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欣
(淄博市淄川區醫院 山東 淄博 255100)
消毒供應室即消毒室,是承擔醫院內各科室所有診療器械、用物的清潔、消毒、滅菌的重要部門,是醫院醫療器械、敷料等無菌物品供應的重要科室[1]。消毒供應室工作質量直接影響醫療就診及患者安危,加強消毒供應室管理,對保證醫療安全,加強醫院建設具有重要意義[2]。PDCA循環管理是管理學中關鍵模型,最早由1930年提出構想,1950年由美國專家深入研究,并加以宣傳,廣泛應用于質量管理中[3]。PDCA循環管理有4個重要組成部分,分別為計劃、執行、檢查及評估,4個組成部分循環不止運行[4]。本文將PDCA循環管理應用于消毒供應室管理中并對其應用效果進行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消毒供應室消毒的100件醫療器械作為對照組,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消毒供應室消毒的100件醫療器械作為研究組。對照組手術器械50件,一次性滅菌醫療物品50件;研究組手術器械50件,一次性滅菌醫療物品50件。兩組供應室醫療器械組成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可比(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消毒監督,抽查消毒樣本等常規護理管理,研究組實施PDCA循環管理,具體內容如下:
1.2.1計劃:制定質量管理計劃,內容包括,消毒質控問題確立,消毒質控管理小組的建立,加強消毒服務質量管理,嚴抓消毒各環節管理,加強消毒人員培訓,護理安全教育等。
1.2.2執行:(1)消毒供應室質控問題確立;對消毒供應室消毒環節中問題進行評估和總結。消毒供應室工作缺少科學化管理,需進一步完善消毒,醫療器械保存等工作流程。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存在缺乏消毒供應相應風險管理意識,預防風險能力缺失等現象。針對具體問題制定消毒管理計劃。(2)消毒質控管理小組建立;建立消毒質控管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消毒供應室管理小組組長,其余組成員是除護士長外其他供應室護理人員,將醫療器械核對、消毒和保存等相關供應室工作內容進行分工。(3)加強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培訓;要求護理人員除熟練掌握診療器械消毒、滅菌等相關工作內容外,對物理、化學相關知識也應進行詳細了解。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以《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相關管理制度為基礎,加強崗前培訓和日常工作培訓,要求其掌握消毒供應室消毒滅菌工作詳細流程,對工作中風險問題進行歸納總結,提出相應措施。建立診療器械消毒滅菌,對供應室工作滿意度等調查問卷,對工作人員專業水平及工作態度進行了解,發現專業、服務方面問題。收集相關問題,對工作人員培訓需求進行分類,相關問題進行總結,按問題輕重緩急進行排序。制定培訓方案,明確培訓目的、目標、地點及內容。以提升供應室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及專業水平為培訓目的。查閱供應室工作相關文獻資料,制定培訓教材。根據制定培訓方案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培訓方式可采用自學、網絡教學、建立學習小組等方式進行,培訓過程中加強護理人員間溝通交流,互相溝通工作心得,提升培訓效果。通過考試、小組內討論等形式,對護理人員知識技能,實踐能力進行考核。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工作安全宣教,由消毒質控管理小組組長建立問題手冊,將供應室工作各環節消毒安全隱患,消毒質量相關問題進行記錄,開展檢查會議,羅列問題,分析原因,給出處理措施。重視工作人員職業防護能力,要求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將工作流程進行優化,制定規范化工作流程,根據規范化流程進行操作,將自身防護工作做到位,降低工作人員職業暴露發生風險。(4)對消毒供應室各環節加強質量管理;關于診療器械處理,首先進行清潔,清除物品表面血跡污漬做好消毒基礎工作,然后進行有效滅菌。物品清潔處理包括初步清潔,洗滌,再次清潔,滅菌處理即先清潔,后消毒最后進行滅菌處理,器械處理各環節加強監督管理,提升消毒質量。
1.2.3檢查:由資深護士對消毒各環節進行質量把控,對供應室工作各環節進行不定時檢查,抽查消毒物品消毒質量,滅菌情況。對供應室工作中不定時抽查發現的問題進行詳細記錄,及時進行匯報和反饋,對存在一定風險的問題制定預見性護理計劃。進行相關培訓后根據培訓內容制定調查問卷,觀察培訓效果,進行匯總分析。
1.2.4持續改進:供應室工作各環節進行檢查后記錄的相關問題進行羅列,分析原因,制定改進計劃。根據培訓結果調查問卷,找出工作人員薄弱方面,重新制定培訓計劃,重新實施工作各環節制定改進計劃和工作人員重新制定的培訓計劃。實現質量持續改進。
1.3觀察指標
工作質量:包括滅菌物品合格率和手術器械消毒合格率。綜合管理質量:院內自制評分表對綜合管理質量進行評定,滿分100分,評分與綜合質量成正比。護理服務滿意度:院內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定,內容包括護理質量、供給能力、服務態度,滿分100分,分值與護理滿意度成正比。消毒指標:包括消毒質量、包裝質量、器械管理、環境管理,院內自制消毒指標評定表,每項100分,分值與消毒指標質量成正比。
1.4統計學分析

