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慧 陳令怡 雷軍成

摘要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發展鄉村旅游是一種切實有效的途徑。針對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開發問題,以河南省淇縣趙莊村為例,闡述其開發思路:一是發展集體經濟,創建新型旅游扶貧新模式;二是依托著名旅游景區,充分整合鄉村資源;三是堅持黨建引領,凝聚民心促發展;四是推動產業協調發展,優化產業鏈升級。通過對趙莊村開發思路的研究,為同類型鄉村發展鄉村旅游提供借鑒。
關鍵詞 鄉村振興;鄉村旅游;資源整合;利益互享;趙莊村
中圖分類號 F30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2)11-0129-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1.032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Path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Mutual Benefit Sharing—Taking Zhaozhuang Village in Qi County as an Example
ZHAO Xiao-hui, CHEN Ling-yi, LEI Jun-cheng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Ganzhou,Jiangxi 341000)
Abstract It is a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way to develop rural tour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aking Zhaozhuang Village’s rural tourism as an example, it elaborates the development ideas of this village .First is to develop a collective economy and create a new model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second is to fully integrate rural resources based on famous tourist attractions;the third is to adhere to the leadership of party building, gather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and promote development; the fourth i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optimiz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chain.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ideas of Zhaozhuang Village, 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the same type of villages.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Rural tourism;Resource integration;Benefit sharing;Zhaozhuang Village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更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為積極響應各級黨委和政府的號召,全國各地都在尋找有效可行的發展出路。近些年,旅游業發展勢頭強勁,旅游這一媒介無疑成為鄉村振興的一條有效路徑。楊旭[1]認為,開發“鄉村旅游”是必然的趨勢,不容忽略;周玲強[2]認為,鄉村旅游助推鄉村振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路徑。
