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傳才
(山東省臨邑縣疾病預防控制 山東 臨邑 251500)
關于流動兒童,目前在國際上并沒有統一的定性標準,在我國,一般將由于各種原因在長期或短期內遷徙到其他地區的非本地戶籍人口作為流動人群,而在這些流動人群中,一般將在本地居住三個月以上并在六歲以下的兒童看作是流動兒童。這些流動兒童年齡較小,身體的各項技能還沒有發育完全,在應對各種疾病和病毒時,身體機能的免疫力較低,導致流動兒童很容易因為外界環境影響發生疾病,影響身體健康。但因為流動兒童的流動性,在免疫規劃上常常難以取得有效的結果,也正是因為流動兒童免疫接種的滯后性,使得流動兒童的疫苗接種成了免疫規劃工作中的難點問題。再加上流動兒童大多來自于進城打工的農村家庭,對于疫苗接種的相關知識了解不足,因此在疫苗接種上,與城市家庭存在著嚴重的信息差,在一定程度上將整個城市的疾病預防保障程度存在一定的削弱,因此必須加強對流動兒童的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管理,盡可能的預防疾病的發生。
1.1 調查資料
本次調查選取本地社區的180名流動兒童作為調查的對象,并且流動兒童監護人已知曉調查相關情況并在監護人全程陪同下進行。按照不同年齡段將流動兒童分為三組,分別編號為A、B、C組,A組為0~1歲,有41名兒童,B組為1~3歲,84名兒童,有C組為3~5歲,有55名兒童。三組兒童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調查方法
在本次調查中,調查人員主要通過上門問詢和問卷調查兩種方式對調查對象進行了解,了解的信息主要囊括了流動兒童的基本信息、疫苗接種情況及建卡建證狀況等,對流動兒童的監護人也做了有關于疫苗接種的接受程度、了解程度及了解渠道等相關信息的調查,并就近1年來流動兒童是否存在發生傳染病的現象。
1.3 數據指標
對三組兒童的疫苗接種情況和傳染病發生情況進行綜合性對比。
1.4 統計方法
本次調查的數據資料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數(n)率(%)表示,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流動兒童疫苗接種率及接種成功率
在本次調查的180名兒童中,其中共有112名兒童進行了疫苗接種,這112名接種的兒童中有83名兒童進行了全程接種,其疫苗接種率及疫苗全程接種率分別為62.22%和46.10%。A組41名兒童中,有23名兒童進行了疫苗接種,全程接種的有18名,接種率和全程接種率分別為56.09%和43.39%;B組84名兒童中,有51名兒童進行了疫苗接種,接全程接種的有43名,接種率和全程接種率分別為60.71%和51.19%;C組55名兒童中,有28名兒童進行了疫苗接種,全程接種的有22名,接種率和全程接種率分別為50.90%和40.00%。由上述結果數據表明,B組的數據明顯高于A、C兩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流動兒童預防接種狀況[n(%)]

調查組調查兒童數建卡建證率家長知曉率家長接受率傳染病發生率A組4121(51.21%)19(46.34%)22(53.65%)0B組8452(61.90%)51(60.71%)53(63.09%)2(2.38%)C組5531(56.36%)28(50.90%)30(54.54%)2(3.63%)
3.1 計劃免疫工作開展難度大
根據上述調查資料顯示,流動兒童在計劃免疫中建卡建證率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而疫苗接種的覆蓋率相對來說也不是很高,這些數據如果擴大到整個縣區甚至市區,那么就會有大量的流動兒童處于未進行疫苗接種的狀態,長時間保持這種狀態,很可能引發傳染性疾病突發性感染,對周邊的人群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脅。而較低的疫苗接種覆蓋率和建卡建證率使得計劃免疫工作開展的難度直線上升。而在數據統計中,流動兒童發生傳染病感染的疾病類型多為麻疹這種免疫針對性疾病,這就表明在疫苗接種覆蓋率低的情況下,該病還有可能在流動兒童之間進一步擴散。因此,為了有效避免傳染性疾病的突發,保護流動兒童及本地兒童的身體健康,必須加強對流動兒童的疫苗接種管理,盡可能的填補兒童免疫接種的空白,加強對疾病發生的控制。
