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利
摘要:世界重大衛生事件的出現給全世界中小企業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帶來了不小的重創。中小企業是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生力軍,在我國經濟社會開發中占有著巨大的無法取代的作用。所以,此次事件給我國經濟社會造成的巨大沖擊也不容小覷。此外,重大衛生事件使中小企業的復工復產遇到了很大的阻礙,使中小企業的脆弱更加鮮明,資金問題更加突出。本文將從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勞動力缺乏、創新能力不足等分析其面臨的困境,提出從政府和企業兩個層面采取有效措施,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制定有效扶持政策,另一方面企業要從自身著手,積極開展自救工作,使中小企業順利渡過難關。
關鍵字:重大衛生事件中小企業政府政策中小企業自救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Under the Impact of Major Health Events
JIANG Li
(Business School of Xin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nyang, Henan Province,464000China)
Abstract: The emergence of major world health events has brought great damage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ll over the worl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re the main new force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great impact of this incident on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In addition, major health events have greatly hindered the resumption of work and produc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incident made the vulnerabilit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more distinct and the capital problem more prominent.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rom the aspects of financing difficulties, lack of labor force and lack of innovation ability,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from the two levels of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On the one hand,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formulate effective support policies, on the other hand, enterprises should start from themselves and actively carry out self-help work to mak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get through the difficulties smoothly.
KeyWords: Major health event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Government policies; Enterprise self rescue
我國中小型公司數量占據了我國中小型公司的90%以上,創造了近50%的稅金、60%的GDP、近70%的技術創新成果和近80%的就業機會——中小型公司也是政府擴大就業機會、改變民生狀況、推進創業創新的主要動力,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2019年底,新冠疫情暴發,“封城”、居家隔離、停工、停學成為熱門話題。中小企業則因為其規模較小、綜合能力薄弱、抗風險能力差等原因,受到的影響也較大。各行各業都受到了衛生事件的影響,尤其是旅游、餐飲、文化體育娛樂行業中的中小企業受影響最大,形勢嚴峻,面臨生存經營困難。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考驗,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中小企業解難紓困。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指示為我國人民面對此次事件,渡過難關提供了指導[1-2]。
