應只是將實驗室的相關儀器設備和使用功能停留在簡單的理論知識層面,或者簡單的實踐層面,而要將二者相互結合,以培養學生創造力為角度和出發點,從而完成素質化教育的過程。
1.3 實驗室機制觀念
教育改革的重點應當建立在以學生為教育主體的基礎上,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目標和發展戰略,從而落實素質教育的過程。在開展計算機實驗室教學的過程中,教育學者應當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過程,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要打破傳統的封閉的教育觀念,也要打破傳統的封閉的實驗室管理觀念,通過不斷地開放和交流,使實驗室的管理機制更具創新性和發展的可能性。這不僅給計算機實驗室的機制運作提供創新的可能性,也使學生在接受教育時擁有更大的思維拓展空間。實驗室的機制創新可以凸顯院校辦學的特色,也能發揮出計算機學科和相關知識的優勢,使人才在接受教育時得到優質化的培養,也有利于人才在今后融入社會中創造更大的價值和效益。
1.4 實驗室實驗教學觀念的創新
院校在進行計算機實驗室教育的過程當中,通過借助有關的儀器設備進行理論和實踐知識的講解,最終以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完成高校辦學的過程。區別于傳統的素質教育,計算機實驗室教育更注重在教學方式上的創新。教育學者應當以學生為教育的主體來完成教學實踐的過程。使學生能夠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鞏固有關知識,也使個人的技能點更加突出。現代化的教育觀念要求在進行計算機實驗教學體系構建時,應當以綜合性、應用性為發展的目標,使實驗室的環境更加優質。在設計型的實驗室控制比中,能夠以提供完整操作技能體驗和實驗知識普及為目標,適應現代化的社會經濟體制。通過增加一些設計性的實驗內容,也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更有體驗感。通過個人的創造性找到合適的發展方向。教師也應當幫助學生完成設計實驗的過程,得出更加具備創新性的方案,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個人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智力和潛力,讓學生在完成相關知識探究的過程中保持科學的態度,不斷提高個人的創新能力;也在借助計算機實驗室的設備和工具中將學生培養成為綜合型的人才。教師在進行高職院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時,也能夠以實驗教學觀念的創新為基礎,達到優化教學過程的目的。
2 計算機實驗室管理方法的創新
2.1 不斷完善現有計算機實驗室運作的各種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是進行計算機實驗室管理的前提,只有完整的規章制度,才能夠保證在進行計算機實驗室管理時,按照相關制度完成有關工作的各項控制內容,也能夠根據需要保證管理上的有效性。大眾化的教育主要是通過對實驗室使用特點的掌控,使實驗室內部的工作人員能夠完成計算機的專業操作。進入實驗室內部學習的學生也能夠根據計算機設備使用的規則完成一系列學習任務。通過規范規章制度,能夠使實驗室內部的相關人員按照制度的要求規范個人的行為,保證實驗室內部環境達到不斷優化的狀態,計算機設備也能夠保持較佳的運行狀態。由于實驗室承擔著巨大的教學任務,只有充分利用實驗室的資源,掌握規章制度健全的形式,才能夠針對實驗室主任、管理人員、實驗教師、學生等完善制度,使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制度更具適用性、適應性和實用性。規章制度包括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工作職責、實驗室主任的工作職責、學生上機的守則等等,這些規定能夠對實驗室運行的過程進行補充和完善。在執行的過程中,也可以使管理工作者基于個人崗位的職責和義務,做好相關工作內容的處理過程。規章制度也給了管理工作人員恪盡職守、遵守紀律的最大保障,使工作人員清楚個人的工作范圍,從而保證實驗室內部的秩序。使實驗室的設備和資源達到最大限度的利用,避免由于錯誤的操作和違規的實驗室行為導致實驗室周圍環境受到破壞、設備出現故障。最終以促進教學優化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為目的,使規章制度更健全。不斷完善實驗室運行的規章制度,是一種良好的進行實驗室管理方法創新的形式,有利于推動學校教學的進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2.2 借鑒企業管理模式,創新實驗室管理辦法
