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曾發表文章《變味的茅臺誰在買單?》質問:茅臺酒憑什么成為官場腐敗硬通貨?酒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更不是用來腐的。為解決漲價問題,高衛東也曾出手,但酒價卻越控越高。
繼袁仁國之后,茅臺集團又一名前任董事長被查。
5月13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稱:貴州省煤田地質局黨委委員、局長高衛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貴州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奮斗近30載卻身陷囹圄
1972年11月,高衛東出生在河南鄧州。1990年,他考上了貴州工學院土建系工民建專業。
從貴州工學院畢業之后,他留在了貴陽,很快就成了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建設環保局干部、局長助理;1998年,年僅26歲的他任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建設環保局副局長,1999年任局長。
在28歲的時候,他又成了貴州省貴陽市小河區的副區長,31歲時還兼任了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2010年,38歲的他迎來了重大升遷,就任貴州省貴陽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隨后,不到40歲,他就成了貴州省貴陽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保留正縣級)。2018年,他就任貴州省交通廳廳長、黨委書記。可以說,他的官途一路走得相當順利。
2020年3月,高衛東被調至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任黨委書記、董事長,這與他之前所擔任的職務以及工作經歷、專業領域都有較大差別。高衛東在茅臺也僅僅呆了不到一年半的時間,2021年8月,高衛東就被丁雄軍取代,轉任貴州省煤田地質局黨委委員、局長。
截至今年,高衛軍也只有50歲,卻身陷囹圄。近30載奮斗也因他的錯誤,成了鏡中花、水中月。
上萬億市值灰飛煙滅
高衛東履職期間,上市公司貴州茅臺的業績持續增長,但增速逐漸放緩。
2020年,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979.93億元和466.97億元,同比增幅分別降至10.29%和13.33%。2021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7.22億元,同比增長11.15%;實現凈利潤246.54億元,同比增長9.08%,其中凈利潤增速近5年來首次不足兩位數。
與此同時,貴州茅臺的股價也仿佛坐上了過山車,大起大落。2020年年初,上市公司股價為1100元左右,總市值1.4萬億元。之后股價一路走高,至2021年2月,股價最高達到2608.59元,市值飆升至3.3萬億元。
不過隨后進入下行通道,截至當年9月1日收盤,貴州茅臺股價為1622.01元,總市值1.99萬億元,上萬億市值灰飛煙滅。
此外,高衛東個人因合規性問題曾遭監管部門點名。2020年12月,高衛東因在茅臺經銷大會上披露系列酒營收業績,信披違規收到交易所監管關注函。
高衛東任期內,茅臺集團還屢屢陷入其他輿情風波。
2020年10月,貴州茅臺公告稱,擬向習水縣政府捐資不超過5.46億元專項建設習水縣習新大道建設工程,多項捐贈涉及金額達8.2億元。
這一大額捐贈引發質疑。有知情人士稱,茅臺董事會違反公司章程、未獲得股東大會授權,擅自替中小股東捐款,其行為侵害了中小股東的利益。
最終,貴州茅臺發布公告,終止捐贈事項。
茅臺價格“越控越高”
《人民日報》曾發表文章《變味的茅臺誰在買單?》質問:茅臺酒憑什么成為官場腐敗硬通貨?酒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更不是用來腐的。
自2017年以來,控價是歷任茅臺掌門人的重要職責,從袁仁國到李保芳,再到高衛東,茅臺鐵腕控價政策步步升級。
2020年12月,貴州茅臺召開2020年度全國經銷商聯誼會。與往年不同的是,這次大會增加了一個宣誓環節。會上,來自全國各地數百位經銷商舉起緊握的拳頭,齊聲宣誓:不加價銷售、不囤積居奇、不哄抬價、不轉移銷售、不虛構銷售、抵制假冒侵權……不過,這一幕也被網友評價為“凡爾賽式宣誓”。
在此次大會上,高衛東延續了此前嚴控茅臺酒價的態度,表示將嚴肅整治和處理“高價”“變相高價”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加大自營力度,增設自營網點,優化客戶購酒方式,嚴控產品流向,擠壓“黃牛”生存空間,嚴防市場炒作、倒賣等。
幾天后,茅臺元旦春節檔控價政策正式出臺,在加大投放量的基礎上發布了“拆箱令”。
關于“拆箱令”,茅臺銷售公司規定:“從2021年1月1日起,茅臺專賣店系統每月將80%的飛天茅臺酒按照1499元的價格拆箱售賣,廠家會不定期到店里檢查拆箱售賣的情況以及箱子數量。”
半個月后,茅臺將拆箱賣酒的比例進一步提高至100%,并且要求100%保留紙箱。
對于采取開箱銷售的規定,茅臺表示此舉是為了盡量減少流通環節,引導開瓶消費,最大程度保障消費者的飲用需求。
然而事與愿違,“拆箱令”不僅沒有取得理想的抑價效果,反倒進一步刺激了市場的瘋狂。
數據顯示,拆箱令實施以后,2021年度53度飛天茅臺原裝整箱的市場價格從2800元/瓶上升至3500元/瓶;而2021年度53度拆箱散瓶飛天茅臺市場價格從2300元/瓶最高上升到3000元/瓶,后又回落至2700元/瓶。
酒水分析師蔡學飛指出,強制拆箱意味著整箱產品更稀缺,許多經銷商、渠道商會囤貨,放緩出貨頻次,以獲取更高利潤。
2021年8月,隨著高衛東離任,市場開始傳言“拆箱令”被取消。12月,茅臺集團正式確認對“拆箱令”進行調整,普通6瓶裝的飛天茅臺將不再強制性要求拆箱銷售。
目前,高衛東究竟因何落馬尚不清楚,其落馬是否與茅臺集團有關也沒有確切消息。
有知情人士認為,茅臺成腐敗“高危地帶”,根本問題還是在于茅臺的渠道結構過于單一,完全依賴傳統專賣店,使得茅臺的銷售模式以及受制于專賣店。在渠道囤積時,茅臺難以有效管控。要想實現良性循環,就需要大力度、大規模推動渠道變革,增加互聯網銷售模式以及給大賣場直接供貨的銷售模式,推動小而散的渠道結構走向大而集中的扁平化的渠道結構,這是根本長效的措施。
(《重慶晚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