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鳳
(香河縣人民醫院兒科 河北 廊坊 065400)
作為臨床上一種較為常見的嬰幼兒多發疾病,小兒高熱驚厥以感染為主要病因,以3-48個小兒群體為高發人群,由于患病后患兒會出現嘴唇變黑、牙關緊閉、突然失去知覺、高熱、手腳抽動等癥狀,具有較高的危險性[1]。本院將綜合護理應用于2019年8月-2021年8月期間收治的小兒高熱驚厥患兒的護理工作中,并與常規護理進行對照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樣本選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期間在我科接受治療的小兒高熱驚厥患兒94例,患兒的性別信息數據為(男:50例;女:44例),患兒年齡信息區間介于0.4-8歲間,平均年齡數據為(1.45±0.63)歲;疾病類型:急性支氣管炎、急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患兒分別為19例、35例以及40例。按照雙色球排序法將以上患兒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47例,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 22.0)對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進行驗證和比較,結果顯示P>0.05,兩組之間沒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經CT檢查、血清實驗室檢測等相關臨床診斷確定符合該病的診斷標準[2];(2)臨床資料完整;(3)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家屬與患兒對本研究均表示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1)合并精神障礙、精神病史以及腦功能疾病者;(2)合并心、肝、腎功能不全以及急性傳染性疾病者;(3)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者;(4)依從性差,或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參照組患兒接受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對患兒的血壓、呼吸以及體溫變化等密切關注,對水電解質紊亂情況給予糾正,結合癥狀給予用藥、降溫以及吸氧處理,做好嘔吐物的清理以及呼吸道的護理;做好病房巡查,對病房內的濕度、溫度進行合理控制,并做好通風換氣工作等;觀察組患兒在上述前提下采納綜合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生命體征護理 對患兒的血壓、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給予全天監護,并注意觀察面色、體溫、瞳孔以及精神的變化情況;對患兒的臨床癥狀、抽搐部位、發作次數和程度等詳細記錄,一旦患兒出現黃疸、嘔吐、皮疹以及腹瀉等癥狀,護理人員要及時通知醫師并給予對癥處理。
1.2.2 高熱護理 針對體溫超過38℃的患兒,需要采用頭部冷敷20min;針對體溫超過39.5℃的患兒,將乙醇和溫水混合均勻,對腋下、腹股溝等部位進行物理降溫,應用甘露醇來對顱內壓進行控制[3];對患兒家屬介紹降溫方法并使其掌握,使其能夠及時發現體溫異常情況,并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避免因高熱出現驚厥;退熱后要對汗液及時擦拭,對潮濕的衣物、床單等及時進行更換[4]。
1.2.3 驚厥護理 患兒一旦出現驚厥癥狀,要將領口解開,為其采取頭偏向一側的去枕平臥位,使呼吸道保持暢通;可以通過應用壓舌板來避免出現咬傷舌頭的情況;除此之外,患兒在高熱驚厥的狀態下會消耗大量的氧氣,因此護理人員要適量調整患兒的氧流量,避免因腦缺氧而加重腦損傷程度[5]。
1.2.4 健康宣教 結合患兒及家屬的實際情況,通過示范錄像、視頻播放、“一對一”輔導、網絡教育、發放雜志及書籍等文字材料、專題知識講座等多種方式來開展健康宣教,介紹小兒高熱驚厥的病因、發病機制、急救措施、治療方案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使家屬居家保健知識掌握程度增強,叮囑患兒家屬家中要預備解痙、退熱藥物[6],指導家屬掌握該病的早期癥狀,并及時進行急救并告知醫務人員。
1.2.5 心理護理 (1)患兒心理護理:患兒由于疾病的影響,再加上進入一個陌生的緩解,因此會出現害怕、不安、緊張以及恐懼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自我介紹、墻壁張貼卡通形象、發放小玩具等來轉移患兒的注意力;在護理操作過程中,動作要保持輕柔,語言要溫和,并且可以通過語言激勵、樹立榜樣以及講故事等方法來使護理依從性提高;(2)家屬心理疏導:患兒家屬由于擔憂患兒的病情,因此經常存在程度不同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針對其疑問護理人員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進行解答,引導并鼓勵其進行不良情緒的宣泄和疏導,通過治療成功的案例來穩定其情緒,讓其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
