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守彩 段會苓
(日照市中心醫院 山東 日照 276800)
慢阻肺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主要特征,同時具有病程長、反復發作的特點,特別是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免疫力也不斷下降,其更加容易患有慢阻肺,如果不及時治療,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會誘發嚴重的并發癥,如呼吸衰竭等,給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嚴重的威脅主[1]。在慢阻肺的治療過程中,護理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能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因此,在本文研究中,以優質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影響效果展開分析,并隨機選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前來我院接受治療的老年慢阻肺患者86例為研究對象,現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老年慢阻肺患者86例納入本文研究對象,選取時間為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全部患者分成兩個組別,即對照組和研究組,每個組43例,對照組中男患者27例,女患者16例,年齡區間為62~85歲,平均年齡為(68.51±1.33)歲;研究組中男患者25例,女患者18例,年齡區間為60~83歲,平均年齡為(67.39±1.27)歲。兩組患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別、年齡、病程等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且本次研究以征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納入標準:①經診斷,均符合慢阻肺的診斷標準;②年齡均在60周歲以上,90周歲以內;③自愿參與,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精神異常者;②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者;③溝通障礙者;④半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內容含有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住院環境清潔、遵循醫囑進行用藥指導等基礎護理。
研究組:給予優質護理,具體如下:第一,建立優質護理團隊,由主治醫生、護士長、責任護士、康復師、心理咨詢師組成,每位成員的職責明確。第二,入院評估。收集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深入了解患者的信心,對患者的身體狀況、生活狀態、心理特征等方面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第三,環境介紹?;颊呷朐汉?,護理人員要熱情接待,并帶領患者參觀住院環境,介紹住院的規章制度,使其對住院環境更加了解,以消除對新環境的陌生感。第四,健康宣教。由于對疾病的不了解,很多患者擔心治療效果,這時,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的認知水平、理解能力等,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包含病因、誘導因素、治療方式以及注意事項等,使患者對自身疾病更加的了解。同時向患者發放相關手冊,或者是圖片的方式向患者展示,使患者更加直觀的理解疾病。第五,心理護理。老年患者在患有慢阻肺后,心理情緒的變化很大,護理人員要注意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并給予及時疏導,通過多溝通、交流,及時了解患者內心想法,并進行一對一的心理疏導,對于患者提出的疑問,應耐心的回答,通過培養患者的興趣愛好,幫助患者保持愉悅的心理狀態,并鼓勵多參加有益于健康、輕松的活動,以緩解緊張、焦慮等不良的情緒。第五,飲食指導。在護理期間,護理人員要囑咐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遵循低鹽、低糖飲食的原則,忌辛辣、戒煙酒,盡可能的有食用富含高蛋白、維生素等食物。同時要注意休息,并做好日常的保暖和防寒工作。第六,康復指導。在護理期間,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澀病情恢復情況進行康復指導,運動方式可以選擇有氧運動,比如慢跑、瑜伽、打太極拳等,運動強度要適宜,循序漸進,同時要指導患者進行呼吸鍛煉,并教會患者掌握正確呼吸法,可以借助腹肌和膈肌進行縮唇呼吸,用鼻吸氣,唇緩慢呼吸,每天進行三次縮唇呼吸鍛煉,每次10~15分鐘。
1.3觀察指標
(1)測量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標水平,并展開比較,主要是采用便捷式肺功能檢測儀測量患者的肺功能,包含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
(2)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評分方法對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該量表中包含四個維度,即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狀態,一共有20個因子。每個維度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1.4統計學分析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等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護理后研究組的FEV1、FVC等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所示。

表1 兩組護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后,研究組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狀態等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組間數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現如今,受生活環境的影響,飲食習慣的改變,老年慢阻肺的發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給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該疾病的發病原因尚未明確,因此也沒有確切的根治方法,在大多數的治療方法中,主要是以緩解病情進展,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主[3]。有研究資料顯示主[3],有效的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臨床療效。優質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能夠滿足現代人對醫療護理質量的需求。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建立優質護理小組、入院評估、環境介紹、健康宣教、心理護理、飲食指導、康復鍛煉等進行護理干預,取得較好的護理效果。結果顯示,于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FEV1、FVC、FEV1%等水平均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另外,于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狀態等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這與洪天萍[4]的研究結果相類似,在其研究中,通過優質護理,明顯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老年慢肺阻患者進行優質護理,能有效的改善其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有助于早日康復,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