3.2 衛生保健狀況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上漲,人民生活水準不斷的提升,更多的農村家庭進入到城市中尋求更多的收益和機遇,也有許多城市的居民遷徙到別的城市尋找更多的人生挑戰,導致流動兒童的數量在短時間內激增,流動兒童引發的相關問題也逐漸被引起重視。當下我國已經出臺了諸多政策用于保障流動兒童的基本權益,其中衛生部發布了《特殊人群計劃免疫工作管理方案》,要求將流動兒童的免疫規劃工作與本地戶籍兒童同等對待,各地也有出臺細化的了相關政策,但這些政策和法規在實際實施時會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受到制約,相關政策的落實存在很大的形式化,其政策執行并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
3.3 流動兒童監護人自身存在問題
流動兒童免疫規劃工作難以取得有效進展的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來自于流動兒童的監護人自身存在的問題,許多的流動兒童都出身于農村家庭,這些家庭的兒童監護人大多都是在陌生的環境中報團取暖,在時間的積累下,逐漸形成了獨屬于流動家庭的小圈子。再加上流動人群與當地居民大多存在溝通障礙,很多流動家庭的兒童監護人并沒有與當地人進行有效的交流,導致流動兒童的監護人在信息上存在很大的滯后性,對于免疫規劃工作開展的詳情也沒有一個較為清晰明了的了解,甚至有部分監護人對疫苗接種的相關信息完全不了解。
此外,流動家庭在到達一個新的地區時,首先需要解決的是住宿及工作和基本生活保障的問題,而流動兒童疫苗接種時一種對未來兒童健康的投入,在短時間內不會產生較大的成效,甚至許多監護人覺得自己的孩子即便沒有進行疫苗接種也依然保持健康狀態沒有任何的疾病產生,對疫苗的作用半信半疑,導致監護人對流動兒童的疫苗接種的積極性不高,更多的是關注流動兒童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流感疾病。
3.4 相關部門管理存在缺失
3.4.1 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許多地區開展免疫規劃的工作過程中,部分工作人員甚至整個部門對于流動兒童的疫苗接種管理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在許多的工作人員看來,流動兒童的疫苗接種完全取決于監護人的態度,與免疫規劃工作的開展情況無關,對于流動兒童的疫苗接種也大多持有無所謂的態度,對于流動兒童疫苗接種率低及建卡建證率低的問題并沒有展開深層次的研究。
3.4.2 宣傳不到位
流動兒童的監護人對于信息的接收大多來源于流動家庭間的信息通傳及社區內的廣告宣知,而大多數地區的流動兒童計劃免疫宣傳都是采用宣傳單或黑板報的方式,通過在疫苗接種點擊社區板報出張貼相關信息,或僅局限傳單宣傳模式,并沒有投入過多的資源利用現有的網絡信息平臺進行宣傳。而這些宣傳方式對于流動家庭而言,能夠接觸到的次數有限,能夠有耐心去做詳細了解的就更少了,一些影響力較大的宣傳形式,如網絡平臺、巨幕廣告、戶外廣告等宣傳形式,在免疫規劃工作開展過程中基本上是沒有的。因此,免疫規劃的收益人群大多都是當地的兒童,流動兒童的監護人對相關信息不甚了解,致使其對于流動兒童疫苗接種的積極性不高。
3.4.3 缺乏針對性流動兒童免疫規劃方案
我國各個地區主要是以設置固定接種點定期開展疫苗接種的形式來開展預防接種工作,當地居民可以通過各個渠道了解到相關信息,并及時到接種點進行建卡接種。但對于流動兒童而言,監護人對當地信息的缺失使得監護人對于接種點及接種時間的了解都比較模糊,加上缺乏有效的宣傳手段,流動兒童的監護人主動帶兒童去接種點進行接種的較少,而當地政府也沒有對這種現象提出針對性的流動兒童管理方案。
4.1 加強流動兒童監護人的健康教育
