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良
摘要:近些年,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對高品質羊肉制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山羊養殖已經成為基層地區群眾發家致富的主導產業和支柱性產業。云南省夕陽彝族鄉有著悠久的山羊養殖歷史,但在長期養殖管理過程中,很多養殖戶一直秉持傳統的飼養管理方式,山羊的養殖周期相對較長,經濟成本投入相對較高,不利于提高養殖效益。對此就需要我們積極推廣應用現代化的山羊養殖技術,結合羊群不同生長發育階段,構建不同的養殖管理方案,更好的滿足山羊的生長發育所需,確保在短時間內達到出欄要求。本文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探討了散養飼養管理技術要點,希望對廣大養殖戶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山羊;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夕陽彝族鄉位于晉寧縣西南面,距縣城昆陽約65km,是晉寧縣兩個少數民族鄉之一。夕陽彝族鄉地勢復雜,東面有海拔最高的雷打山,河谷地區有海拔最低的小石板河,高低相差1,223m,形成了獨特的小區立體氣候。河谷地帶由于海拔低,氣溫高、日照長、霜期短,因而土質肥沃。夕陽鄉有著悠久的養羊歷史,畜牧經濟在當地的農業經濟中占據了15%以上的比重,年出欄肉羊超過了1,900頭。近年來,隨著畜牧養殖產業調整力度的不斷加大,當地的山羊養殖產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但是很多農牧民群眾一直堅持傳統的養殖管理方式,現代化山羊養殖理念不突出,養殖周期相對較長,無法提高經濟效益,所以就需要結合當前羊養殖產業的發展現狀,積極推廣山羊飼養管理技術要點,轉變傳統落后的養殖方式,為高產穩產奠定堅實基礎。
1 種公羊的飼養管理
1.1 非配種階段的飼養管理
種公羊在非配種階段雖然沒有配種任務,但是也應該滿足其營養需求,保持良好的體況。這個階段要嚴格控制精飼料的供給,逐漸由配種階段向著非配種階段過渡,一般每只種公羊每天投喂精飼料600~800g[1]。冬春季節要選擇胡蘿卜優質的干草作為補充飼料,保證維生素礦物質元素供給充足。
1.2 配種種階段的飼養管理
種公羊在配種前30~45d,要逐漸增加日糧的營養價值,由非配種階段向著配種階段過渡舍飼。種公羊的日糧配方當中,干草占到30%~40%,青綠類飼料占到20%~25%,精飼料占到45%。配種前30d開始采集精液,檢查種公羊的精液品質。間隔7d采精1次。再間隔7d進行第2次采精以后,每兩天采精1次。進入配種階段之后,成年種公羊每天采精1次,最多每天采集精液2次,每采精3~4d休息1~2d[2]。在采精密度較高時間段可以向種公羊投喂動物性的蛋白質和胡蘿卜,每天投喂1~2枚的生雞蛋。
2 繁殖母羊的飼養管理
2.1 空懷期和妊娠階段的飼養管理
空懷期的母羊飼養標準是恢復原有的生產技能,保證繁殖母羊能夠正常發情,正常配種,因此在這個階段應該加強飼羊養殖,增加母羊的膘情,但應該嚴格控制好體重不能過肥也不能過瘦。母羊在妊娠階段按照5個月計算,已發生妊娠為界限,前三個月為妊娠前期,后兩個月為妊娠,后期前期主要以空懷階段的飼料配方為主,但應該向羊群提供青綠類的飼料,保證維生素科學供給,滿足胎兒的著床要求。進入妊娠后期之后繁殖母羊營養需求量逐漸增加,胎兒體重快速增大,生長速度較快,應該加強飼料補充,每天投喂精飼料500~600g。在進入生產的前一周,逐漸降低蛋白質飼料的供給,避免生產之后蛋白質飼料供給過多,引發乳汁濃稠造成乳房炎,引發羔羊出現生理性腹瀉。
2.2 哺乳母羊的飼養管理
母羊在哺乳階段劃分為哺乳前期和哺乳后期。哺乳前期尤其是羔羊出生后的10d以內,要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保證蛋白質飼料科學供給,但是在產后的3d以內,嚴格控制蛋白質飼料的添加,3d之后循序漸進的增加蛋白質飼料。對于產雙羔的繁殖母羊應該每天補充精飼料600~800g,并投喂胡蘿卜500g,優質青干草1kg,哺乳后期母羊的泌乳能力呈現逐漸下降趨勢,再加上羔羊采食飼料能力逐漸增強,要逐漸引導哺乳階段的母向著空懷階段過渡[3]。這個時期不再補充優質的干草,酌情減少精飼料的投喂量,主要以優質的秸稈飼料為主。斷奶前一周應該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過渡到斷奶階段的飼料配方,讓羔羊能夠采斷奶階段的飼料,并且減少母羊青綠類飼料,青干草和精飼料的投喂量,防止出現乳房炎。
3 羔羊的飼養管理