由于我國社會發展的時代背景,相較于國外研究鄉村旅游起步時間較晚,但這并不妨礙我國學術界有較為豐富的研究結果。何景明等[3]認為,狹義的鄉村旅游是指發生在鄉村地區,以具有鄉村性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光為客體的旅游活動。賈未寰等[4]認為,鄉村旅游是發生在鄉村地區或城市近郊,以農業為基礎,農民為主體,主要受眾是城市居民;旅游吸引物包括鄉村風貌、田園風情、農業活動、農業科技和民俗文化等自然和人文景觀。進入新時代,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鄉村旅游從起初的概念性研究轉向多角度多層次的理論研究。不少研究從鄉村旅游的發展模式[5-6]、內在機理[7]、產業升級[8]轉向旅游扶貧[9],繼而又轉向當前關注較多的鄉村旅游資源開發與整合[10]。這一系列的研究演變,使得人們的注意力從鄉村旅游本身轉向以鄉村旅游為橋梁。在實踐中得知,要想鄉村旅游發展得好,就必須有適宜的資源作為載體,這就需要將多種資源進行整合,在利益互享的條件下,實現1+1>2的理想效果。吳正海等[11]從理論層面針對資源整合與利益共享的鄉村旅游發展路徑進行研究,闡述了鄉村旅游發展的理論內核和成功機理。陳劍宇[12]從綠色視野出發,明確提出鄉村旅游資源開發與整合的生態原則。綜上,無論是理論層面的研究,還是方針政策的研究,都是為了進一步闡述鄉村旅游開發中資源整合的重要性。但實際上,很少有文章能從相對成功的個案中,找尋同類型村莊發展鄉村旅游的開發思路。如何在全國各地都為發展鄉村旅游尋求出路的浪潮中,避免同質化、重復化,甚至在可能的條件下超出預期實現脫穎而出,是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鑒于此,針對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旅游資源整合和利益共享的鄉村旅游問題,筆者以河南省淇縣趙莊村為實例,對這種本身就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的地理區位、便利的交通條件且人多地少的自然村展開研究,運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趙莊村發展鄉村旅游的開發思路進行闡述,對開發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提出解決措施,為我國同類型鄉村發展鄉村旅游提供可能借鑒。
1 趙莊村鄉村旅游發展的現實基礎
1.1 區域概況
趙莊村地處西部太行山區,距淇縣縣城西北12 km,地域面積25 km2,是淇縣靈山街道下轄區域內的一個行政村。緊鄰扶貧路、222省道、高云線等交通要道,交通便利,又緊鄰著名景區,旅游客源相對穩定(圖1)。管轄范圍包括,東趙莊、西趙莊、窄狹、碾溝、地谷嶺5個自然村。全村共有201戶,780人,耕地面積43.33 hm2,主要糧食作物為玉米,特產有花椒和核桃等。
1.2 發展歷程
第一階段,2015—2016年為初步探索階段。趙莊村原是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后淇縣縣政府將其確定為脫貧標桿村。為了使當地村民擺脫貧困,選派時任淇縣旅游部門工作的郭合喜為駐村任第一書記。自2016年起,趙莊村開始初步探索發展鄉村旅游。秉承“要想富先修路,要修路先治水”的發展原則,在村委干部的帶領下,將村內泥濘顛簸的鄉間土路修筑成平坦開闊的水泥路,治理開挖村內淤泥河道400 m以上,逐步建成2 400 m2的景觀荷塘。2017年,以豫北傳統風味民俗為定位,初步建成了“趙家味道”美食小吃街。在此之后開發了“靈山慢谷”“步步驚心”“高空漫步”等旅游項目,繼而投入營運。
第二階段,2018—2020年為因時借勢階段。先后選派趙常海任趙莊村黨支部書記、劉虎任趙莊村駐村第一書記。經過多方學習和探討成立了河南省趙莊村景區管理有限公司,運用“村集體+公司+旅游+扶貧”的開發模式,對整個景區進行經營管理。與此同時,各大視頻網絡崛起,借助短視頻等平臺發揮網紅效應,注冊賬號河南趙莊景區管理有限公司,上傳視頻增大宣傳力度,并引入“網紅橋”“水上漂”“懸崖秋千”等網紅游樂項目。創立“我從靈山來”等鄉村旅游品牌,并借用互聯網等手段,線上線下銷售農副產品。2018年,水上娛樂項目徹底打響了趙莊村的名氣。在這之后接連開發了“收糧洞”“地谷嶺”“元寶山”等旅游景點。
1.3 發展現狀
自2016年起,通過“村集體+公司+旅游+扶貧”的開發模式,逐步建成6家星級鄉村度假客棧,住宿床位數達200張。現有小吃街1條,鄉村旅游餐位600個。經營性資產總額424.4萬元,共計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201戶852人,參與股權量化852人,集體資產股數1 336.3股。截至2020年,趙莊村全年接待游客數量超過8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2 000萬元(圖2),村集體經濟突破200萬元(數據來源于鶴壁市人民政府官網、淇縣人民政府官網和淇縣靈山街道趙莊村村委會)。
