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林娟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和素質教育的普及,幼兒教育也要在教育內容以及教育目標方面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幼兒教育包括各個方面的內容,其中勞動教育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勞動教育作為整體教育體系的重要一環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幼兒身心正處在發育的初級階段,是個體良好習慣養成和認識社會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重視幼兒的勞動教育,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對其后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通過勞動教育還可以提升幼兒的生活經驗,增進對生活的認知,從而使幼兒更加熱愛生活。本文主要分析幼兒勞動教育的價值與原則,探討在勞動體驗場中提升幼兒生活經驗的有效策略,希望對相關人員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勞動體驗場;幼兒教育;生活經驗;策略
幼兒教育質量直接關系著我國后期的發展,因此幼兒教育受到多方關注。幼兒對生活、對社會的認知離不開勞動的介入。一個全面發展的幼兒更需要對其進行勞動教育。基于此,幼兒園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認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幼兒勞動教育與提升幼兒生活經驗之間的關系,從而采取有效策略提升勞動教育的效果。幼兒園要重視勞動體驗場的創設,增強對幼兒的吸引力,從而使他們在愉快的勞動中增強生活經驗,為后期發展做好鋪墊。
一、幼兒勞動體驗場教育的價值與原則
幼兒園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應該重視勞動教育,在思想上認識到勞動教育的價值才能促進教育行為的落實。幼兒教師在勞動體驗場開展勞動教育時還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這樣才能最大化的提升勞動教育的效能。
(一)幼兒勞動體驗場教育的價值
1.幼兒勞動教育有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品質
在勞動體驗場中幼兒這個個體與周圍的世界發生了各種聯系,教師布置的各種勞動任務,比如教導幼兒學會擦桌子、疊衣服等不但會消耗幼兒的時間和精力,同時還會使幼兒在勞動中感受到勞動過程的辛苦,進而更加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另外,在勞動教育中幼兒會增加克服困難的勇氣,會收獲積極向上的品格,這對提升其品質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2.幼兒勞動教育有利于實現其直接經驗的積累
幼兒基于自身年齡特點,他的學習主要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幼兒不論受到哪個方面的勞動教育,在這個過程中它的肢體控制調節技能會得到逐步的提升,在進行各種操作中獲得了一些相關的直接經驗。教師為了最大化提升勞動教育的效能要為幼兒提供合適的勞動體驗場,科學的勞動材料以及充足的時間、空間。這樣可以大大提升幼兒對勞動的需求,對積累直接經驗的需求。
3.幼兒勞動教育有利于增強其對各種社會角色的認知
幼兒勞動教育必然會在一定的環境下進行,而且這種環境需要各種角色的支持。幼兒在勞動中能夠認識到不同職業的特點,明確不同勞動者的勞動內容和勞動的辛苦,進而更會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比如幼兒在接受種植勞動教育的過程中不僅會明白我們平時吃的食物是如何來的,還能體會到農民勞動的艱辛,從而學會珍惜糧食,尊重農民的勞動。
(二)幼兒勞動體驗場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則
1.遵循安全性原則
安全性原則是教師在開展勞動體驗場教育首先要遵循的原則。幼兒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好動性的特點,加之自我保護能力較弱,所以教師在勞動體驗場的活動中要排除一切安全隱患,把防護措施落實到位,確保幼兒在勞動體驗中的安全。比如在體驗場中教導幼兒學剪紙或者是種植可以分小組逐一進行,這樣教師可以加大對幼兒的關注度,使幼兒安全完成勞動體驗。
2.遵循適宜性原則
所謂的適應性原則是指教師在設計勞動體驗場的內容、方法以及組織形式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幼兒的生理以及心理的承受能力,不僅要滿足他們身心發展的需求,而且要符合他們身心發展水平。幼兒教師應該明確幼兒教育目標,并把教育目標融合到具體的教學內容中,這樣幼兒在教師組織的各種勞動中獲得了身心的愉悅,而且還提升了自身的勞動意識以及勞動技能,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教育目標。
