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供水、供電、供熱及物業管理(統稱“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減輕國有企業經營負擔作出的重要改革部署,有利于國有企業減輕負擔、集中精力發展主營業務,也有利于整合資源改造提升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職工居住環境。如何穩妥完成分離移交任務,成為國有企業必須承擔的政治責任和必須解決的重點任務。
關鍵詞:統籌協調;“三供一業”;國企改革;國企減負
1 前言
2018年6月以來,華電滕州新源熱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電滕州公司)根據國家[1]、地方[2]和上級公司“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計劃和要求,堅持統籌協調工作思維,將分離移交工作納入年度、月度重點工作計劃,積極發揮“三供一業”工作機構職能,嚴格落實各專業組成員工作職責,整體統籌、倒排工期,于2021年年中圓滿完成了“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各節點改革任務。
2 分離移交工作概況
“三供一業”是國內計劃經濟時期的特殊產物,其中三供是指供水、供電以及供暖,而一業則是指物業管理。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的一些偏遠地區分布著大量的煤炭、鋼鐵、石化等重工產業,由于當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落后的經濟發展,企業職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往往得不到滿足。為了解決職工的基本生活問題,企業在建設工業水電的過程中也開始建設職工生活區的水電,這就形成了與商業住房的水電網絡系統截然不同的獨特的水電網絡系統。在國有企業工作的職工并不需要承擔全部的水費、電費、取暖費以及物業管理費等,他們只需要承擔部分費用,而剩余的部分則由企業來承擔,這對于國有企業的職工來說是一種特有的職工福利。“三供一業”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為職工解決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基本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改革成為國有企業的重中之重。而“三供一業”早已無法滿足社會對企業的要求,其嚴重阻礙了國有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影響了社會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
近年來,國內部分地區先后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3],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減負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4-7],國有企業辦學校、公檢法機構向地方移交工作基本完成,部分國有企業所辦醫院已移交地方或進行了改制。但目前國內仍然存在大量國有企業辦社會機構,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廠辦大集體改革等歷史遺留問題較為突出,人員管理、運營費用負擔沉重,已經嚴重制約了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
“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作出的重要改革部署。按規定,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主要是對企業職工家屬區供水、供電、供熱和物業管理的設備設施進行必要的維修改造,達到所在城市基礎設施的平均水平,基本實現分戶設表、按戶收費,交由專業化企業或機構實行社會化管理。這項工作自2016年開始,要求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從2019年起企業不再以任何方式為“三供一業”承擔相關費用。且符合財政補助條件的“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接收方必須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屬于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二是接收的“三供一業”有關業務在主業范圍之內;三是接收的是所在集團以外的中央企業分離移交的“三供一業”,也就是說,接收方和移交方不屬于同一企業集團。
華電滕州公司“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共涉及四個職工小區,推進分離移交改造項目包括供水、供熱、供電以及物業管理四個項目。其中供電項目涉及3個職工家屬區,共計933戶;供熱項目涉及1個職工家屬區,共計712戶;供水項目涉及3個職工家屬區,共計933戶;物業項目涉及4個職工家屬區,共計1017戶。
3 統籌協調推進實施
3.1 統籌制定工作目標和原則
3.1.1 總體目標
根據國家有關要求,結合上級公司工作安排實際,明確總體目標為:2018年8月底前簽訂“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協議或框架協議。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對職工家屬區供水、供電、供熱和物業管理的分離移交。2019年起相關企業不再以任何方式為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承擔相關費用,不得對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進行補貼,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3.1.2 工作原則
