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鴻 陳梅芳 陳悅 張欣

【摘要】? 目的? 探討回春醫療保健操在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醫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組間基線資料匹配的原則,選擇其中采用常規治療方法的3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在常規治療方法基礎上聯合回春醫療保健操進行干預的3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平衡功能、下肢肌力評分以及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評分以及Berg平衡量表、Motricity指數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跌倒后骨折發生率為6.67%(2/3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6.67%(8/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回春醫療保健操可以有效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以及平衡能力和下肢肌力,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 慢性精神分裂癥;回春醫療保健操;康復
中圖分類號? R473.74?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2)15--03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性疾病,患者存在認知障礙、情感障礙、交流障礙、社會交際障礙等,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并給社會及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病情較為穩定,部分患者甚至恢復了一定程度的認知功能,但未出現明顯的好轉現象,在衰退期較為嚴重,影響患者社交能力及生活工作能力,降低患者生活質量[1]。相關研究表明[2],回春醫療保健操可以穩定精神病患者情緒,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治療效果。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回春醫療保健操在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將醫院2019年1月至 2020年12月收治的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時間均為1年。納入標準:①符合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②能溝通并配合治療,無智力障礙者。排除標準:①因各種因素放棄鍛煉者;②重度軀體疾病者;③肢體功能障礙者。根據組間匹配的原則,選擇采用常規治療方法的3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選擇在常規治療方法基礎上聯合回春醫療保健操進行干預的3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觀察組年齡30~70歲,平均66.34±5.45歲。對照組年齡30~70歲,平均66.82±5.69歲。兩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干預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治療,嚴格按照醫囑進行用藥指導,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必要時提供心理疏導,同時鼓勵其參與文娛活動。
1.2.2? 觀察組? 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回春醫療保健操進行干預,具體治療方式如下。
(1)患者身體狀況評估:包括一般資料、日常用藥情況、股四頭肌向心肌力等。準備合適的運動場地及電視,依據患者的身體情況及疾病狀況,結合患者對運動項目的興趣和愛好,按照運動原則,制訂合適、安全、有效的運動方案。
(2)實施前的準備:對病區護士進行相關回春醫療保健操理論知識及實踐的培訓,內容包括進行回春醫療保健操干預的優點、運動治療在精神病患者中的適應證、最佳運動時機、禁忌證、對患者身體評估等。通過評估的患者,先安排在飯堂集體觀看回春操視頻,然后有序集中到鍛煉場地,在護士的帶領下進行38節回春操運動治療。指導全體護士學會38節回春醫療保健操[3]?;卮翰賱幼饕I包括游臂拍打32次,轉腰順時針、逆時針各16圈,甩臂16次、拍胸打背各32次,雙搖臂正反各16次、推拳左右交替共32次等,每周5次,周一至周五,每天早上9:00至9:30。
(3)安排患者正常就餐,保證每天飲水量及維生素的足夠攝入;按時休息,規律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睡眠時間,維持患者精力充沛。回春操治療可以加強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改善氣血。
1.3? 觀察指標
(1)生活質量評價: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對兩組患者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軀體、社會、心理功能等,滿分20~100分,評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高。
(2)平衡功能及下肢肌力評估:平衡功能采取Berg平衡量表(BBS)評定,總計14個項目,每項得分0~4分,總分56分,分值越高表明平衡能力越好。下肢肌力采取Motricity指數中下肢肌力積分評價,總計3個項目,每項得分0~33分,總計99分,分值越高表明下肢肌力越好。
(3)患者跌倒后骨折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干預前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肌力評分比較
兩組干預前BBS、Motricity指數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BBS、Motricity指數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跌倒后骨折發生率為6.67%(2/3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6.67%(8/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20,P=0.038)。
3? 討論
精神病是臨床常見的精神類疾病,其發病機制與生理原因、體質因素、遺傳以及精神刺激存在密切關系,部分患者甚至存在傷人以及被傷的風險,受到醫療界重點關注。臨床除常規治療外,還應選擇合適的干預措施,以此規避不良事件的發生,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因此,精神病患者盡快恢復健康,早日回歸社會,融入周邊環境,為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成為醫護人員工作的重點。
以往臨床多選擇常規治療,但僅通過用藥指導、心理疏導、病情觀察等方式進行干預效果并不理想,難以獲得滿意的臨床效果。近年來,有報道顯示[4],常規治療方法基礎上聯合回春醫療保健操進行干預,可以促進精神病患者恢復,減少不良事件發生,并可改善患者社交及自理能力,早日回歸社會。本研究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跌倒后骨折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其原因可能與患者經過回春醫療保健操鍛煉后肢體柔韌度變好等有一定聯系。有研究表明[5],預防和控制患者跌倒可以通過運動治療來完成。其中回春醫療保健操作為一種融合了中醫治療的健身運動,匯集了我國養生學、導引術、針灸學、按摩學等醫學原理,同時繼承了中醫學中腹脹以及經絡的基本理論,吸收借鑒了解剖學、現代醫學、生物預防以及治療康復的實踐精華,加上其動作舒緩、輕柔,易學習,其強度符合人體的解剖結構及生理學規律。因此,患者經過回春醫療保健操鍛煉后,身體靜態平衡能力均有所提高,并促進股四頭肌向心肌力。另外,回春醫療保健操能夠舒緩精神患者經絡,達到平衡陰陽的目的,協調脊柱及上肢、下肢的運動,可提高患者下肢肌力,有效改善關節靈活性,亦可有效延長閉目原地踏步時間。此外,回春醫療保健操對機體的要求較低,具有時間長、強度低的優點,適合精神科住院患者學習及鍛煉。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及BBS、Motricity指數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提示運動治療是團隊治療,對提高患者的軀體功能及生活興趣,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起著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回春醫療保健操可以提高精神病康復期患者生活質量,改善平衡能力和下肢肌力,減少跌倒后骨折的發生。
4? 參考文獻
[1] 李燕紅,莫揚華,韋杰平.康復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衰退期患者社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20,41(20):2629-2630.
[2] 楊帆,袁薇,許秀賓.精神分裂癥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回春醫療保健操效果評價[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8):116-117.
[3] 張慧鑫,張瑞麗,李玉芝,等.雙重任務訓練對養老院老年人步態與平衡功能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20, 35(2):94-98.
[4] 楊云秀,楊清珍,吳清培.運動處方在中老年抑郁癥患者中的運用效果評價[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16):1334-1335.
[5] 王超,韓芳,黎麗燕,劉翠霞等.八段錦運動療法在預防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9,5(9):68-71.
[2022-02-12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