3.遵循自主性原則
自主性原則是指教師在勞動場內容的布置時要充分尊重不同幼兒的選擇以及如何具體的實施。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主要起著引導作用,這有利于為幼兒提供足夠的創造空間,比如教師在安排每天的勞動體驗課之前可以先就勞動主題與幼兒進行討論,讓幼兒提前對勞動主題有所了解,這樣可以有效激發幼兒參與勞動的熱情,使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到勞動中,從勞動中收獲更多[1]。
4.遵循滲透性原則
滲透性原則是指教師在勞動體驗場開展活動時要把勞動內容有機滲透到集體教學活動、游戲活動等。這樣的勞動體驗內容更加豐富多元,而且對幼兒來說更具吸引引力。幼兒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探索、實踐等把勞動教育落到實處,培養幼兒健康、正確的勞動觀。幼兒教師遵循滲透性原則可以大大提升勞動教育的成效,同時也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相應的勞動教育。
二、在勞動體驗場中提升幼兒生活經驗的教育現狀
幼兒園無論在室內還是戶外創設勞動體驗場是根據幼兒園的課程來安排的,與幼兒園集體的教育活動以及主題活動是有密切聯系的。勞動體驗場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可以涉及教學活動的各個領域,這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做好鋪墊。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幼兒園通過勞動體驗場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有很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多數幼兒園在開展勞動體驗活動時間比較固定,幼兒園會根據每周的教育活動計劃來開展勞動體驗場的活動,勞動體驗場地則會根據活動內容來決定。幼兒園在開展勞動體驗活動為幼兒創設了豐富有趣的環境,這樣的環境創設更加貼近生活實際,會給幼兒帶來更真實的體驗感。幼兒園在勞動體驗場中所使用的材料也都是經過嚴格處理的,為幼兒安全使用提供了保障。幼兒在勞動體驗場開展活動,教師會以口頭表揚或者是物質獎勵的方式對幼兒的表現進行鼓勵,使幼兒從中獲得更多的成就感。雖然大部分幼兒園對勞動體驗場活動的開展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筆者通過調查發現其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F5C4E095-D1A4-4AB7-B48F-EAC86DD3FE5C
首先,有些幼兒教師對勞動體驗場提升幼兒的生活經驗認識不足。一些幼兒教師認為讓幼兒獲得生活體驗有很大的必要性,但是對勞動體驗場的教育認識不足;有些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勞動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在開展勞動體驗活動時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這種心態下勞動體驗活動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響。有些幼兒園雖然開展了勞動體驗活動,但是沒有對幼兒獲得的生活經驗進行總結,幼兒本身缺乏總結能力,所以降低了勞動體驗活動開展的質量。
其次,有些幼兒教師對勞動體驗場活動形式的認識存在著一定的欠缺。勞動體驗場的形式多種多樣,有些教師認為學校的日常活動有很多內容涉及到勞動體驗,比如很多的教學內容以及戶外活動都有一定成分的勞動,對特別設置勞動體驗場重視程度不足,沒有充分認識到勞動體驗場對提升學生生活經驗的重要意義。
最后,一些幼兒教師的勞動教育觀念陳舊,影響了幼兒參加勞動體驗活動的興趣,進而影響了幼兒生活經驗的積累。有些幼兒教師在開展勞動體驗活動時為了方便活動開展往往采取集體教學形式,而且幼兒親自體驗的機會較少,主要以知識灌輸為主。這樣的勞動體驗一方面沒有充分尊重幼兒個體性的差異,另一方面沒有切實把幼兒的勞動體驗落到實處,勞動體驗活動形式大于內容,大大降低了勞動體驗活動開展的成效。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教師對勞動體驗課有著不同的認知,大部分年輕教師愿意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精心設計勞動體驗課的各個環節內容,基于幼兒園實際最大化的豐富勞動形式。但是有些年齡較大的教師把勞動教育等同于體力勞動,顯然這種認識存在著很大的偏頗,不利于幼兒勞動體驗活動高質量的進行[2]。
