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軍?張蓓?陸曉霞

內部審計證據工作事關審計程序和風險責任,最終影響審計質量。目前,人民銀行內部審計對證據工作規定不夠明確,要求不夠嚴格,執行不夠有力,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審計質量的提升。新形勢下,人民銀行對內部審計賦予更高的使命,提出更高的要求,亟待通過探索加強和改進證據工作,提升審計質量,履行審計使命。
本文通過研究相關文獻,結合人民銀行內部審計工作實際,橫向對比其他相關業務領域對于證據工作的經驗辦法,探索研究改進證據工作的方法途徑,以促進人民銀行內部審計工作優質高效發展。
高質量的審計證據才能保證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但在實際操作中審計取證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審計證據的重要性主要表現為,審計證據用于說明被審計事項是否符合有關標準,從而對審計事項的某些性質或關鍵特征(如真實性、合法性)做出結論(徐旭東,2012)。陽杰、應里孟(2017)通過總結,認為當今的審計證據主要來自內部和外部兩種,其中來自內部的審計證據由單位人員信息、有業務往來的客戶信息、單位自身銷售部的信息以及原材料采購的信息組成。就當前審計工作取證現狀而言,審計取證過程中存在取證形式單一、審計證據充分性不足、取證內容與形式不規范、取證缺乏多向性等問題(曹振華,2019)。而在當前互聯網大數據環境下,傳統的審計工作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取證工作也面臨著更為復雜的挑戰:王一帆(2014)認為傳統審計方法缺乏對業務邏輯的關注,在審計證據存在形態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傳統審計方法已經不能夠達到獲取審計證據的目的。互聯網環境下,審計機構可以借助互聯網,來獲取需要的電子數據,從而實現非現場獲取電子審計數據,這是審計技術方法的一次革命性變化,這個變化顯著提高了審計效率(鄭石橋,2020)。
基層行內部審計證據工作現狀與問題
一、取證程序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定
目前,《中國內部審計準則》對審計證據做了專門系統的規定,具有很強的指導性、權威性和操作性。縱觀《中國人民銀行內審工作制度》等系列制度,對內部審計證據工作則只做了一般性要求。如其第二十條規定“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可以向被審計單位和有關人員進行質詢并索取有關證明材料”;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現場實施階段明確為“進點會談、審計取證、編寫工作底稿、確認審計事實”。但對于不同類型的審計項目及審計內容應該怎樣取證、取什么樣的證據、什么樣的證據算有效取證等沒有做出明確的標準和規定,導致不同的審計人員根據以往的經驗進行取證,可能存在為了保證審計證據的充分性而對相關性有所忽略,或者取證后未對證據進行系統的梳理,導致報告內容過于冗長等問題。
二、審計方式缺乏創新導致取證效率低
在基層央行的許多內部審計項目中,審計人員受習慣性思維影響,多從翻閱財務賬表等資料著手取證,但審計項目經常存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尤其是經濟責任審計等涉及面廣的審計項目,“大海撈針”“人海戰術”等人工翻閱資料式傳統審計方法取證耗時耗力;且在網絡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的現今,審計工作在大數據時代下不只是要面對龐大的數據信息量,還有數據信息的安全可靠性問題,這對傳統的取證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如何在短暫的時間里迅速系統地梳理完審計資料,如何利用網絡來獲取準確的審計資料,并從中發現問題,切實提高審計質效,是我們值得探討的問題。
三、取證方式單一化
審計證據包括人證、物證、書面材料、函證、錄音、錄像、摘錄等。但實踐中存在“三多三少”現象。一是原始證據多,“轉化”證據少。即較多地通過復制復印原件等方式取證,較少地通過監盤、訪談、計算、調查等“轉化”方式取證。事實上,審計過程中,此類取證方法質量高,是做出正確結論的重要依據。二是書證多,言證少,其他類型證據更少。如被審計單位因故未提供某些審計資料,則未能通過制作針對性談話記錄補充證據。三是內部取證多,相關的外部取證少。如有些建設項目、采購項目、政策執行項目的審計,未能開展與供應單位、使用單位及相關單位的外調取證,局限于被審計方一家之證。很多情況下,外部證據和審計人員自行獲取的證據可靠度較高。如核實銀行存款的真實性,從銀行獲取的證據比從被審單位獲取的證據更具有客觀真實性。
高度重視新形勢下內部審計證據工作