思維模式決定了行為規范,可以組織流動兒童的監護人在社區內定期開展免疫規劃相關知識講座,為流動兒童的監護人講解免疫規劃工作開展的重要性及意義所在,使其加深對于免疫規劃工作開展的信任度。同時為監護人講解免疫規劃工作的相關細則,使其了解免疫規劃工作開展對于其兒童和家庭的好處,并對疫苗接種的相關知識及出現的不良反應作額外注重聲明。提升流動兒童監護人對于兒童健康的認知度,方便流動兒童免疫規劃工作的開展,也能夠提升社區內流動兒童的疫苗接種覆蓋率。
4.2 加大宣傳力度
宣傳力度決定了流動兒童的監護人對于免疫規劃工作的知曉率,只有加大宣傳力度,才能保證免疫規劃工作有效的進行。可以通過“進社區”、“進住戶”、“進媽媽課堂”及“進產科”等“四進”載體來加強對免疫規劃相關知識的覆蓋,以量變引起質變,提升流動兒童監護人對于免疫規劃工作的知曉率。而流動兒童家庭之間特有的小圈子能夠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快速的將免疫規劃相關要點在流動兒童家庭之間流傳,而社區免疫規劃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短信或公眾號的形式為流動兒童的監護人提供疫苗接種預約渠道。
此外,由于流動兒童本身帶有一定的流動性,其家庭擁有居住不穩定、收入不穩定及信息接收渠道不穩定等多種特點,也正是因為這些特點導致流動兒童的疫苗接種的覆蓋率較低,因此相關部門可以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的傳播速度及傳播率,通過網絡信息平臺來開展免疫規劃的宣傳工作。如社交平臺、公交車廣告等都是覆蓋率極廣且流動家庭能夠接觸到的信息渠道,只有不斷的提升免疫規劃相關知識的覆蓋率,提升流動兒童的監護人對于免疫規劃相關信息的知曉率,才能提升流動兒童疫苗接種的覆蓋率,也能方便當地政府開展免疫規劃工作。
4.3 加強各部門之間的聯系
免疫規劃是一項漫長的民生工程,如果僅僅只是采取定點接種的方式來開展免疫規劃工作,其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因此,各個政府部門之間應當加強聯系,包括婦聯、教育、衛生及公安等各個部門協同合作,制定出更有效率的流動兒童疫苗接種管理方案。以此來保證流動兒童能夠及時到接種點進行疫苗接種,還可以主動通知流動兒童的監護人到接種點進行檢查是否存在漏種疫苗,如存在,則可以在接種點進行及時補種。另外,可以充分利用教育在兒童之間的普及型,將接種證的查驗加入到開學流程當中,那么送流動兒童上學的監護人就會自發的了解接種證相關信息并及時接種。
4.4 加強流動兒童辦證管理
為了有效提升外來人口流動兒童的建卡建證率,社區的工作人員應當積極的向流動兒童的監護人闡明免疫規劃工作要點并鼓勵流動兒童的監護人主動到當地的接種門診去辦理免疫規劃接種證,并在辦理接種證時可以建立起完整的檔案信息方便后期查閱,建立的檔案信息應保證完全獨立并具有高度的準確性。相關部門應當定期在各個社區之間去了解流動兒童的接種情況,并將了解的情況與檔案信息庫進行核實更新,從而保證信息的時效性。
4.5 提升工作人員的服務質量
接種人員是免疫規劃工作開展的執行者,是與受種者直接接觸的工作人員,因此必須加強培養接種人員的職業素養,加強其法律意識建設和責任感,改善其在工作過程中的工作態度,還必須要對接種工作中的相關知識有充分的了解,方便為流動兒童的監護人作較為詳細的解釋。此外,還需要加強整個免疫規劃工作隊伍的專業性建設,工作人員需要了解到流動兒童的實時動態,并能夠隨著工作進度的進行,及時的發現在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綜上所述,流動兒童的免疫規劃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政府、各個部門、接種門診工作人員及流動兒童的監護人的共同合作。根據本次調查顯示,流動兒童的建卡建證率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其監護人對于疫苗接種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也隨著監護人對免疫規劃工作的信息了解差異而存在較大的偏差,因此,相關部門應當對免疫規劃工作的開展有一個完整的方案,包括工作流程、宣傳方式及隊伍建設等多個方面都應當進行充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