三、在勞動體驗場中提升幼兒生活經驗的有效策略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了解了利用勞動體驗場提升幼兒生活經驗的重要性,那么幼兒教師在開展勞動體驗活動時該采取哪些策略提升教學效果呢?這是問題的關鍵。筆者基于自身工作經驗以及對相關資料的調查研究,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科學設計勞動體驗內容
幼兒階段雖然不以知識學習為主要目的,但是在這個階段要重視其思維、認知、三觀的培養。幼兒園的幼兒大都處在3-6歲,喜歡動手嘗試新事物,通過自己的勞動去幫助他們和服務自己以獲得更多的滿足。勞動教育基于自身豐富的內涵可以有效融合知、情、意、行。幼兒教師在勞動體驗教育中若能給予適時的引導和鼓勵,必然會增加幼兒的生活體驗,進而提升他們的生活能力。幼兒教師要想通過勞動體驗場使幼兒獲得更多的生活經驗首先要深入分析幼兒所處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據此科學設計勞動體驗場的內容。不同年齡的幼兒對勞動有著不同的需求,因此教師在進行勞動內容設計時要最大化的滿足幼兒的需求,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實際能力。幼兒教師在勞動體驗活動開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并且明確每個勞動環節的具體內容以及要求。幼兒的能力由于受到各方面條件限制,所以教師在設計勞動內容時主要圍繞著自我服務勞動為主。比如教師在開展勞動體驗活動時可以把正確穿衣服作為主要內容。幼兒學會這項勞動技能會獨自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兒不僅增加了生活經驗,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給他人帶來便利。另外,教師還可以把一些簡單的種植活動作為勞動內容。對小班的幼兒來說主要讓他們學會如何照料植物;對中班的幼兒來說可以給予他們一定的獨立性,這樣可以提升他們的自主性,進而獨立照顧植物;對大班的幼兒來說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嘗試著種植植物,并學會在植物的成長過程中給予適時照料等[3]。
(二)構建豐富多元的勞動環境,提升幼兒的體驗感
勞動環境的創設對活動開展的成效有很大影響,因此教師要重視環境創設,根據勞動內容創新活動開展形式,增強勞動環境的新穎性,使幼兒在生動的勞動環境中獲得更形象的生活體驗。幼兒教師要基于幼兒園目前的教育資源,實現各種資源的優化配置,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構建豐富多元的勞動環境。另外,教師在布置勞動環境時還要注意拉近師生的距離,增強師生的互動。這樣增加師生交流有利于教師了解幼兒在勞動中的需求,從而及時給予幫助,幫助幼兒順利完成勞動任務[4]。
(三)強化獎勵,提升幼兒生活經驗的獲取能力
幼兒在進行勞動體驗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給予鼓勵,勞動結束后要根據每個幼兒的表現及時進行評價。教師在進行評價時要善于發現每個幼兒的閃光點,使每個幼兒得到教師的肯定,同時增進幼兒對自身的認同感。這樣有利于激發幼兒勞動的積極性,不僅在學校積極參加各種勞動,還能在家里幫助家長做一些事情。通過各種各樣的勞動增加了幼兒生活經驗,提升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對他們后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5]。
結語:幼兒的發展牽動著每個家庭的目光,幼兒園在開展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幼兒的全面發展,為幼兒后期的發展奠基。勞動教育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幼兒勞動體驗場在提升幼兒生活經驗方面的價值,積極采取有效策略提升幼兒參加勞動體驗場活動的積極性,使幼兒不僅以愉悅的心情順利完成勞動任務,還能使幼兒在勞動中收獲更多。另外,教師在設計勞動體驗場活動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勞動需求,從而設計出最優化的勞動內容充分滿足學生身心發展,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治軍.如何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滲透勞動教育[J].學周刊,2022,(02):173-174.
[2]王泳智.勞動教育在幼兒園區域運動中的滲透研究[J].教育參考,2021,(03):31-36.
[3]袁玥.幼兒園勞動教育的現實困境及實施策略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21.
[4]劉娟.幼兒勞動教育的價值與實踐探究[J].決策探索(中),2021,(04):65-66.
[5]霍力巖.幼兒勞動教育:內涵、原則與路徑[J].福建教育,2018,(47):16-19.F5C4E095-D1A4-4AB7-B48F-EAC86DD3FE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