1重大衛生事件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影響分析
隨著重大衛生事件防控的常態化,將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長遠的影響,尤其是對中小企業的沖擊更大。在全球經濟下滑和中美貿易戰的雙重挑戰下,我國中小企業的經營環境形勢更加嚴峻。
1.1融資難
融資成本高、渠道少向來是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難題。一方面,事件需要中小企業采取事件防控措施,照常支付員工工資和保險,固定的廠房房租,這些無效的經營成本輸出提升了企業成本,增加了企業的負擔。另外,市場需求動力不足,銷售量下降,使中小企業的資金現金流出現了問題。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少,其主要融資渠道是銀行和民間渠道。由于銀行的抵御風險力量減弱,在重大衛生事件的背景下,銀行更傾向于貸款給投資風險較低的大型企業。這使得中小企業融資難這一問題在事件中被放大,中小企業在此次事件期間的發展變得更加舉步維艱。此外,國內民間資本比較豐富,但由于其進入市場限制較多,即使是國外資本可以進入的行業,民間資本也不被允許進入,也就使得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變得更為單一[3-4]。
1.2勞動力缺乏
人員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中小企業大多為勞動密集型,其生產主要依靠勞動力,事件期間招工難給中小企業的復產帶來了一定的阻礙。中小企業由于資金少、實力弱,一旦遇到經營危機,首先考慮的就是裁員。中小企業的員工流動率原本就比大企業高出許多,疫情使得大批人員失業,給社會就業問題帶來了巨大負擔。在經濟恢復正常運營后人員更愿意選擇大型企業,其次才會考慮中小企業,這也給中小企業的復產招工帶來了一定的影響[5-6]。
1.3創新能力不足
危機發生后,中小企業能否渡過難關是受到很大的質疑的。中小企業具有經營模式傳統單一、創新意識不足、流動資金占比高等特點,使得很多依靠實體門店銷售的中小企業在事件沖擊下出現資金鏈斷裂。面對疫情防控的常態化,消費者的購買觀念和行為已經悄然發生變化,這對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危機。所以,中小企業就應該增強自己的創新能力,以應對市場的改變,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謀求健康生存。
2 重大衛生事件沖擊下提升中小企業發展的對策
2.1政府出臺扶持政策幫扶中小企業
在重大衛生事件背景下,本文將從政府宏觀層面和企業自身微觀層面對中小企業如何發展提出對策建議。兇猛的疫情勢必給中小企業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這也給國民經濟造成了重創。政府和企業必須同時采取措施,爭取將損失降到最低,也為中小企業的復蘇保駕護航。
2.1.1降稅減負
事件防控期間,中央和地方政府非常關注經營困難、資金鏈斷裂的中小企業,各省市積極采取措施,出臺各種幫扶中小企業措施,多方面降低中小企業負擔。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臺各種政策,具體包括減免房租、延期繳稅、減免醫保費和社會保險費等。湖北省對承租政府性資產中經營用房的中小型企業,3個月房租免收、6個月房租減半;無錫市對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下降7%,北京市停征各種行政事業性費用各種政策措施幫助中小企業度過此次危機,逃離破產邊緣。
2.1.2提供物資保障,加大穩崗力度
工業和信息化部門還提出會同政府相關部門,支持企業統籌處理員工返崗、原料供給、物料運送及其口罩、滅殺用具、測量儀等安全防控物品保障等困難,并指導企業職工進行產品應急自救。各省市采取了實行返還穩崗失業保險、促進中小企業參加職業培訓或予以培訓補助等各種穩崗舉措,幫助其穩定現有的職業工作,盡量做到不裁員或少裁員。山東、河北、江西、浙江和海南等地將加強穩崗力度,對受疫情嚴重影響而堅決不裁員或少裁員的投保公司,可退回其上一年份切實支付失業保險金的50%。河南省對受疫情嚴重影響生產運營或暫時遇到經濟困難的小微公司,在鼓勵其與員工協商一致后,可以通過上調工資、輪崗輪休、壓縮工期、待崗等方法保持正常勞動關系,并盡量不裁減或少裁員。對于符合條件的小公司,可以申請采用綜合計量工時工作制。
2.1.3強化金融支持
第一,加大對信貸扶持力度。政府對受事件危害較大的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物流配送運輸、文化教育、旅游服務等行業企業,特別是有良好前景且受疫情危害后生產運營臨時出現一定困境的中小微企業,不能盲目抽貸、斷貸、壓貸,而要主動地通過對信貸展期、續貸、降低逾期利率等舉措予以扶持,而不得單純地因事件危害因素而降低貸款風險分類。第二,貸款財政貼息。在事件時期,由于公司的經營狀況遭受了很大影響,公司想要進一步鞏固好自己的經營,就難免都會觸及到信貸問題,對貸款的公司,在中央財政部門對于這方面也采取了相關優惠政策,會按照向人民銀行再貸本息的50%比例予以貼息,但貼息期限一般不超過1年。第三,擴大資金渠道。在事件發生時期,對遭受影響較重大的,以及股票質押協議剛剛期滿的公司,假如由于還款難以原因而通過了貸款申請展期的,公司一般都可能通過和相應的金融組織開展了磋商,大體上都可能予以拉長展期在3~6個月以內。第四,減少了信貸投資成本。為履行保供任務的小微公司提供風險補貼、轉貸、補貼等業務,積極推動地方商業銀行逐步電壓下降成本費率,實現了中小企業綜合投資成本費用的同比增幅降低、普惠型小微公司貸款的綜合投資成本費用降到與2019年同期的0.5個百分點,并爭取將更多符合條件的小微公司列入國家疫病防控重要保護企業名單,享受國家政策。