羔羊出生之后,要及時擦干凈體表的黏液,清理口腔鼻腔當中的黏液,保證羔羊能夠正常呼吸,并在出生30min以內,引導其及時吃上初乳,吃足初乳。在出生較為瘦弱的羔羊,應該加強看護,加強人工哺乳。羔羊出生10日齡之后引導訓練其采食哺乳階段的飼料,刺激胃腸道消化器官的正常發育,促進心肺功能健全。對于不實行擠奶的哺乳母羊可以讓羔羊和母羊生活在一起,任由其自由吃奶,如果母羊比較短缺或者母羊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死亡且無法找到其它母羊,可以選擇使用奶瓶或者自動投喂器對羔羊進行人工哺乳。人工哺乳期間應該做到定時定量定溫,一日齡以內的羔羊每天哺乳4次,投喂量占到羔羊體重的1/5,生長到2日齡,每天投喂3次,投喂量占到羔羊體重的1/4,當羔羊生長到3~4日齡之后,每天哺乳2次,投喂量占到羔羊體重的1/3。當羔羊生長到10日齡之后,可以向其提供一些幼嫩的青草,或者干草,將其捆成一個小的草垛,吊在羔羊舍當中,任由其采食。對于實行擠奶的繁殖母羊,羔羊7~20日齡,晚上母羊和羔羊一起飼養,白天兩者相互分離。出生20d之后可以隨母羊一起放牧。1月齡以內做好羔羊的哺乳工作,特別要確保雙羔或者弱羔能夠吃上充足的乳汁,1月之后逐漸降低乳汁的投喂量,主要以哺乳階段的飼料為主,并補充適量的青干草鍛煉胃腸道的消化功能。1~2月齡的羔羊每天投喂兩次,每次補充精飼料150~200g。3~4月齡每天投喂三次飼料,每次補充精飼料200~250g。羔羊階段要保證飼料種類的多樣化,營養價值全面。中小規模養殖戶推薦采用4月齡斷奶模式,現代化規模化養殖場實施早期斷奶技術,斷奶日齡控制在42~60日齡。斷奶之后應該在原有的圈舍當中養殖一周,并循序漸進地更換到斷奶階段的飼料配方,讓羔羊能夠迅速的適應新的養殖環境和飼料配方。
4 育成羊的飼養管理
育成羊是指羔羊斷奶到第1次配種這個時間段的幼齡羊或者青年羊。羔羊斷奶之后不能夠同時切斷哺乳階段的飼料,仍然向羔羊投喂一段時間哺乳階段的飼料,并按照一周的過渡時間段逐漸過渡到斷奶階段的飼料。舍飼養殖模式之下,斷奶羔羊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則添加飼料,每天共計飲用水3~4次。在運動場上舍飼斷奶羔羊專用的飲水槽,每天更換飲水,注重清理好飲水槽,補充好精飼料。夏秋季節牧草風貌時間段可以將羊群趕到草場進行放牧,或者將牧草收獲回來之后直接投喂給育成羊,一般每天投喂新鮮的牧草3~5kg。進入秋季之后,應該準備好充足的干草、農副產品,滿足冬季的營養需求。此外還應該做好整個圈舍的科學規劃工作,育成羊養殖的圈舍應該做到背風向陽,具有良好的防寒保暖特征,能夠及時將有毒有害氣體排出。夜間或者雨天陽的圈舍門口選擇使用籬笆進行擋雨。夏天之后應該將羊舍后墻進行打洞處理,這樣有利于通風換氣。育肥羊在養殖管理期間,還應該保證整個羊舍干燥整潔,及時清除糞便,清除發霉變質的墊料,公羊和母羊應該分開養殖,確保羊群能夠安心休息,有利于繁殖和交配。育成階段的羊蹄部生長速度相對較快,如果不及時修剪,很容易會引起蹄部出現炎癥病變,羊群不能正常生長,造成羊群生長發育遲緩,應該每個季度對羊群進行一次蹄部修剪。在修剪過程中,技術工作人員應該夾住羊的兩腿之間,使臀部著地,左手握住前腿,右手持剪刀將過長的蹄腳剪掉,然后再將周圍的角質修平。應該按照先前蹄后后蹄的原則,逐次進行修剪,達到蹄部平整,前端呈現圓形略方,修蹄一般要在晴朗的天氣進行。
5 疫病防控
在山羊養殖管理期間,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山羊都需要將疫病防控理念充分融入其中,堅持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養殖理念。注重做好養殖環境的有效調控,控制合理的養殖密度,避免不同年齡不同來源的羊群在同一個圈舍當中養殖。加強對養殖環境的有效清理,嚴格衛生消毒,清理好圈舍當中的糞便,堆積發酵,殺滅糞便當中的寄生蟲蟲卵。另外還應該結合羊群的年齡不同,實施不同的飼養管理方案,并將羊群進行妥善有效的分群處理,控制合理的養殖密度,避免養殖場的養殖密度過大,引起羊群生長發育不良。要保證飼料營養價值,全面能夠滿足羊群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營養需求。同時還應該確保飼料種類多種多樣,避免向羊群投喂單一的飼料,更不能夠像羊群投喂發霉變質的飼料。當傳染性疾病進入發病高峰期之后,可以在飼料或飲用水當中添加相應的預防類的藥物,增強羊群的身體抵抗能力。妥善做好免疫接種,50~60日齡羔羊接種口蹄疫O、A型二價苗,尤其是應該落實每年春秋兩季重大動物疫病的免疫接種制度,保證羔羊健康成長,杜絕重大動物疫病的傳播。
6 結語
綜上所述,結合當前畜牧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要引導廣大農民群眾根據山羊的年齡不同生長發育階段不同,構建完善的養殖管理方案,做到科學管理,合理養殖,滿足羊群的生長發育所需,確保羊群能夠健壯生長,發揮其應有的生產能力,為推動山羊養殖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阿嘎如.舍飼養羊的飼養管理技術[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2,33(5):125-127.
[2] 苗懷舉,崔美秋,朱愛霞,等.波爾山羊種母羊的飼養管理及羔羊的培育[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1(7):77.
[3] 羅葉強.新購山羊過渡期的飼養管理[J].科學種養,2012(7):35.