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倩茹


【摘要】? 目的? 探討集束化護理預防骨科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價值。方法? 將2021年1-12月醫院實施集束化護理骨科患者228例作為觀察組,根據組間性別、年齡、手術時間、身體質量指數等基本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從2020年1-12月期間選取采用常規護理的骨科患者228例為對照組。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質量及患者相關指標。結果? 實施集束化護理后,觀察組護理人員DVT理論知識、技能考核、風險評估、預防措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掌握預防DVT相關知識、配合功能鍛煉、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DVT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行骨科手術患者實施集束化護理可提高護理質量,減低DVT發生率,值得應用。
【關鍵詞】? 骨科;下肢深靜脈血栓;集束化護理;手術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6?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2)15--03
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發生于下肢深處靜脈血管栓塞,影響患者運動功能,栓子脫落后也可能導致肺栓塞的發生,嚴重時甚至引起患者死亡[1],骨折患者較易發生DVT,主要是由于骨折后組織水腫導致血管壁損傷,活動受限,下肢血流速度減緩,血液黏稠度相對較高,且骨折后下肢疼痛、患者飲水量減少、長期臥床等[2],積極預防DVT是骨科患者護理的重點之一,常規護理價值有限,不利于DVT的預防[3]。本研究對DVT患者采用集束化護理,探討其對預防骨科DVT形成的效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將2021年1-12月醫院實施集束化護理骨科患者228例作為觀察組,根據組間性別、年齡、手術時間、身體質量指數等基本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從2020年1-12月期間選取采用常規護理的骨科患者228例為對照組。科室兩年間參與本項研究的護士13人。兩組患者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應用常規護理干預方案,具體內容:健康宣教、飲食注意事項說明、常規的肢體狀況監測等。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應用集束化護理模式,具體護理步驟如下:
(1)組建集束化護理小組:護士長為小組長,主管護師為小組成員,加強骨科護理人員的專業培訓,內容包括骨折患者護理重點,DVT概念、危害、風險因素、預防措施等,并實施考核,小組討論整理歸納制定集束化護理措施。
(2)開展DVT健康教育:評估患者DVT發生風險,根據患者認知情況,為患者及家屬耐心講解DVT預防措施、形成原因等,如告知患者各種手術是導致機體血液呈現高凝狀態作為常見的影響因素之一,患者肥胖體型、吸煙或吸煙史等因素同樣會導致患者血液呈現高凝狀態等,以提升患者對疾病與并發癥的認知與重視及護理配合[4]。
(3)執行集束化護理干預策略:①入院評估。評估患者血常規、凝血功能、D-二聚體等,發現高危因素,盡可能避免高危因素的影響,需要患者戒煙,注意合理飲食、多飲水,以免刺激血管收縮,出現血液黏稠度增加的問題;保持大便的通暢;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血脂。②功能鍛煉。術后指導患者進行踝關節背伸、旋轉等訓練,逐漸過渡到膝關節,以屈膝練習為主,待骨折愈合、機體功能逐漸恢復后,鼓勵患者下床活動,每次活動20~30min,或者參考患者實際情況,以患者不感到疲憊為止,同時配合肌肉按摩,每天按摩3次,每次15min左右[5]。③藥物預防。必要時可遵醫囑采用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或者抗凝藥物進行干預,從而降低DVT的形成。④重點觀察患肢變化。定期觀察患者下肢,重點對患肢進行檢查,測量、觀察皮膚顏色、溫度,重視患者的主訴癥狀,檢查是否出現腫脹或疼痛情況,并對其動脈搏動進行觀察,做好詳細記錄,定期對記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若患者出現皮膚溫度升高、顏色變化或者發紺情況,應立即通知醫生,進行系統檢查。⑤加強對下肢靜脈的保護。為了避免對靜脈內膜產生損傷,應避免在同一靜脈、同一部位進行穿刺[6],手術完成后盡量讓下肢進行活動,避免血流瘀滯、減少臥床時間,保留靜脈留置針。
1.3? 觀察指標
(1)護士護理質量:護理人員DVT理論知識、技能考核、風險評估、預防措施等,每項25分,分數越高質量越好。
(2)患者指標:患者掌握預防DVT相關知識情況、配合功能鍛煉情況、DVT發生率、護理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率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
對護士的護理質量進行評價,實施集束化護理模式后,護理人員掌握DVT理論知識、技能考核、風險評估、預防措施高于實施集束化護理模式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護理后相關指標比較
實施集束化護理模式后,觀察組患者掌握預防DVT相關知識、配合功能鍛煉、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DVT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有關于DVT產生的因素,主要是靜脈血管壁受損、靜脈血流障礙以及血流的高凝狀態等。靜脈壁受損在骨科大手術中較為常見,也是導致DVT的重要因素,由于膝關節、髖關節等周圍布滿了較為豐富的血管以及組織,手術類型較為復雜,操作過程較為繁瑣,易對周圍血管內膜等產生損傷[7]。DVT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血液回流的影響,手術過程中患者往往需要應用鎮靜和麻醉藥物[8],加上手術完成會長時間保持同一體位,患者肌肉收縮功能緩慢,回流減少,DVT形成[9]。骨科疾病患者在骨科大手術前禁食禁飲,導致手術完成后體液供應不足,血液處于高凝狀態,術后出血等也會導致DVT的產生[10]。
