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詩晨

王女士隨配偶回老家過春節,因疫情導致無法回京上班。用人單位藍天公司以王女士曠工為由將其辭退,王女士遂將該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藍天公司支付其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11000元。海淀法院經審理,判決支持了王女士的訴請。
原告王女士訴稱,2020年春節期間隨丈夫到外地過年,由于疫情無法到北京公司現場辦公,其及時向公司反饋了情況,但公司仍然堅持要求其到公司輪崗上班。2020年3月,公司通知其因其曠工,將其辭退并停止繳納社保。王女士要求藍天公司支付其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
被告藍天公司辯稱,疫情期間公司通知工作人員于2020年2月10日起到公司輪崗值班,要求在家辦公并獲得批準的,可以在家辦公算正常出勤,計算正常工資,但王女士并未獲得批準,故不同意王女士的全部訴請。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王女士通過微信向藍天公司法定代表人李經理請假,告知因疫情無法回京上班,李經理則表示“忙不過來!大家輪崗來上班,我不同意輪崗,到你了,你不到崗!”訴訟中,王女士已提交當地證明,可以證明其系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且已將此情形告知藍天公司。故其未按時到崗的情形并非曠工,未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藍天公司將其辭退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應向王女士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法院最終作出上述判決。
宣判后,藍天公司提出上訴,二審維持原判,現該判決已生效。
無獨有偶,陳某原是某建材公司的員工,2019年3月入職,雙方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最后一次合同期限為2020年12月26日起至2021年12月25日止,之后因工廠放假,陳某回河南老家。2021年8月,陳某所在地河南省尉氏縣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無法返崗,其間陳某在微信上收到了某建材公司的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公司以陳某自2021年8月1日起未履行請假手續擅自曠工一個多月為由,通過微信通知雙方勞動關系自2021年9月8日起解除。陳某訴稱,公司8月4日在微信工作群通知回老家的員工暫緩上班,8月25日又在微信工作群通知9月1日所有員工都必須到崗上班,否則視為自動離職。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在日常工作中,勞動者應當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自覺履行勞動合同的約定,按時出勤并提供勞動成果。如因病、事假等特殊情形無法到崗,應當按照規章制度及時履行請假手續。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本案中,王女士未及時返崗上班的原因是疫情所致,王女士也及時將此情形通知了用人單位,顯然與無故不到崗的曠工情形有所區別,故應當承擔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后果。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用人單位應當尊重各地依據當地情況作出的疫情防控措施,自覺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規范地行使自身的用工管理權。
(文中人物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