新形勢下,人民銀行內部審計工作要牢固樹立證據意識,視證據為基礎、根本和支撐,高度重視內部審計證據工作。
一、治理建設的迫切需要
審計工作是國家治理建設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加強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央組成由習近平總書記擔任主任的中央審計委員會,明確新時代審計工作的目標,要求“做到應審盡審、凡審必嚴、嚴肅問責,努力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為順應國際國內內部審計形勢的不斷變化,審計署發布了新的《關于內部審計的規定》,人民銀行黨委也據此提出深化內審工作的指導意見。這些都為強化內部審計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也為加強和改進內審證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銀行要充分認識內部審計與治理建設的辯證關系,用治理建設理論指導內部審計工作,用高質量的內部審計促進各級行治理建設。
二、相近領域的啟迪借鑒
目前,一些相近相關領域非常重視證據工作,視證據為生命。如人民銀行行政執法工作,制定了專門的《執法證據收集與使用規范》,依法收集、審核、使用和保存證據,防范法律風險。人民銀行紀檢監察工作,制定實施了《監督執紀工作規程》,高度重視并相應地規范了證據工作。在民事訴訟和注冊會計師標準中,更是重視證據工作的專業化建設,明確規定了獲取證據的方法與途徑。這些相近領域的制度做法迫切需要內部審計學習和借鑒,進一步明確責任風險,提高審計質量。
三、內審質量的重要保證
人民銀行一些審計項目,之所以質量不高,一個重要原因是證據工作質量不高。在內部審計中,要指出問題,就要亮出證據;要暴露風險,就要曝出證據;要引起領導重視,只能讓證據說話;特別是一些疑點難點問題,更需要鮮活有力的證據支撐。在一些審計項目中,由于缺少重要的審計證據,問題確認文書未經相關責任人簽字認定,加大了審計交換意見時的溝通難度。為切實做好整改,也需要用證據形成壓力、傳導壓力。在審計實踐中,無論是證對、證錯,證實、證假,證有、證無等都應有必要的證據說明。在一定意義上講,審計工作要想硬起來,審計證據工作必須硬起來;審計質量要想高起來,審計證據質量必須高起來。要切實增強內部審計風險意識,強化“口說無憑、有據為證”的證據意識和能力。940CF489-DA61-40BA-9F13-C9377EFFA258
加強和改進人民銀行內部審計證據工作的方法途徑
一、健全完善證據工作制度
人民銀行內部審計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加強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總體要求,強化自身治理建設,要針對審計證據相關制度不夠健全的情況,做好填空白補弱項強短板工作。建議參考《中國內部審計準則-第2103號內部審計具體準則》,制定人民銀行專門的內部審計證據工作制度。或者及時修訂《內部審計制度》《內審項目操作程序》等制度,在其中設置專門章節,明確證據工作的重要意義、一般原則、證據的獲取與處理以及審核把關等基本要求,加強證據工作制度化建設,讓內部審計證據工作有規可依,有規必依,違規可究。
二、組織開展證據工作培訓
目前內部審計各級各類培訓內容較少涉及證據工作。新時期要把提高證據獲取與處理能力作為內部審計干部培訓的重要課題。要根據內審工作的特點,借鑒行政執法、紀檢監察、民事訴訟、注冊會計師等領域取證的方法原則,有針對性地開展比如核對、觀察、監盤、談話、調查、函證、計算、分析等方法的規范化培訓,講解典型案例,組織座談討論,交流先進經驗,同時,要針對人民銀行基層行審計取證弱項,加強審計人員證據轉化能力的培訓,積極轉變審計手段,開拓審計思路,鼓勵審計人員更新知識、提升水平,特別是提升審計人員的信息化審計能力,把收集到的可用的原始資料、文件、影像和實物等原始證據,有效地轉化為更簡潔明了且便于查閱的形式,在不降低證據證明力的前提下,減少工作量,提高取證效率。
三、規范落實證據工作要求
一是在審計進點培訓時,要明確取證的重點任務。不同的項目應有不同的側重點,要明確哪些范疇和領域必須取得證據。根據審計需要設計證據表格,以規范審計人員的審計取證行為。二是現場檢查時,要落實取證責任制,如誰來取證、取哪些證、如何取證、誰來審核把關、誰來檢查督導等。三是撰寫事實確認書,明確相應的問題,必須要有相對應的證據做支撐,增加直觀性真實性可靠性證據內容,增強事實確認書和審計報告的權威性可信性可讀性。四是在內審卷宗整理、裝訂、檢查工作中,要關注證據工作情況,對照檢查,拾遺補缺。五是在審計典型案例、優秀案例等的推選評比工作中,要把證據工作作為重要考核標準,以此強化證據意識,提升證據工作水平。(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張掖市中心支行)940CF489-DA61-40BA-9F13-C9377EFFA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