DVT是骨科患者在手術后最容易出現的并發癥之一,該病癥一旦出現,不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活動和病情恢復,從而降低其生活和生命質量[11],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導致患者出現殘疾和生命危險[12]。因此在骨折患者的護理中,對于DVT的發生應為預防大于治療,集束化護理是強調持續執行各項措施的護理模式[12],在骨折患者的護理中,集束化護理主要針對并發癥等問題制定規范化護理方案,能夠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同時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及時對臨床路徑方案進行調整,持續改進護理質量,改善患者情況,提升患者滿意度,充分保證護理的有效性[13]。本研究中首先組建了集束化護理小組,確保預防措施有序實施,加強骨科科室護理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了護理質量,實施集束化護理后,護理人員掌握DVT理論知識、技能考核、風險評估、預防措施高于實施集束化護理前。開展DVT健康教育,知識宣講,傳遞更多理論知識,讓其能夠了解并發癥的預防對策,能夠積極配合護理[14]。護理小組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綜合應用多種護理方法,充分分析患者DVT發生危險因素,有針對性地進行預防處理,從外觀觀察、藥物處理、物理性預防和功能訓練等方面著手,保證及時發現患者異常情況,及時處理,促進患肢血液循環,且加速功能的恢復[15-17]。實施集束化護理后,提高了護理安全質量,提升了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骨折患者的護理中開展集束化護理能夠取得理想的護理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DVT的發生,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價值。
4? 參考文獻
[1] 賈霞.預見性護理干預在預防下肢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的應用[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8,50(10):1273-1274.
[2] 張健,吳荷玉.術中行踝泵運動對預防斷指再植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研究[J].全科護理,2018,16(29):3642-3643.
[3] 韓秀娟.護理干預對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作用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9):202-203.
[4] Wang D,Bao F,Li Q,et al.Semiautomatic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device applied to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major orthopedic surgery[J].Bio Medical Engineering On Line,2018,17(1):78-79.
[5] 魏建梅,曾春娥,陳春梅,等.預防性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膠原酶溶解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影響[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8,24(9):676-678,684.
[6] 林建坤,孫偉超,劉慧.護理干預管理對預防老年髖部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作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5):98-99.
[7] 張良春.分析早期護理預防骨科術后長期臥床患者深靜脈血栓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3):7-8.
[8] Anderson DR,Morgano GiP,Bennett C,et al.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2019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surgical hospitalized patients[J].Blood advances,2019,3(23):3898-3944.
[9] 李喜迎,程月起,韓曉蘭,等.集束化護理在老年患者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中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61-62.
[10] 黃瑤麗.集束化護理干預預防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價值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7):57-60.
[11] 卜文君,鄭莉麗,張盛華,等.集束化護理干預預防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7):78-79.
[12] 劉菲,尹小兵,李曉悅,等.骨科深靜脈血栓預防的護理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13):1037-1040.
[13] 申靈鋒,趙海霞.護理干預管理對預防老年髖部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作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25):186,191.
[14] Pannucci CJ,Fleming KI.Comparison of face to face interaction and th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sm risk stratification using the 2005 Caprini score[J].Jasc Surg Venous Lymphat Disord,2018,6(3):304-311.
[15] 李葉紅.骨科集束化護理策略預防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7,25(23):2169-2172.
[16] 葉彩霞,王月貴,楊樹萍.預見性護理在老年髖關節置換術后預防深靜脈血栓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30):4258-4260.
[17] 韓群霞.循證護理在髕骨骨折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10):136-137.
[2022-02-09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