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亮,宋 謙*,馬淑梅,張 蘭,王純喜,楊 曉,杜文華,梁旭亮
(1.平涼市農業科學院,甘肅 平涼 744000;2.甘肅農業大學 草業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3.甘肅省涇川縣首燕牧業養殖有限公司,甘肅 平涼 744000)
玉米是全球產量最高的谷類糧食作物,在人類生活和農業生產中非常重要,尤其對畜牧業的發展而言[1]。玉米按其收獲物和用途分為籽粒玉米、鮮食玉米和青貯玉米[2]。青貯玉米指在適宜收獲期內,收獲包括果穗在內的地上所有綠色植株,并經切碎、壓實、隔絕空氣等一系列發酵工藝制成青貯飼料以飼喂牛羊的一類玉米總稱[3],因其生物產量大、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持綠性長,是草食家畜重要的粗飼料[4]。近年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糧改飼”政策的推行,青貯玉米在隴東地區蓬勃發展,已成為促進隴東地區草食畜牧業發展的主要飼草類型[5]。目前,青貯玉米品種繁多,但其產量受品種特性、氣候條件和土壤養分等因素的制約,在不同地區最適宜生長的品種各不相同。國內有關青貯玉米品種農藝性狀和草產量的研究較多。席杰軍等[6]在陜西關中地區開展了青貯玉米品種篩選試驗;吳忠海等[7]在松嫩平原進行了青貯玉米品種農藝性狀和草產量的研究;劉剛等[8]在河南鄭州進行了青貯玉米品種鑒定;但有關隴東地區青貯玉米品種農藝性狀及草產量的研究較少。因此,本試驗引進13個青貯玉米品種,在隴東地區開展青貯玉米農藝性狀及草產量研究,從而篩選出適宜在隴東地區種植的青貯玉米品種,以期為隴東地區青貯玉米推廣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試驗點位于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高平鎮上灣村,地理坐標為35°2′N、107°5′E,海拔1 307 m,年均氣溫10.3 ℃,年均降雨量522.6 mm,無霜期170 d。土壤類型為中覆蓋黑壚土,肥力均勻,無灌溉條件。前茬作物為玉米。播前施底肥磷酸二銨225 kg/hm2,尿素150 kg/hm2。
13個青貯玉米品種詳細信息見表1。

表1 青貯玉米品種的編號及選育單位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面積為30 m2(5 m×6 m),行距50 cm、株距25 cm。播種方式為人工點播,每穴播種1~2粒,播種深度為3~5 cm。試驗地周圍種1.5 m保護行。播種期為2020年5月12日,收獲期為2020年9月14日。
1.4.1 農藝性狀 青貯玉米收獲前,在每個小區隨機選取10株生長正常的單株進行株高、莖粗、葉片數、綠葉數、黃葉數、穗位高和棒重的測定工作。
1.4.2 鮮草產量 蠟熟初期進行鮮草產量測定工作。測產時去掉兩個邊行和兩頭的50 cm,其余部分全部刈割,實測面積為20 m2(4 m×5 m)。
1.4.3 干草產量 刈割前進行。在每個小區內隨機選取2株生長正常的單株帶回實驗室,在105 ℃烘箱中殺青20 min,再65 ℃烘至恒重,計算鮮干比,并折算出干草產量。
采用Excel 2010進行數據整理,SPSS19.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Duncan法進行多重比較,P<0.05表示差異顯著,P>0.05表示差異不顯著。試驗結果以“平均數±標準誤”表示。
如表2所示,不同青貯玉米品種的株高介于282.17~332.77 cm,其中以豫青貯23最高,其次為禾玉36,金凱5號最低。莖粗介于21.74~27.16 cm,其中以大京九26最高,其次為西蒙青貯707,金凱5號最低。葉片數介于12.57~15.23個,其中以禾玉36最多,其次為豫青貯23,金凱5號最少。綠葉數介于8.67~13.17個,其中以豫青貯23最多,其次為金凱711,金凱3號最少。黃葉數介于1.47~4.10個,其中以金凱3號最多,其次為禾玉36,西蒙青貯707最少。穗位高介于104.63~150.43 cm,其中以北農青貯208最高,其次為禾玉9566,金凱5號最低。棒重介于343.33~535.00 g,其中以禾玉9566最重,其次為禾玉36,京科青貯932最輕。

表2 不同青貯玉米品種間的農藝性狀
如表3所示,參試青貯玉米品種間的鮮草產量介于72.45~109.50 t/hm2,其中鮮草產量以大京九26最高,且與其他參試青貯玉米品種間差異顯著(P<0.05),其次為西蒙青貯707,禾玉9566居第3位,金凱711居第4位,金凱711和禾玉9566的鮮草產量差異不顯著(P>0.05)。金凱5號的鮮草產量最低,大京九26的鮮草產量較金凱5號增加51.14%。干草產量介于21.75~40.80 t/hm2,其中以金凱711產量最高,且與其他參試青貯玉米品種間差異顯著(P<0.05),其次為西蒙青貯707,大京九26居第3位,西蒙青貯707和大京九26的干草產量差異不顯著(P>0.05),禾玉9566居第4位,北農青貯356的干草產量最低,金凱711的干草產量較北農青貯356增加87.59%。鮮干比介于2.38~3.17,其中鮮干比以金凱711最低,北農青貯208最高。

表3 不同青貯玉米品種間的草產量
農藝性狀和草產量是衡量青貯玉米品種的重要指標[9]。株高和莖粗是衡量植物生長狀況的重要指標,與穗位高度決定青貯玉米品種的生物產量與及其抗倒伏性能[10]。葉片是植物進行有機物質積累的主要器官,葉片的數量影響著青貯玉米的產量[11]。雷志剛等[12]研究發現,青貯玉米的生物產量與株高和莖粗呈極顯著正相關性,即株高越高,莖稈越粗,生物產量越大。因此,株高和莖粗是影響青貯玉米生物產量的重要農藝性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其生物產量。本試驗研究表明,13個青貯玉米品種的鮮草產量以大京九26最高,為109.50 t/hm2,且與其他青貯玉米品種差異顯著(P<0.05),其次為西蒙青貯707、禾玉9566、金凱711,其鮮草產量分別為103.95 t/hm2、97.20 t/hm2、97.05 t/hm2,禾玉9566和金凱711差異不顯著(P>0.05);干草產量以金凱711最高,為40.80 t/hm2,其次為西蒙青貯707、大京九26、禾玉9566,其干草產量分別為38.70 t/hm2、37.80 t/hm2、34.35 t/hm2,西蒙青貯707和大京九26差異不顯著(P>0.05)。本試驗中大京九26、金凱711、西蒙青貯707和禾玉9566的鮮草產量和干草產量顯著高于其他參試青貯玉米品種,主要是由于這幾個品種的株高、莖粗、葉片數和棒重等農藝指標優于其他青貯玉米品種,與劉建寧等[4]研究得出青貯玉米的生物產量與植株高度、莖粗、綠葉數和穗重呈正相關結果相一致。
13個參試青貯玉米品種中,大京九26和金凱711的草產量高、適應性好,最適宜在隴東地區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