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菊芬
傳統文化的傳承人指的是有獨特技藝或通曉本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活動的內涵、形式、組織規程或大量保存民間原始文獻和其它實物資料的人。
1.保護和搶救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傳承人的重要性
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是由該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沿襲下來的風俗、道德、思想、藝術、制度、生產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質和精神文化的復合體。是在歷史進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并隨著歷史的發展而變化。這是由民族傳統文化的民族性和傳承性決定的。我們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開展保護,其實質就是保護我們的民族。我們保護民族的傳統的文化,就是為了這個民族的文化能夠傳承下去,并且發揚光大。而傳承這些文化的人,就是這個民族的民眾,傳承要靠他們,他們才是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保護者、主力軍。一切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發展都離不開傳承人身教言傳。尤其是我們當地的許許多多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傳承人有著獨特的技藝,為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特殊的推進作用。就拿我們師宗縣五龍壯族鄉來說吧,在各級政府及文化部門、旅游部門、各界有識之士、民族傳統文化傳承人的共同努力下,至今已成功地舉辦了多屆“三月三”民俗傳統文化節。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來五龍壯鄉游山水、賞歌舞、觀織布、購壯錦、看民俗、品佳肴,大大提高了五龍壯鄉的知名度,同時也帶動了各行各業經濟的增長。我們引以為自豪和驕傲的是那些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傳承人以他們精湛的技藝生產的藍靛土布、壯綿、刺繡品等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產品。曾多次參加北京、上海等旅游節商品交易展銷和昆交會商品展銷,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和好評,這就為打造民族精品品牌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保護和搶救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傳承人具有極度的重要性。
2.保護和搶救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傳承人的必要性
實施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人就是最基本的保護對象。當今,一些老歌手,老藝人和老年人口頭的作品,常常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即將失傳的,必須趕快“搶救”。一些較為優秀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現在還有保留,多保留在一些年紀較大的老年人腦中。但由于老人們的年齡太大,記憶力減退,健康不佳,屬特別危急(朝不保夕)現已達到非常危險的地步,急待搶救。保護和搶救這些傳承人的必要性,體現為這些人在當地有代表性、典型性和較大影響力。
3.結合當地實際制定保護和搶救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傳承人的措施
總的來說就是要認真貫徹落實《云南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為建設和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做好保護的基礎工作。還應具體做好以下點來重點保護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傳承人及其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藝。
(1)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傳承人經本人申請或者他人推薦,由縣級文化行政部門會同民族事務有關部門初審后逐級上報、申核、批準、命名。
(2)利用專項經費做好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傳承人的命名表彰。
(3)對于被命名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人,命名部門應當為他們建立檔案,支持其傳承活動,生活確有困難的,由當地人民政府適當給予生活補助。
(4)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人依法開展的傳藝、講學及藝術創作、學術研究等活動受到保護。
(5)鼓勵他們培養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人可以按師承形式選擇,培養新的接班人。更重要的是鼓勵他們作家庭性的傳承。只有傳承人才是最好的保護,只有傳承人才會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得到保護。
(6)利用專項經費征集收購民間傳統文化珍品、珍貴資料和實物。
(7)鼓勵擁有民族民間文化資料、實物的單位和個人將資料、實物捐贈給國家的收藏研究機構,受贈單位應當根據具體情況給予獎勵,并發給證書。
(8)對有開發價值的,能夠產生經濟效益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傳統產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稅收、信貸等方面的政策優惠。
(9)對于需要保密的工藝美術品的工藝技術,職能部門應當確定密級,依法實施保密。
(10)企業事業組織和公民個人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研究、整理等方面的經費投人依照國家有關文化經濟政策,享受稅收減免優惠。
此外,應結合本地區實際,采取有效措施,有計劃地開發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項目:①鼓勵發展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間傳統工藝品、服飾、器皿等旅游商品;②有計劃地組織集中展示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的異常展演及其它活動;③積極挖掘、提高本地區健康的有濃郁特色的民俗活動表演項目,增強其觀賞性。
讓我們的官員、文人、百姓們攜手共進,積極投入到拯救人類文明的文化工程中去吧!人人爭做維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有心人!人人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保護神!從保護和搶救當地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人做起。傳承文明、傾情投入、勇于實踐為弘揚民族文化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