一是堅持“先移交職能、后維修改造”原則。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協調和“三供一業”接收方的工作銜接,積極達成先移交職能、后維修改造的工作流程。
二是堅持“維修為主、改造為輔”原則。工程項目要以維修為主、改造為輔,做到技術合理、經濟合算、運行可靠。
三是堅持“依法依規、積極穩妥”原則。要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規范資金使用管理和資產處置,確保員工隊伍穩定,積極穩妥推進“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
3.2 成立工作組織機構整體統籌
一是該公司成立“三供一業”分離移交領導小組,學習政策文件,吃透政策精神、掌握重點難點,靠前指揮重要節點工作。公司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盯,明確專人負責。相關職能部門按分工積極推進,主動作為,統籌謀劃,分類施策。通過與涉及職能部門和后勤部門簽訂目標責任書,與績效考核充分掛鉤,層層壓實責任,發揮激勵傳導作用。
二是以公司協理干部、生技和安全監督人員為主要成員,成立現場工作小組,對分離移交項目的安全施工、按計劃改造情況進行實時督導。針對分離移交項目的特點和問題,現場工作小組成員與項目施工方、項目接收方面對面溝通協調,及時發現問題,實時實現解決。
三是清算鑒證工作期間,專門成立了黨委書記、總經理、紀委書記為組長的清算鑒證工作小組,對分離移交清算鑒證工作進行領導統籌和研究部署,定期對相關工作進行督導。下設綜合協調組、清算(審計)協調組、接收方對接組,分別負責協商溝通、落實清算(審計)鑒證、項目尾工的驗收整改工作。
3.3 審慎制定方案保障職工利益E7942F56-4688-4556-9F8F-AC52BDB2D168
一是積極摸底排查,制定改造方案。按照國家、地方和上級公司關于“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改造任務的要求,華電滕州公司積極開展項目涉及四個家屬區的改造任務調研摸底工作。經多次組織召開公司辦公會、專項推進會,通過分析國家政策,研究公司實際,明確了項目改造的目標、計劃,制定了專項工作方案。之后,公司工作小組會同“三供一業”移交改造單位工程技術人員先后多次深入家屬小區進行現場測繪,商討設計改造方案,提前協調技改施工中會出現的問題。最終,經過2個月的勘察設計和反復完善,公司移交改造技術方案取得上級公司審批通過。
二是發揮宣傳優勢,廣泛征求意見。發揮黨政群團職能作用,在公司內進行廣泛宣傳國家政策,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確保職工隊伍穩定。相關后勤部門主動做好與接收方的政策對接,開設意見箱收集職工意見建議,及時化解矛盾,使職工積極參與到項目分離移交改造中來。公司先后開展3次志愿服務活動,共發放傳單1000余份,并充分利用宣傳展板、網站、微信等媒介對移交改造工作進行跟蹤宣傳,使廣大職工群眾正確認識和理解“三供一業”工作的政策要求及改造方案,了解工作進展,實現全民監督,努力減少移交改造工作對職工居民生活的影響。
三是用足用好政策,嚴控項目預算。華電滕州公司從保障職工利益出發,嚴格對標分離移交改造費用標準,依托獨立專業的設計、監理、審計單位,進行施工改造設計和項目概預算設計,形成可行性的改造方案。在北京組織開展國資委2018年第二批中央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集中審核中,華電滕州公司“三供一業”分離移交的四個改造項目順利通過集中審核,標志著公司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申報工作圓滿完成,為順利完成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4 項目改進實施情況
4.1 移交改造范圍
4.1.1 供電分離移交:
移交范圍:3個職工家屬區,從公用供電設施起至用戶產權分界點止的供配電設施。
改造范圍:甲方移交的10千伏線路、電纜分接箱、戶外環網柜、配電所、開閉所、箱式變、臺變、低壓線路等,以及用電客戶電度表和表箱。包含土建部分。
4.1.2 供水分離移交:
移交范圍:3個職工家屬區,從市政供水管網至用戶產權分界點止的供水設施;采用二次供水方式供水的小區,從二次供水泵房后給水入戶管線至用戶產權分界點止的供水設施。
改造范圍:甲方移交的供水管道、水表、水表池、閥門、閥門井及其它供水設施。
4.1.3 供熱分離移交:
移交范圍:1個職工家屬區,從公用供熱設施起至用戶產權分界點分戶鎖閉閥止。
改造范圍:甲方移交換熱站及供熱管網,不具備分戶控制條件的通過改造使其具備分戶控制條件。
4.1.4 物業管理分離移交:
移交范圍:4個家屬區的物業管理。
改造范圍:維修改造主要包括住宅樓及公共建筑設施、安防設施、環衛消防設施、環境綠化設施、基礎設施、便民設施、文體設施等。
4.2 項目移交情況
供電項目:于2018年1月10日簽訂正式分離移交協議,8月底簽訂補充協議。該項目無舊資產移交,并已于2018年12月20日確認完成管理職能移交。
供熱項目:于2018年8月22日簽訂正式分離移交協議。該項目無舊資產移交,于2018年12月20日完成管理職能移交確認。
供水項目:于2018年8月30日簽訂正式分離移交協議。該項目無舊資產移交,并已于2018年12月20日確認完成管理職能移交。
物業項目:于2018年8月22日簽訂正式分離移交協議。該項目無舊資產移交,并已于2018年12月20日確認完成管理職能移交。
4.3 項目施工情況
