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可樂
【摘要】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推進和實施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面臨著新的任務和要求,即實現教學策略的全面創新,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理解新的教育思想,促進教學方法和策略的創新,最終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快速發展和高效進步。
【關鍵詞】革新策略;小學語文教學;高速發展
小學語文教學在我國基礎教育教學體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快速發展,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該思考和關注的問題,因為這關系到其教育功能和價值的發揮。基于此,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從三個層面分析小學語文教學高速發展的科學方法和具體策略。
一、運用問題教學,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下,學生往往只依靠教師的解釋,很少有主動深入思考的機會,在這一教學現狀下,學生的思維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變得僵化,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水平和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問題教學,設計具有啟發性、探索性的問題,然后抓住適當的時機向學生進行提問,激發出學生內心的學習期望和認知沖突,使其積極分析和探索問題,從而實現思維的有效發展。
例如,在講解《一個碗豆莢里的五粒豆》這一課時,筆者就使用問題教學方法進行了教學。上課后,筆者首先帶領學生閱讀文本,熟悉文本內容。接著筆者依據課文內容設計問題:“一個豌豆莢里的五粒豆都發生了什么事?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然后,筆者選擇合適的機會問學生問題,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以鍛煉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學生思考后,筆者會邀請學生回答問題,以展示他們的探究成果,這樣就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二、合理利用多媒體,深化學生的知識理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多媒體設備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得到應用和普及,其可以直接改變知識的形式,擴大課堂教學的實效。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合理利用多媒體設備來輔助教學,數字化、動態化地處理語文知識,然后通過圖片、動畫、視頻等形式進行展示,以創造直觀的教學情境,使知識更加生動,不斷刺激學生的感官體驗,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講解《草原》這一課時,本課程的內容主要以草原風景為主。上課時,筆者首先帶領學生閱讀課文,感受作者寫的草原風景。然后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了一些相關的圖片或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草原的美麗風景。在播放過程中,學生們非常專注,逐漸被草原風景所吸引。視頻結束后,筆者讓學生們談談自己的感受。通過這個階段,筆者可以理解學生的內心情緒,教學效率也會因此得到提升。
三、賦予學生權利和自由,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小學語文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呈現出更好的狀態,應該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自由、言論自由和思想自由。教師要讓學生懂得:自己才是語文世界的真正主人,擔負著學習重擔的人是自己,每一個學生都有責任認真地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也有責任對教學難題進行積極發問,只有這樣,自己才可以成為一個出色的學習者,也能在學習的世界中養成更好的學習品格。
例如,在講解《延安,我把你追尋》這一課時,筆者就注意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不斷培養自己的歷史自覺性,使學生能夠尊重歷史知識,懂得歷史常識,認真分析知識,不斷突破學習中的阻礙,從而更好地實現本人的成長和超越。為此,筆者會賦予學生提問的自由,讓學生結合課本內容試著提問關于延安的更多知識,同時讓學生在學習和研究后,改正原本對于延安的錯誤認識和理解,而是更加懂得革命圣地的偉大之處。筆者也會賦予學生更廣闊的心靈空間,讓更多的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成為一個善于消除難題、增長知識的人。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要讓自己成為能夠幫助學生完成突破的個體,為此要為學生打造出更為積極的學習體系和課程體系,讓學生在處理完任務后,找到個人前進和發展的空間,進而利用強大的思維活力和積極性,不斷消除學習中的障礙,從而取得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田秋紅.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8):218.
[2]王麗君.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J].黑河教育,2019(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