經過這些年的努力,趙莊村先后被河南省旅游局授予“2018年全省首批鄉村旅游特色村”榮譽稱號,并被鶴壁市旅游局、文明辦評為“全市十大最美文明旅游村”,2019年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的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曾多次被中央電視臺、當地電視臺、新華社、報紙等中央、省、市、縣各級各渠道新聞媒體報道。
2 趙莊村發展鄉村旅游的開發思路
通過閱讀文獻和走訪調研,梳理了趙莊村發展鄉村旅游的開發思路。
2.1 發展集體經濟,創建新型旅游扶貧新模式
趙莊村原是省級建檔立卡的貧困村。而趙莊村之所以成為典范就是發展了集體經濟。在未發展鄉村旅游之前,趙莊村村貌破舊、基礎設施不完善,靠近山區耕地少,年輕人外出打工,老人兒童留守村內,這無疑是貧困村的真實寫照。自2016年開始發展鄉村旅游,通過“村集體+公司+旅游+扶貧”的開發模式,成立了河南趙莊景區管理有限公司,趙莊村村民積極集資投資,真正實現了從村民到股民的身份轉變。通過多種方式實現了利益互享,一是合作幫扶,將27戶村民籌資的147萬元入股小吃街,42戶貧困戶實現了年增收1 650元;二是保底經營,鼓勵有發展意愿但無資金的貧困戶到小吃街開店,村集體實行免收3年的攤位租賃費用,并給予每年不低于2萬元的保底收入;三是帶動創業,農戶利用自住房屋開發農家客棧,酒樓飯店,實現了年均收入15萬元以上;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工作中,村委會積極提出改革申請,全村開展清產核資,完成了全村村民的身份界定和村資產的核查。根據成員身份界定,折股量化,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召開了第一次股東代表大會,推選理事、理事長、監事等職位,明確職責。以更加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激發村民積極創業的強勁動力。截至2020年,趙莊村村民人均收入突破1.6萬元。
2.2 依托著名旅游景區,充分整合鄉村資源
趙莊村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舉措就是因地制宜、挖掘資源、進行整合。鄉村旅游資源包括鄉村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趙莊村有著其他村落不具備的獨特內部資源,如殷商文化遺址朝歌寨、明清百年石屋、古井古廟、石桌石凳石院墻,同時還有著 “財神”趙公明故里的傳說。外部資源則是毗鄰著名旅游景區云夢山風景區、古靈山風景區和朝陽山風景區,在地理位置上進行聯動,從而實現了景區間的互動鏈接。同時,緊鄰扶貧路、222省道、高云線等交通要道,便利的交通更有利于周邊縣域和市區旅游者的來訪,旅游客源相較同類型村落更加穩定和豐富。
2.3 堅持黨建引領,凝聚民心促發展
趙莊村的成功離不開支部書記、駐村干部的舵手作用。“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的實干勁頭是村委干部真實的工作寫照。2016年以來,在切實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村干部率先打頭陣,帶頭拆掉自家院墻和棚子,建民宿打樣板,發展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在黨員干部和村民的齊心協力之下,趙莊村先治水再修路,拆除違規占路建筑,清理淤泥河道,硬化村內主干道和巷道,“廁所革命”全覆蓋,實現了村內通公交等基礎設施。2016年以來,在駐村書記的帶領下,先后到陜西袁家村、馬嵬驛、鶴壁王家辿、洛陽重渡溝等地方考察和學習鄉村旅游建設,學習管理經驗和開發模式。腳踏實地干實事,堅守初心脫貧致富,實現了讓農民在家門口掙錢,穩步向前的同時走出了一條村干部帶領人民群眾共同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發展之路。
2.4 推動產業協調發展,優化產業鏈升級
趙莊村通過不斷深入探索和實踐,發展三產,帶動一產,促進二產。由于趙莊村屬于山區村,既沒有適宜耕種的大片農田,也沒有支柱型的龍頭企業,完全是“平地蓋高樓”實現從無到有。但好在近些年的努力是有成效的,通過“趙家味道”美食街的運營,利用太行山特有的石路石橋石頭房進行場景還原,再現太行山區原生態的自然民俗。在產業發展方面,借助“我從靈山來”品牌,對小雜糧、山核桃、花椒、柿子、甘薯等農特產品進行統一包裝,運用網絡和實體店等多種渠道將產品銷往各國各地,實現村民每年每戶增收6 000元以上。
3 當前趙莊村發展鄉村旅游存在的問題