施工改造中,公司嚴守工作進度紅線,倒排工期,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現場指揮部干部,深入小區現場辦公,與施工方、接收方、社區中心及時協調解決維修改造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公司生技部、安全環保部等相關專責,認真對現場施工情況進行督導巡察,架設醒目的“三供一業”維修改造設計圖紙、宣傳牌版、安全作業警示語、安全防護欄等,為維修改造工程高標準、高質量按期完成奠定基礎;工作人員宣傳“入戶”,對小區居民做足做好政策宣傳,通過對居民家屬的信息掌握程度,告知住戶改造事宜,保證入戶施工不受影響,隨時跟進掌握施工進度,解答住戶疑問,協調解決各類訴求,做到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落實;把安全改造作為工程推進的第一要務,采取多部門聯動方式,組織開展安全聯合大檢查,實施了聯合安全大檢查、為施工單位進行安全“體檢”、管理“把脈”,及時消除施工作業過程中的安全隱患,確保安全施工。
4.4 項目資金保障
當前,“三供一業”移交和改造的費用由國有企業和政府共同承擔。按照財政部、國資委規定,“三供一業”分離移交費用包括6個方面:(1)相關設施維修維護費用,(2)基建和改造工程項目的可研費用、(3)設計費用、(4)舊設備設施拆除費用、(5)施工費用、(6)監理費用。資本預算對上述6類費用予以補助。房屋維修基金、審計費、運行費和人員安置費等不屬于補助范圍。為了支持這項工作,國家規定“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成本由政府和企業合理分擔,財政給予適當補助。中央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費用由中央財政補助50 %。補助原則是“分項核定、比例補助、年度預撥、據實清算”。對簽署分離移交(維修改造)協議的,按應補助金額予以全額預撥(即50%);對簽署分離移交(維修改造)框架協議的,按不超過應補助金額的90%預撥(即50%×90%=45%)。但是由于原政策性導致的,已經宣布破產的企業其移交和改造的費用將完全由財政部(國有補助資金)承擔。中央企業的移交和改造費用主要根據有關要求執行,包括申請,預撥和清算。華電滕州公司認真履行資金監管和使用要求,建立“三供一業”分離移交資金專用賬戶,單獨核算,專款專用。E7942F56-4688-4556-9F8F-AC52BDB2D168
4.5 項目決算情況
自清算鑒證工作開展以來,華電滕州公司高度重視,清算鑒證工作小組,對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清算鑒證工作進行領導統籌和研究部署,定期對相關工作進行督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組、清算(審計)協調組、接收方對接組,分別負責協商溝通、落實清算(審計)鑒證、項目尾工的驗收整改工作。清算過程中,華電滕州公司根據上級公司“三供一業”小組工作要求,積極加強與審計公司協調溝通,先后按時完成《審計材料目錄》第一批材料、竣工驗收報告、項目結算報告、小區平面圖、戶數統計表、反饋問題說明及四個項目竣工決算審計報告等材料報送。2020年8月,順利完成四個分離移交項目的清算鑒證工作,后于2021年5月,圓滿收到上級公司撥付的“三供一業”國補資金剩余部分。
5 結語
“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改革任務是一項政治工程,更是關系國企職工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正是在華電滕州公司領導班子的高度重視下,全廠上下提高政治站位,堅持統籌協調,統一籌劃行動,才最終實現了從快從好完成職工家屬區的“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改造任務,獲得了廣大職工的肯定和贊譽。
習總書記指出:“統籌兼顧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科學方法論。它的哲學內涵就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運用好統籌兼顧這個方法論,有利于領導干部在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實踐中正確處理各方面關系,準確評估改革的進程和效果、問題和前景,從而采取切實有效的舉措進一步推進改革。領導干部要深刻理解統籌的實質和目標,看清統籌的分量和意義,進而打開工作的眼界,在錯綜復雜、劇烈變動的現實面前分清輕重緩急、辨明前進方向。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關于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6(19):21-23.
[2]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國資委省財政廳山東省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方案的通知[J].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報,2017(04):159-162.
[3]“三供一業”分離提速[J]. 中國石油企業,2016(12):61.
[4]國資宣.大同、陽泉率先完成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J]. 支部建設,2018(32):40.
[5]薄斌.耗時近一年 成就一汽無錫“三供一業”典范[J]. 農業機械,2018(08):129.
[6]2019年起國企不承擔家屬區“三供一業”費用[J]. 國際商務財會,2016(06):17.
[7]劉光賢.山東能源棗礦集團柴里煤礦 “三供一業”分離移交跑出“加速度”[J]. 班組天地,2017(09):75-76.
作者簡介:張夫景,(1980.12-),男,山東鄆城,大學本科,助理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工程、行政管理、經營管理。E7942F56-4688-4556-9F8F-AC52BDB2D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