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禾
《江蘇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激勵和引導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鼓勵和支持企業家成為建設科技強國的奉獻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踐行者、良好社會風尚的引領者。
2020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指出,企業家要做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優秀企業家必須對國家、對民族懷有崇高使命感和強烈責任感,把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企業家應該胸懷創新報國、克難奮進的精神。為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加速向企業集聚,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2021年11月,江蘇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實施《江蘇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強省,發揮企業家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規劃》把科技強省建設作為總命題、總綱領、總要求,把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主線,努力以高水平科技強省支撐‘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苯K省科技廳廳長王秦說。
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成為科技強省建設的首要任務。《規劃》提出,堅持把原始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點部署以應用為導向的基礎研究,切實解決我省基礎研究投入相對不足、原始創新能力較為薄弱等突出問題,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原創性突破。
“十四五”期間,江蘇省將強化基礎研究系統部署,支持高校院所自主布局基礎研究,探索設立“基礎研究特區”;引導新型研發機構在應用基礎研究組織模式、人才引進等方面積極探索;鼓勵有條件的企業作為研究主體加強產業技術基礎研究。
為加快突破重大科學問題,江蘇省將支持頂尖科學家牽頭實施一批周期長、風險大、難度高、前景好的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并加強重大科技任務組織,持續深化“揭榜掛帥”攻關機制,探索實行“賽馬”制度,加快形成跨學科跨領域、產學研用高效協同的科技攻關體系,力爭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創新成果。為此,《規劃》特設專欄提出量子信息前沿、通用微系統芯片制造、碳中和前沿研究等14個戰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
《規劃》提出,到2025年,江蘇省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速達6.5%左右,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2%,基礎研究投入占比較“十三五”末力爭實現翻一番以上。
推進科技創新“七大行動”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江蘇省將統籌推進科技創新“七大行動”,包括實施戰略科技力量培育行動,實施高新技術產業“雙提升”行動,實施碳達峰、碳中和科技支撐行動,實施企業技術創新工程深化行動,實施創新人才集聚行動,實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行動,實施創新創業生態優化行動。
實施戰略科技力量培育行動指聚焦國家戰略需求,依托和整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研機構和科技領軍企業力量,加快建設以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為引領、以3大省實驗室為基礎、以10家以上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為骨干、以N家工程技術創新平臺為橋梁的“1+3+10+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
王秦介紹,目前江蘇省已經獲批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在此基礎上,“十四五”期間還將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態環境、新能源、新材料、海洋工程等重點領域,布局建設10家以上的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加快形成強大的共性關鍵技術的持續供應能力。到2025年,力爭新培育創建一批國家級重大平臺,形成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新格局。
江蘇省科技廳副廳長趙建國介紹,實施碳達峰、碳中和科技支撐行動將在“加強綠色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布局建設低碳領域重大創新平臺”“強化重點區域綠色低碳發展”3個方面發力,著力構建低碳綠色發展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支撐江蘇未來低碳發展的競爭優勢。省財政也將設立江蘇省“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專項資金,資金總規模達30億元左右。
根據《規劃》,江蘇省將統籌推進實施高新技術產業“雙提升”行動,壯大提升十大高新技術支柱產業集群,培育發展十大高新技術新興產業集群;實施企業技術創新工程深化行動,推動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實施創新人才集聚行動,建設國際一流的科技人才隊伍;實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行動,打造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實施創新創業生態優化行動,加快打造競爭力強、與國際接軌的創新創業生態。
打造區域創新發展增長極
《規劃》提出打造區域創新發展增長極。未來5年,江蘇省將構建“一極引領、廊帶支撐、多點崛起”的新格局,推動區域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整體提升。
“一極引領”,即提升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引領能力,重點推進蘇南自創區“卓越工程”(SUPER工程),加快一體化、集群化發展步伐,著力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經濟發展高地。
“廊帶支撐”,即立足沿海沿江地區創新基礎、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聚力推進沿海沿江創新發展,打造沿??萍甲呃群脱亟a業技術研發帶,形成“一廊一帶”相互支撐的區域創新發展新格局。
“多點崛起”,即發揮地方主體作用,集聚各方科技資源和創新力量,加快建設帶動性強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打造若干區域創新示范引領高地。
對標國際一流創新城市和地區,江蘇省將加快區域創新中心城市建設。南京將積極創建綜合性科學中心,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成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蘇州將加快建設“一區兩中心”、太湖科學城等重大載體,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綜合性產業創新高地;徐州則爭創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成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
此外,《規劃》還提出弘揚創新精神,為科技創新培根鑄魂。把弘揚科學家精神作為新時期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要內容,大力弘揚求真務實、勇于創新、追求卓越、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激勵和引導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鼓勵和支持企業家成為建設科技強國的奉獻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踐行者、良好社會風尚的引領者。力爭到2025年,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0%,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0%左右。
鏈接
政策我來讀
江蘇華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紅衛:
作為民營企業,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張謇的創新創業精神,強化責任擔當,一心一意把企業辦好、把主業做強,為社會作貢獻、為政府挑擔子。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更需要創新報國的精神,把飽滿的激情投入到企業建設和發展中去,為江蘇的經濟建設和發展貢獻力量。
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繆漢根:
政策的出臺進一步明確了我們的發展方向,增強了我們做大做強的決心和底氣。作為國內石化紡織領域的領先企業,我們將目光聚焦在加快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工品等精細化工產業建設和布局上,填補國內化工領域空白。立足“十四五”,公司樹立“將盛虹石化產業園打造成世界級產業基地,提升我國石化產業技術水平和全球競爭優勢”的雄心壯志。
江蘇仁禾中衡咨詢集團董事長梁澤泉: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我們應繼承和發揚老一代企業家的創業精神和聽黨話、跟黨走的光榮傳統,在應對挑戰、攻堅克難中展現新時代蘇商的風采、自信和擔當,在擔起企業發展之責的同時,把“個人夢”融入“中國夢”,把企業發展融入國家建設,把社會責任轉化為長久之功,為企業家精神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五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建國:
企業家愛國,必須把企業辦好。時代在不斷變化發展,在充滿創業創新機遇的新時代,要敢于邁開步子去大膽推進創新,激發團隊的活力,在提升自己專業化水平的同時,還要放眼全球,為高質量發展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