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得知,全國同類型鄉村如黔南秀峰村[13]、貴州花溪鎮山村[14]等在發展鄉村旅游中都存在著類似的問題。
3.1 黨建活力更待激發,組織力度仍需提升
擁有一支強大的干部隊伍是一個村穩健向前發展的關鍵所在。若組織力度不夠,就很容易出現工作懈怠、責任推諉等問題,從而影響鄉村旅游工作的順利開展。當前趙莊村黨建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支部成員年齡結構不合理,缺少年輕黨員干部,特別是有能力有擔當的黨員干部;二是在倡導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性方面有待加強;三是黨建干部整合旅游資源的能力有待提高。同時,在日常工作安排中,沒有熟練掌握現代辦公軟件的工作人員,這就使得在與上下級部門匯報、安排工作等方面難以暢通。這是黨建發展的重中之重。
3.2 鄉村旅游缺乏科學規劃,古村落特色被忽視
無論從發展前景和開發價值來看,依托靈山風景區、朝陽山景區的輻射帶動作用,趙莊村都有很大的優越條件來發展旅游業。現階段,趙莊村發展鄉村旅游以網紅游樂項目為主要特色。但放眼全國來看,如何避免開發重復化和同質化、產品單一化等問題,是需要學習和思考的問題。值得被關注的是,趙莊村入選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但在現實走訪中發現,古村落保護方面遠遠不夠,在建設中忽視了傳統村落自有的歷史文化底蘊。當地人缺乏對古村落的歷史價值的認識,使得部分傳統民居并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和保護。長此以往,對來訪游客吸引力就會下降,滿意度也會下降,從而會影響其長遠發展。
3.3 管理模式有待優化,旅游人才急需引入
鄉村旅游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的經營管理模式和高層次專業人才的支撐。引流項目、盈利項目、宣傳力度等的設置和精細化核算都是一大短板。經實地走訪后發現,趙莊村旅游業從業人員主要是當地住戶,原本都是地道農民。他們缺乏專業知識,經營管理方式需要通過專業學習和培訓。同時,由于鄉村整體設施相較于城市生活條件相比也十分有限,因而很少有高層次人才愿意進駐。新型旅游產業對專業人員的需求力度在逐年增加。目前來看,科學的經營方式和高層次旅游管理人才也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大障礙。
4 對策建議
4.1 統籌黨建建設,“擼起袖子加油干”
堅持以黨建做引領,以創新鄉村旅游發展方式為抓手,團結向前[15]。事實證明,趙莊村的發展離不開基層黨組織和村干部黨員帶頭的強大作用。組織發展的好壞,直接影響鄉村旅游的好壞。脫貧致富、富家富農關鍵就在于是否擁有一支強大的基層領導組織。趙莊村成功發展的背后就是村干部表率作用的真實寫照,更是鄉村旅游發展的典型。因而要激發支部能力,注入支部活力就需要吸納一批有理想有能力的年輕干部,號召黨員干部率先勇當“老黃牛”和“開荒牛”[16],積極為集體發展出謀劃策作貢獻。同時,可以通過向上級領導部門上報和申請,或社會公開招聘有才干的人員入駐,在謀劃中促發展,穩步提升鄉村旅游的建設任務。
4.2 深挖資源特色,加大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和開發
在民俗特色開發上避免重復和同質,可以推出親子游、團建游、素質拓展等形式的旅游項目,或是舉辦各種美食節、音樂節、民俗文化節、娛樂狂歡節等。同時,可根據現實情況開發夜間旅游活動。如夜間實景演出、夜間尋寶等以“財神爺”為核心打造的旅游活動項目。與此同時,趙莊村本身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它的傳統村落特征,要將傳統村落這一保護和開發工作納入整體旅游開發的建設規劃中,切不可只關注娛樂項目,而忽視文化內涵。對傳統民居實施保護和再利用雙軌并行,強化特色意識,彰顯出歷史遺存中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建筑價值。在充分尊重原住民意愿的前提下,進行特色開發,也可學習浚縣古城開發的策略經驗,通過還原復古式的修建風格,從物質表象體現出“鄉土性,鄉民情”。
4.3 提高對鄉村旅游認識,提升從業人員素質
趙莊村發展鄉村旅游一個重要的方面在于專業。因此,需要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村委干部要繼續提高對鄉村旅游促進鄉村振興的科學認識,有必要組織黨建干部積極外出考察學習。同時,由于景區的服務人員大多是當地民眾,缺乏專業的知識和經營理念,對鄉村振興和鄉村旅游的認識不足。可以邀請鄉村旅游研究專家駐村進行專業指導,邀請星級飯店培訓師教授專業化的培訓。努力培養一批素質高、能力強、有經營理念的服務人員,全面提升趙莊村鄉村旅游服務的整體水平。