2.1.4優化政府服務
從中央到各地都要積極主動加大面對中小企業的社會服務工作,要及時處理有復工復產問題的中小企業的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還指出,各類小微企業都要根據復工情況和生產業務發展所需,積極做好企業疫病防控物資保障。大力推廣面向小微企業的網絡平臺服務,積極推進企業在線辦事、視頻會議、遠程協同服務和數字化管理。在河南省制定政策,實施并對復工復產企業開辟“火速辦電綠色通道”,以有效解決電力需求。同時,充分發揮行業協會、行業聯合會等專業組織功能,加強原料供給、配送運輸等服務銜接,有效促進企業產業鏈、供應鏈的順暢運轉。廣東省完善審批工作“直通車”制度,建立疫情防控物資境外采購快速通道,強化涉企信息服務支撐。
2.2.1穩固企業員工隊伍
企業在做好防護工作的同時,要穩定軍心,讓員工有歸屬感,爭取在這個事件防控常態化的時期能夠嶄露頭角。事件防控期間,企業要加強內部管理,企業主和員工都要做好自身的實時防控。因事件銷售和訂單下降,工作時間可以靈活調整,例如,可以安排員工“兩班倒”的工作時間,使員工避免高密度聚集,另外,用餐時間也可以適度錯開。辦公區域要經常進行消毒和殺菌,做好線上辦公遠程管控的準備。重視優秀員工隊伍的形成,建立健康積極的公司文化,提升優秀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同時要想打造一支穩定的、優秀的團隊,需從精神和物質兩方面進行員工激勵。精神上要讓員工看到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認識到自己的付出是有價值和回報的。事件期間,在企業資金困難的時候可以通過讓員工分享企業股份和紅利的方式進行物質激勵。
2.2.2商業模式轉型升級
加速商業模式轉型和升級,是中小企業在疫期間維持生存和重新塑造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將來企業在社會持續發展創造新局面的必經之路。企業需要認識到事件防控的常態化,消費者行為和習慣的悄然變化,進而確定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及未來的戰略目標。同時,在全球重大衛生事件肆虐的大背景下,我國要重視國內外環境需求潛力,以國內大循環發展為主導,將境內國外大循環促進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格局。除此之外,中小企業要進行經營模式創新,以管理方式創新、平臺創新適應全球化事件下的產業鏈重構進程。調整業務結構,力爭找到新的業務增長突破口。例如,事件期間,線上業務訂單出現爆發式的增長,中小企業要強化線上訂單業務管理和客戶關系管理。
2.2.3用好政府出臺政策
中小企業要實時關注政府出臺的優惠政策,用好用活政府幫扶政策。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出臺多項幫扶中小企業政策,企業可利用政府的減免房租、延緩報稅、降低稅率等優惠政策降低運營成本和費用支出,并且可以借助政府的融資幫扶政策解決企業融資問題,解決中小企業資金周轉問題。
3結語
冬天終究會過去,春天也遲早會來臨。重大衛生事件勢必會對中小企業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通過政府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和企業自身的積極自救,這個冬天遲早會過去,企業一定會渡過這個難關。而且通過此次事件的磨煉,中小企業已進行轉型升級,加快了邁向高質量的歷史進程。
參考文獻
[1]? 于敏,楊波,李丹青,等.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財會月刊,2020(12):128-134.
[2]? 黃茂興,廖萌.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中小企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5):59-68.
[3]? 石聰聰.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0(3):1-2.
[4]? 盛松成,龍玉.疫情下,如何為中小企業紓困解難[J].金融市場研究,2020(2):2-9.
[5]? 蔡雅萱.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以NT公司為例[J].財務管理研究,2020(4):59-64.
[6]? 李淑婷.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減稅降費政策對中小企業的影響研究[J].財務管理研究,2022(1):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