1.2.6 飲食護理 該病的發生會降低患兒的神經興奮程度,進而降低胃腸蠕動功能,進而影響消化液的分泌以及生成,使患兒機體吸收營養的能力大大減弱[7];同時汗液排量的增加會大幅度消耗機體的水分,大大增加代謝分解量,因此需要及時為患兒補充水分、糖類、脂肪、維生素、蛋白質等[8]。鼓勵患兒增加飲水量,飲食方面要遵循易消化、富含維生素、高蛋白、營養豐富以及無刺激的原則。
1.2.7 環境及生活護理 對病房內的地板、床欄以及衣柜等物品采用含氯消毒液來進行擦拭,定期通過紫外線照射來進行消毒,防止出現交叉感染情況[9];每天2次進行開窗通風,室內的光線要保持柔和;加強口腔清潔護理,對嘔吐物及時進行清理,避免出現口腔潰瘍以及肺部感染等情況;叮囑患兒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時間。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兒癥狀(驚厥、高熱)消退時間以及住院時間;觀察兩組患兒并發癥發生情況并對比;采用本科室自制的滿意度調查量表來對患兒及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并對比,滿分為100分,其中非常滿意>80分,一般滿意60-80分,不滿意<60分,護理滿意度以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和所占比重計算。

2.1 癥狀消退以及住院時間對比 就驚厥消失時間、高熱消退時間以及住院時間而言,觀察組均明顯短于參照組,t=5.121,7.587,5.887;P=0.004,0.000,0.001,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患兒的癥狀消退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對比
2.2 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就并發癥發生率而言,觀察組為6.38%,明顯低于參照組的27.66%,χ2=9.674,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患兒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
2.3 護理滿意度情況對比 就患兒及家屬的護理滿意度而言,觀察組為95.74%,明顯高于參照組的74.47%,χ2=11.998,P<0.001,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2組患兒及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情況對比[n(%)]
作為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兒科急癥,小兒高熱驚厥容易導致急性感染和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并且由于小兒大腦皮質、神經髓鞘均處于發育中,一旦發生高熱驚厥,擴散性的興奮性沖動會大大降低血腦屏障功能,腦組織內會滲入各種毒素,從而導致休克、肺部感染、虛脫以及感染性腹瀉等并發癥發生幾率大大增加。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措施不當,容易導致患兒出現牙齒緊咬、排泄失禁、面色異常、頭部后仰、意識障礙等癥狀,使患兒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大大折扣。該病以進展快、發病急為主要的臨床特點,對護理工作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而常規的護理方法已經無法滿足該類患兒的護理需求。
綜合護理作為現代護理學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通過給予患兒生命體征護理、高熱護理、驚厥護理等,能夠促使患兒相關臨床癥狀的快速緩解;通過健康宣教、心理護理能夠有效疏導患兒及家屬的不良情緒,有利于治療和護理依從性的提高;飲食護理能為患兒提供充足的營養支持,促進患兒的康復;環境及生活護理能夠為患兒營造更舒適的就醫環境,使其生理舒適度大幅度提高,并且能夠對院內感染等不良事件進行有效預防;上述措施的綜合使用有利于大大縮短患兒高熱、驚厥癥狀的消退時間,能夠大大提高治療效果,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就驚厥消失時間、高熱消退時間以及住院時間而言,觀察組均明顯短于參照組,t=5.121,7.587,5.887;P=0.004,0.000,0.001,有統計學意義;就并發癥發生率而言,觀察組為6.38%,明顯低于參照組的27.66%,χ2=9.674,P<0.05,有統計學意義;就患兒及家屬的護理滿意度而言,觀察組為95.74%,明顯高于參照組的74.47%,χ2=11.998,P<0.001,有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小兒高熱驚厥采納綜合護理的效果滿意,能夠加快臨床癥狀的緩解,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對降低并發癥發生情況、縮短住院時間以及提高護理滿意度等方面均具有積極的作用,可以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