2.1兩組工作質量對比,詳見表1。

表1 兩組工作質量對比(%)
2.2兩組綜合管理、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詳見表2。

表2 兩組綜合管理、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分)
2.3兩組消毒指標對比,詳見表3。

表3 兩組消毒指標對比分)
消毒供應室是醫療器械和一次性醫療物品供應的關鍵部門,醫院診療器械回收、清點、消毒、包裝、發放是該科室主要工作內容,作為醫院中不可缺少的科室,在診療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5]。該科室工作質量好壞直接影響醫院的診療效果和患者生命安全,加強供應室工作質量管理是全院護理工作的重點[6]。PDCA循環管理是管理學中通用模式,包括計劃、實施、檢查、和評估4個環節[7]。計劃的制定是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即在工作開展前,對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問題,根據問題制定工作計劃。執行是PDCA循環管理中關鍵步驟,即工作計劃實施過程,實施上一階段規定的內容[8]。檢查階段是對實施效果進行檢查,可通過考核或制定調查問卷方式進行。評價是指檢查考核過后,將未得到解決的問題或需要完善的問題進行總結,進一步制定改善計劃,并實施計劃[9]。4個過程并非一次運行結束,而是周而復始進行,一個循環結束,解決部分問題,未得到解決的問題進入下一個循環,階梯式上升,逐步完善,提升質量管理[10]。本文將PDCA循環管理模式應用于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對消毒供應室當前消毒護理現狀進行分析,發現供應室各環節缺乏科學管理,工作人員缺乏預防風險能力為當前存在主要問題,針對主要問題,制定管理計劃。加強供應室護理人員培訓,以常規管理制度為基礎,根據采集文獻資料和當前供應室相關護理問題結合,制定培訓內容,通過自學、網絡授課等方式開展培訓[11]。建立質控管理小組中資深護理人員將培訓效果及供應室工作中各環節進行審查,工作人員專業水平及服務工作態度得到有效提升。通過考核和調查問卷方式對培訓效果進行分析,羅列出相關問題,并針對未解決或需要完善的問題,再次制定管理計劃,實施計劃,進入下一個循環[12]。本文研究結果可知,研究組工作質量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綜合管理及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各項消毒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可能與,開展PDCA循環管理后,通過發現問題,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效果檢查、問題評估實現了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供應室整體素質得到提升有關。熊國珍[13]等在消毒供應室管理中采用PDCA循環管理模式,研究結果可知,實施PDCA循環管理后,供應室醫療器械清潔、消毒、滅菌、包裝等各項工作質量得到有效提升,科室環境管理、醫療器械管理得到有效加強,工作中醫療器械中回收差錯,消毒滅菌操作得到有效控制,與本文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將PDCA循環管理應用于醫院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取得良好效果,可顯著提升醫療物品消毒質量,降低不良事件發生,降低醫療器械差錯率,具有良好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