5 結語
鄉村旅游作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大路徑,無論是從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經過這些年的探索發展,不可否認是有成效的。2020年我國實現全面脫貧,這無疑給想要通過發展鄉村旅游的貧困村、落后村增加了信心。回溯歷史,從20世紀的“農家樂”時代,到現如今的鄉村旅游時代;從20世紀珠海白藤湖易樂園度假村(原白藤湖農民度假村),到現如今安徽西遞宏村、江西婺源,這些實例都是鮮活和成功的。
而該研究的河南省淇縣趙莊村,就是在這些成功實例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發展鄉村旅游,整合各類可利用的資源,將個體串聯成整體,審時度勢抓住機遇,實現利益互享,最終擺脫貧困。對于同類型的鄉村來說,如北京清水鎮江水河村[17]、貴州花溪鎮山村[14]、河南省黃洞鄉東掌村等雖然都發展了鄉村旅游,但仍需借鑒趙莊村的開發思路,不斷加大開發力度。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不得不說趙莊村的成功為同類型村莊打了樣板、做了榜樣,通過深入研究趙莊村鄉村旅游的開發思路,對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為趙莊村鄉村旅游更好更快穩步發展提供可行方式,同時也為鄉村振興發展建言獻策。
參考文獻
[1] 楊旭.開發“鄉村旅游”勢在必行[J].旅游學刊,1992,7(2):38-41,61.
[2] 周玲強.中國旅游發展筆談——后脫貧時代鄉村旅游與鄉村振興[J].旅游學刊,2021,36(4):1.
[3] 何景明,李立華.關于“鄉村旅游”概念的探討[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28(5):125-128.
[4] 賈未寰,符剛.鄉村旅游助推新時代鄉村振興:機理、模式及對策[J].農村經濟,2020(3):19-25.
[5] 韓冬.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研究[J].城市住宅,2020,27(6):157-158.
[6] 李茹月.鄉村振興背景下龍勝縣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優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20,48(10):109-113,116.
[7] 林菁.鄉村旅游助推鄉村振興的內在機理與發展路徑[J].農業經濟,2021(11):75-76.
[8] 屈學書,矯麗會.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產業升級路徑研究[J].經濟問題,2020(12):108-113.
[9] 周陽.旅游產業扶貧的精準聚焦路徑與實踐[J].社會科學家,2020(11):50-55.
[10] 常中愛.“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旅游資源開發:評《美麗鄉村與鄉村旅游資源開發》[J].中國瓜菜,2020,33(10):118-119.
[11] 吳正海,范建剛.資源整合與利益共享的鄉村旅游發展路徑:以陜西袁家村為例[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1(2):70-79.
[12] 陳劍宇.綠色發展視野下鄉村旅游資源生態開發與整合策略[J].農業經濟,2021(8):20-22.
[13] 黎佳,龔剛強.景區帶動型鄉村旅游發展研究:以黔南州秀峰村為例[J].安徽農學通報,2021,27(10):143-145,151.
[14] 楊斯涵.鄉村振興背景下民族地區旅游發展困境及對策研究:以貴陽市花溪區鎮山村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10):60-62.
[15] 閆曉杰,張曉賀.“黨建共同體”引領鄉村旅游“好風景”[J].共產黨員(河北),2019(24):20.
[16] 秦利.在新的偉大實踐中大力倡導培育革命精神[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21(6):46-50.
[17] 李佳偉,李政.北京鄉村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與規劃:以清水鎮江水河村為例[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2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