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慧華
(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中醫醫院 山東 泰安 271600)
為了提高我國的人口出生率,解決老年化問題,我國逐漸開放了二胎政策,從而導致近年來我國的產婦數量呈上升趨勢[1]。妊娠結果是受到多方面影響的,如家庭因素、環境因素等,產婦在分娩期間需要承受心理、生理的雙重壓力。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生活方式、思想觀念都有一定程度的改變,從而造成剖宮產的概率增加,母乳喂養率逐漸降低。尤其在初產婦中的情況更為常見[2]。為此,需要加強產婦孕期訓練,改變思想觀念,從而改善分娩結果、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養率,并且提升新生兒的護理能力。本次研究從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本院接收的初產婦中選取106例,探究家屬參與孕期訓練對分娩、母乳喂養及新生兒護理能力的影響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期間內在本院接受分娩的106例初產婦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工作人員通過擲骰子法將初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研究組產婦53例,年齡最大為34歲,最小為21歲,平均年齡為(28.75±1.51)歲。研究組產婦53例,年齡最大為32歲,最小為20歲,平均年齡為(28.52±1.86)歲;所有產婦及家屬對本次研究均已知情并簽署同意書,并通過了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初產婦在年齡、胎次、胎位、文化程度等基本資料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產婦單獨參與孕期訓練,而實驗組產婦由家屬陪同一起參與孕期訓練。孕期訓練內容如下:
(1)孕期宣傳和產婦資料整理
在產科門診的宣傳欄內或科室走廊、病房內貼上孕期訓練宣傳海報以及孕期訓練相關的授課內容、授課流程等。并且對參與孕期訓練的初產婦發放孕期訓練宣傳手冊,從而讓孕婦對孕期訓練的內容、流程等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掌握。與此同時,工作人員需要對研究組、實驗組中的所有產婦資料進行整理、歸檔,存入到電子檔案中,資料內容主要為孕婦的產檢結果、各項基本資料、產褥期以及開展孕期訓練的課程表和課程內容等[3]。從而利于護理人員充分掌握孕婦的各方面信息以及孕期訓練的具體時間、具體流程等,并定期對產婦以及產婦家屬的參與情況進行調查和監督。
(2)孕期訓練方法
在實際的孕期訓練過程中,主要將訓練內容分為兩方面。一方面,針對孕周達到28周的孕婦,護理人員讓孕婦參加拉瑪澤呼吸法的訓練內容。孕婦進行拉瑪澤呼吸法訓練時,需要專業的訓練人員對孕婦進行全程指導,對于觀察組的產婦,需要讓家屬共同參與到訓練當中,陪著產婦一同進行訓練。拉瑪澤呼吸法訓練的內容主要氛圍三個步驟,首先孕婦需要深呼吸,并保持全身肌肉放松。其次,孕婦需要縮進左臂的同時握拳,然后伸直、抬高、放下左臂,要讓除了子宮以外的部分放松。最后再次采用胸式呼吸法[4]。通過反復的練習呼吸技巧以及對肌肉的有效控制,從而增強孕婦以及胎兒的健康。對于研究組,訓練人員需要指導家屬檢查和監督產婦的訓練狀態和放松情況,讓孕婦能夠熟練的掌握訓練方法,進而增強夫妻感情或家屬之間的情感,減少對分娩的恐懼和緊張。另一方面,訓練人員為兩組初產婦和研究組中的家屬分發相應的孕期訓練道具[5]。指導孕婦、家屬如何進行母乳喂養,以模型為教學工具進行母乳喂養展示。并且,講解母乳喂養的相關知識以及母乳喂養對新生兒的益處,指導家屬和孕婦關于擠奶方法、處理乳脹、新生兒撫觸、沐浴、日常護理等多方面技巧和方法,從而讓孕婦和家屬能夠通過訓練人員的引導進行學習和實踐,從而能夠更好地應用到實際中。
(3)孕期訓練效果評價。工作人員需要對研究組及實驗組初產婦的各個產程時間、自然分娩率進行詳細統計。并經過3天后,調查兩組初產婦的新生兒護理能力,護理能力采用本院自制的調查表進行評估。本次的問卷調查,共發放了106份,回收有效問卷調查表為106份,回收率為100%。
1.3觀察指標
1.3.1對比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分為自然分娩、陰道助產、剖宮產。
1.3.2對比兩組產婦的時間,具體分為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總產程。總產程時間=(第一產程時間+第二產程時間+第三產程時間)[6]。
1.3.3對比兩組產婦的新生兒護理能力情況,具體分為自行護理、部分護理、不能護理[7]。護理有效率=(自行護理例數+部分護理例數)/總例數。
1.3.4對比兩組產婦的母乳喂養情況,分為純母乳喂養和混合喂養。
1.3.5孕期訓練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問卷進行評估,滿分100分,80-100分為非常滿意;60-79分為一般滿意;0-59分為不滿意。
1.4統計學分析

2.1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比較
研究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產婦,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2.2兩組產婦產程時間比較情況
研究組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總產程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產婦,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比較
2.3比較兩組產婦的母乳喂養情況
研究組產婦的母乳喂養率高于對照組產婦,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如表3所示。

表3 兩組產婦母乳喂養率比較[n(%)]
2.4比較兩組產婦的新生兒護理能力
研究組產婦的新生兒護理能力優于對照組產婦,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如表4所示。

表4 兩組產婦的新生兒護理能力情況對比[n(%)]
2.5 比較兩組產婦的孕期訓練滿意度
研究組產婦的孕期訓練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產婦,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如表5所示。

表5 對比兩組產婦的孕期訓練滿意度[n(%)]
初產婦作為首次分娩的孕婦,缺乏分娩、母乳喂養、新生兒護理、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經驗,并且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從而增加了剖宮產的幾率,對初產婦不僅造成了影響,也對新生兒的護理及母乳喂養造成了影響[8]。為此,需要對初產婦進行孕期訓練,從而轉變初產婦觀念、提高自然分娩率、母乳喂養率以及新生兒護理能力等。而家屬參與到孕期訓練中,主要從兩方面進行實施,一方面為孕期間的各種宣傳和初產婦信息管理,通過宣傳可以讓孕婦及家屬充分了解孕期訓練內容和具體流程,信息管理可以讓護理人員、助產人員充分了解初產婦的各個情況及基本信息,從而提高訓練效率和質量[9]。另一方面即孕期訓練的具體方法,通過科學的指導和訓練,讓產婦可以提高分娩忍受力、促進宮縮,通過呼吸法等訓練方式進而放松肌肉,改善情緒等。家屬的參與更能夠提升親人之間的情感,從而促進訓練效果的提升[10]。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產婦(P<0.05);研究組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總產程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產婦(P<0.05);研究組產婦的母乳喂養率高于對照組產婦,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的新生兒護理能力優于對照組產婦(P<0.05);研究組產婦的孕期訓練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產婦(P<0.05)。由此可以說明,家庭參與孕期訓練的方式相較于初產婦單獨參與具有一定優勢,家庭參與孕期訓練可以顯著提升初產婦的自然分娩率、母乳喂養率、新生兒護理能力以及孕期訓練滿意度,縮短時間。
綜上所述,對于初產婦而言,家屬參與孕期訓練對初產婦分娩、母乳喂養及新生兒護理能力的影響效果十分顯著,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