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麗娜

4月28日下午,正當我準備安排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時,卻收到了大數據核查組組長張伊的通知,根據工作安排,我們數據組的小伙伴們要求立刻放下手頭工作到街道302集合??吹蕉绦藕笪掖颐Φ膹乃锬昧斯P記本電腦來到了302,雖然當時朝陽區疫情已經暴發,而我也在26號作為八里莊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的一員援助了朝陽區,但路上依然心存僥幸,并暗自祈禱可以早點下班。
到了現場,大家已經開始審核數據了,因為當天有3000多條數據,三張桌子坐了10個人,要是稍微胖點都要被擠出去啦。我也趕緊放下電腦,先是熟悉了一下管控口徑,然后就加入了審核數據的行列中。許久不見,大家剛聚在一起還有些興奮,一邊討論著這一波突襲的疫情,一邊審核大數據,但是時間一點點過去,發現大數據有增不減,氛圍慢慢不那么輕松了。當天,社區的工作人員因為上午在組織居民做核酸,下午才能打電話進行大數據核實,所以導致大數據的核查進度很慢,我們的耐心也隨著時間一點點被消耗。終于,未操作數據只剩下了兩位數,但是社區工作人員已經是精疲力盡了,眼看著新的一天即將到來,我們迅速調整了工作方法,一部分人直接下沉到社區協助打電話,一部分人留在街道打電話,最終,十一點我們審核完了所有數據。
4月30日,五一放假第一天,早上九點我準時來到302,心里暗自祈禱今天的數據可以少一點。然而,數據并沒有因為我的祈禱而變少,隨著一點點的遞增,最終一天達到了5000余條,同樣的情況依然在發生,因為社區的同志們太累了,導致晚上6點鐘還有近3000條數據未操作,在進行了志愿者動員后,社區加派人手,終于在晚上10點左右未操作數據進入了三位數,但是干等著不行,我們隨即調整了工作方向,分組給居民打電話進行排查。每一條數據都代表著一個風險點,我們必須要把他是否去過風險點位調查清楚。因此要有高度的責任心,更要有說話的技巧。六個人的小組,一人三十個電話竟然也很快。終于,在凌晨12點我們完成了所有待審核數據和擬轉數據清零。
5月2日,第三次大數據班,數據又稍微增加了些,6000多條,但經歷了前兩次的洗禮,我們已經習慣了這個數據量,我們一定可以戰勝你。當然,回家的時間又延后了,凌晨的大街真的很安靜,這一天過得真的很充實。
5月3日,為了緩解社區工作壓力,我們全體機關干部下沉到相應的社區協助社區工作。于是,我也開啟了自己有規律的三點兩線工作,每天早上準時到社區參與核酸檢測掃碼工作,有時是6點,有時候是9點,但是無論幾點開始,隔一天下午都要準時到大數據組報到。掃碼—上班—掃碼—大數據,沒有了周六日,甚至晚上都要時不時看一下手機,看需不需要上線進行審核。
由于精神極度繃緊導致我出現咳嗽、嗓子疼的癥狀。但沒想到因為嗓子沙啞,也有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5月12日晚上11點,來了一批數據,為了緩解社區壓力,我們還是決定協助社區打電話。由于太晚大家已經進入睡眠狀態,所以電話接通時對方的情緒不是很好,質問我為什么要這么晚打電話,其實換位思考我也能理解他的情緒,因此很耐心地跟他講了原因,大概是電話那頭的老爺子感受到了我沙啞的聲音,情緒也漸漸地穩定了下來,我也以最快的速度和他核實了行程和家庭住址,流調順利結束。
為了應對隨時而來的大數據,我們還安排了夜班,就是每天的晚12點到第二天的早8點,雖然不是每晚必來電話,但是心里還是繃著一根弦,害怕自己沒有聽見電話,而耽誤了大數據的核查。
從4月28日到今天,每隔一天的大數據排查已經讓我們不僅對自己轄區的地址了如指掌,甚至對兄弟街道的地址也能說出個一二了,當然,我們不是每一天都有那么多的數據,在“等數來”的時間里,除了做好自己科室的工作外,也會一起調侃各種奇奇怪怪的派單地址,更會一起追劇,一起團購鮮花,一起訂購美食,算是給忙碌的時間添加一些詩和遠方。安老師是數據組最貼心的人,無論什么時候來數據他總能第一時間上線審核;小吳被我稱之為“精力王者”,因為無論頭一天加班到幾點她總能在第二天準時出現;世歌是我們的小可愛,氛圍制造者;張伊則是美食達人,總能介紹很多的美食清單給我們。

疫情總會散去,萬物終將向陽
我們來自不同的科室,平時也不是總能見到,但是號令一響,就會迅速成為一個團隊,共同奮戰,晚上10點上線更是司空見慣,但是沒有人會抱怨,大家更像是在與時間賽跑,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核查更多的數據。
5月24日是本次數據組相聚的第27天,經過這么多天的錘煉,我們也從后臺審核者變成了身兼數職,核查電話也能保證在一分鐘內問得明明白白,管控口徑更是如數家珍,7+7,3+2,10+4……但我們有信心也有理由相信,一定可以戰勝疫情,迎接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