計算機實驗室管理除了一些常規的管理方針之外,還需要迎合新形式,融入時代的要求,使各種管理方式具備適用性和先進性。有許多國內國外的企業在進行計算機和相關設備管理的時候,能夠在不斷迎合時代發展和工作模式變動的過程中使管理的方式方法能夠更具創新性,這些改進的形式也同樣適用于學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的相關工作和工序。比如,通過引入“6S”管理模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實驗室管理的創新性,提升實驗室教學的效率。“6S”管理源自于日本的一種文明生產管理活動,它可以通過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等一系列管理方法來完成管理的優化。這種管理形式更具創新性,也具備現實意義,能夠有效地提高計算機實驗室管理的效率。
首先,整理指的是在開展實驗室內部設備的管控時,可以對設備進行功能化的區分。通過對不同功能作用的設備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在區分時,可以將實驗室的設備分為必要的和不必要的兩大類。對于不必要的設備可以直接移出實驗室,將必要的物品進行加強管理。根據必要的物品的使用頻率、功能作用來區分使用類型,對不同類型的設備進行有針對性的管控。這種方式可以提高設備運行的效率,也使所有的物品能夠保持井然有序的狀態。整頓指的是在進行有計算機實驗室管理時,對物品使用類別進行區分,使使用的過程更具快捷性,避免由于隨意擺放物品而導致尋找物品浪費大量時間,從而加快實驗室內部的工作速度。對于整理過的物品,要堆放在指定區域,并進行必要的標識。這樣無論是對教師教學、實驗室管理人員的管理工作,還是學生的學習,都有著提高效率的顯著作用。清掃指的是在維護計算機實驗室內部環境時,一定要通過定期打掃做到無垃圾的標準,也要對灰塵等一系列容易危害計算機設備的雜物進行清理,保證在無垃圾的基礎上,實驗室內部的空間也可以維持無灰塵的狀態。通過清掃還可以解決許多潛在的隱患,使教師和學生在更具清潔度的空間之內完成知識的探索過程。清潔指的是將整理、整頓、清掃這三樣工作做到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通過不斷排查,使整個過程達到更高的水平和層次。素養指的是通過整理、整頓、清掃、清潔這四樣工作養成一種規范性的習慣,使實驗室內部的相關工作人員和學生保持良好的習慣。只要進入實驗室內部,就能夠按照規章制度和良好的習慣規范個人的行為。安全指的是在實驗室進行相關操作時,應當以維護內部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創造更加有利的網絡環境為目標,保障實驗室內部空間、相關設備和人員的安全性。
“6S”的管理方法可以明確管理的目標,通過對管理的工作內容進行細化,使實驗室的相關工作者能夠基于崗位的職責分配好個人的任務,執行相關工作,遵守規章制度,從而避免責任推諉的情況出現。計算機實驗室設備在長期的管理中,通過遵守規章制度,能夠顯著加強維修和養護效果,這樣的工作形式可以使計算機的使用壽命得到延長。在計算機實驗室管理工作者利用“6S”管理方針時,也可以融入傳統的管理模式,將傳統管理方法的優勢融入新形勢下的管理方針中,并結合實際計算機實驗室有關工作的操作流程和實際情況,不斷優化管理的方法,達到與時俱進、可持續創新的目的,使管理的方式更具科學性和有效性。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高校想要使計算機實驗室管理的方式更具創新性,也迎合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模式的轉變,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充分借助計算機實驗室有關工具來改善個人的學習習慣,高校就應完善計算機實驗室管理的制度,使各種規章制度能夠基于實際情況設置明確的標準,讓實驗室的主任、管理人員、教師、學生都能夠基于規章制度來完成個人的操作過程,通過規范個人行為改善計算機實驗室管理的效率和質量。高校可以借助一些新型的管理形式使管理的內容上更具創新性,也能夠基于新形勢的影響和時代的發展使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白雪. 網絡化條件下高校實驗室管理模式的創新路徑[J]. 銅陵學院學報,2008(3): 108-109.
[2]潘宏剛. “5S/6S”管理在科研生產中的應用[J]. 河北企業,2006(6): 45-46.
[3]魏永祿. 計算機實驗室管理模式的飛躍[N]. 光明日報,2004-06-02.
[4]張玉美,于明蘭,張立恒,等. 工商管理專業實驗室建設的總體目標及框架設想[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7(6): 95-97.
[5]銀玉蘭. 改革實驗室管理體制提高實驗教學質量[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7(6): 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