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瑛玉 王桂芹
(1 淄博市中心醫院華僑城社區門診 山東 淄博 255000 2 淄博市中心醫院 山東 淄博 255000)
社區門診輸液室每天都會面臨患有各種基礎疾病的患者,而在輸液治療的過程中,可能會由于藥品儲存、使用不當或是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不當造成各種不良事件,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容易影響醫患關系[1]。因此,對于本社區門診輸液室的工作流程和藥品管理進行優化迫在眉睫,而風險管理護理首先對患者和藥品管理流程進行評估,可以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2]。本文主要探究風險管理對于社區門診輸液室藥品管理的運用效果,具體辦法如下文。
1.1基線資料
分析對象:抽取116名在本社區門診輸液室進行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抽取起始時間:2020年1月;抽取截止時間:2021年1月。按照患者掛號順序并結合組間匹配原則將患者分為風險組和基礎組兩組,每組由58名患者組成。基礎組:38名患者性別為男,20名患者性別為女;患者年齡范圍在21歲到56歲之間,年齡中位為(46.91±0.67)歲。風險組:35名患者性別為男,23名患者性別為女;患者年齡范圍在22歲到58歲之間,年齡中位為(46.89±0.64)歲。將組間資料進行比較,基線資料情況相似,組間差異較小,P>0.05,可以進行比較。
入選標準:(1)參與研究患者年齡需超過18周歲;(2)患者無精神障礙,有自主行為能力,且配合治療的依從性較高;(3)患者在了解研究過程和目的后,自愿參與研究并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確認。排除標準:(1)患者伴隨嚴重肝腎功能不全;(2)患者正在參與其他實驗研究;(3)患者患有其他疾病,如惡性腫瘤等疾病影響患者輸液治療效果;(4)患者了解研究過程后,無法配合或拒絕參與研究。
1.2方法
基礎組患者主要采用基礎管理和護理干預,內容包括:基礎輸液護理流程、常規藥品管理和儲存。
風險組患者應用風險管理護理干預,具體實施內容如下:(1)組建風險管理小組,小組由工作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組成,主要針對藥品儲存風險、管理風險、用法用量、使用方法進行安全性評估。[3]。(2)同時需要對輸液室藥品進行分區管理,有助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加強醫護人員對藥品的管理意識,門診輸液室中,每位患者的輸液藥品應分開存放,且所有藥品均應有2位以上護理人員對藥品名稱、劑量、批號、生產廠家和失效日期進行核對和存放[4]。(3)風險管理小組成員每月定期對門診輸液室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不僅包括藥品儲存知識,還包括提高醫護人員的服務意識,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5]。(4)在社區門診輸液室就診患者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應實施監督患者反映及各項指標,避免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并及時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交流,提醒患者在輸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注意患者不同的用藥需求,提高患者用藥安全性。(5)社區門診輸液室醫護人員應及時了解患者情況,對患者身體情況進行評估,為患者建立個體化情況記錄表,對于患者在輸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與患者溝通并進行記錄,并與其他醫護人員進行溝通交流,尋找解決辦法,全面保證患者在門診輸液的安全性[6]。(6)在患者輸液結束后,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飲食計劃,減輕患者因飲食不當造成身體負擔加重,并通過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生活細節,及時幫助患者改善生活習慣,提高生活質量。
1.3觀察指標
(1)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在門診輸液室輸液患者造成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包括:醫護人員與患者溝通發生問題、藥品保存問題、藥品使用問題、靜脈炎等。發生次數越低,說明醫護人員護理效果越佳。
(2)護理滿意度,通過問卷調查方式對醫護人員護理服務進行調研,調研內容包括:護理行為規范化、護理專業化、護理態度、藥品管理規范化等。每項25分,滿分為100分。調研分數在80-100分之間,說明患者對護理服務非常滿意;調研分數在60-80分之間,說明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調研分數低于60分,說明患者對護理服務不滿意。患者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每小組人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中研究數據處理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分析,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和患者滿意度均采用(n,%)進行表述,采用X2值進行核實。當P值〈0.05表明組間數據差異顯著,數據可以構成統計學分析。
2.1組間患者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對比
風險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為0.00%;基礎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為6.88%,兩組之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組間患者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對比(n,%)
2.2組間患者滿意度比較
風險組患者滿意度為98.27%,基礎組患者滿意度為87.93%,兩組之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組間患者滿意度比較(n,%)
當今社會,社區門診輸液室已經成為家庭基礎疾病治療的首要選擇。但是,社區門診輸液室藥品管理和護理質量程度不同,因此,就診過程中發生不良事件的概率和患者滿意程度均不同[7]。而減少在治療過程中不良事件的發生的主要途徑為風管理護理,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通過組建風險小組,為社區門診輸液室中常見的藥品儲存、使用和護理問題進行風險評估,并對藥品儲存和發放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可以改善降低藥品在儲存和使用中的風險;通過多次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提高醫護人員的防范意識,提高服務能力;通過在輸液治療中評估患者情況,并及時對出現不良事件進行解決,可以提高患者治療的安全性;通過為患者制定生活計劃,提高患者的臨床恢復效果。
研究證實,風險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和患者滿意度皆優于基礎組患者,組間差異顯著,數據可以構成統計學分析,P<0.05。
綜上所述,在社區門診輸液室藥品管理中,應用風險管理護理,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并提高醫護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更廣泛的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